导图社区 Android-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1)
主要写了血压和呼吸两方面的评估和护理,其中的呼吸是比较重要的。
编辑于2021-11-07 15:40:50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正常血压及生理变化
血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着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压强)。一般指动脉血压。
影响血压的因素
每搏输出量
心率
外周阻力
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
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
血压的生理变化
正常血压:测量血压,一般以肱动脉为标准
收缩压:90~139mmHg
舒张压:60~89mmHg
脉压:30~40mmHg
生理变化
年龄:随年龄增长,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增高,但收缩压比舒张压的升高更显著
性别:女性在更年期前,血压低于男性;更年期后,血压升高,差别较小
昼夜和睡眠:夜间血压最低,清晨起床活动后血压迅速升高。睡眠不佳血压略有升高
环境:寒冷是血压略有升高;高温环境,血压可略下降
体型:高大,肥胖者血压较高
体位:立为血压>坐位血压>卧位血压
身体不同部位:
右上肢>左上肢(10~20mmHg)
下肢>上肢(20~40mmHg)
运动:与肌肉运动的方式有关
其他:情绪,排泄、吸烟等活动,饮酒、摄盐过多、药物等
异常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异常血压的评估
高血压:是指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18岁以上成年人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
低血压:指血压低于90/60mmHg。常见于大量失血、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
脉压异常
脉压增大:常见于主动脉硬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静脉瘘、甲亢
脉压减小:常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末梢循环衰竭。
异常血压的护理
良好环境:提供适宜温度、湿度、通风良好、合理照明的整洁舒适环境
合理饮食:选择易消化、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规律生活:良好的生活习惯
坚持运动: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和适当的体育运动
控制情绪:加强自我修养,随时调整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加强监测:“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合理用药,注意药物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健康教育:教病人测量和判断异常血压的方法;生活有度、作息有时、修身养性、合理营养、戒烟限酒
血压的测量
血压计的工作原理
收缩压的判断:当袖带内的压力与心脏收缩压相等时,血液将通过袖带
舒张压的判断:当袖带压力降低到等于或稍低于舒张压时,血流恢复通畅
血压计的种类与构造
血压计的种类:主要有水银血压计(立式和台式两种,立式血压计可随意调解高度)、无液血压计、电子血压计3种
血压计的构造
加压气球和压力活门
袖带
血压计
血压的测量方法
目的
判断血压有无异常
动态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状况
协助诊断,为预防、治疗、康复、护理提供依据
操作前准备
评估病人并解释
病人准备
体位舒适,情绪稳定
测量前有吸烟、运动、情绪变化等,应休息15~30分钟后再测量
了解血压测量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环境准备
护士准备
用物准备
操作步骤
核对信息
测量血压
整理血压计:排尽袖带内余气,扪紧压力活门,整理后放入盒内;血压计盒盖右倾45º,是水银全部流回槽内,关闭水银槽开关,盖上盒盖,平稳放置
恢复体位
记录:按收缩压/舒张压mmHg(kPa)记录
注意事项
定期检测,校对血压计。测量前检查血压计玻璃管无裂损,刻度清晰,加压气球和橡胶管无老化、不漏气,袖带宽窄合适,水银充足、无裂痕;检查听诊器橡胶管无老化,衔接紧密,传导正常。
“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有助于测定的准确性和对照的可比性
发现血压听不清或异常,应重测。待水银柱降至“0”点,稍等一下再测。必要时,作双侧对照。
注意测压装置、测量者、受检者、测量环境等因素引起血压测量的误差
对血压测量的要求:应隔1~2分钟重复厕试,取平均值。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两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再次测量,取3次的平均值。首诊时要测量两上臂血压,以后通常测量较高读数一侧的上臂血压。
呼吸的评估与护理
正常的呼吸及生理变化
呼吸过程
外呼吸:即肺呼吸是指外界环境与血液之间在肺部进行的气体交换,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两个过程。
气体运输:通过血液循环将氧由肺运送到组织细胞,同时将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运送至肺。
内呼吸:即组织换气。指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呼吸运动的调节
呼吸中枢
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肺牵张反射
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防御性呼吸反射
呼吸的化学性调节
呼吸的生理变化
正常呼吸
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节律规则,不费力。呼吸与脉搏比例为1:4。男性及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
生理变化
年龄: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
性别:同龄女性比男性稍快
活动:剧烈运动可使呼吸加深加快;休息和睡眠时呼吸减慢。
情绪:强烈的呼吸变化引起呼吸加快或屏气。
血压:血压大幅度变动时,可以反射性的影响呼吸,血压升高,呼吸减慢减弱;血压降低,呼吸加快加强
其他:如环境温度升高,可使呼吸加深加快。
异常呼吸的评估与及护理
异常呼吸的评估
频率异常
呼吸过速:也称气促,指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
呼吸过缓:指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
深度异常
深度呼吸:又称库斯莫呼吸,指一种深而规则的大呼吸。
浅呼吸:指浅表而不规则的呼吸,有时呈叹息样。
节律异常
潮式呼吸:又称陈-施氏呼吸。
间断呼吸:又称毕奥呼吸。
声音异常
蝉鸣样呼吸:吸气时产生一种极高的似蝉鸣样音响。
鼾声呼吸:呼吸时发出一种粗大的鼾声。
形态异常
胸式呼吸减弱,腹式呼吸增强
腹式呼吸减弱,胸式呼吸增强
呼吸困难
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显著困难,时间延长,有明显“三凹”(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凹陷)
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费力,时间延长。
混合性呼吸困难:呼气吸气均费力,呼吸频率增加。
异常呼吸的护理
提供舒适环境
加强观察
提供营养和水分
吸氧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呼吸的测量
操作步骤
核对
体位舒适
方法:护士将手放在病人的诊脉部位似诊脉状,眼镜观察病人胸部或腹部的起伏。
计数:正常呼吸测30s,乘以2
记录
注意事项
测量前不必解释,以免紧张,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危重病人呼吸微弱,可用少许棉花置于病人鼻孔前,观察棉花被吹动的次数,计时1min
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技术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护理技术
有效咳嗽
叩击
体位引流
吸痰法
氧气疗法
缺氧分类和氧疗适应证
低张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
缺氧程度判断
轻度低氧血症
中度低氧血症
重度低氧血症
供氧装置
氧气筒
氧气表
装表法
氧气浓度与流量的关系: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氧疗方法
鼻塞法
面罩法
氧气头罩法
氧气枕法
注意事项
用氧前,检查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做好防震,防火,防热,防油。操作避免倾到撞击,放阴凉处,距明火至少5m,暖气1m。
常用湿化液灭菌蒸馏水。急性肺水肿用20%~30%乙醇。
氧气筒内氧未用尽,压力表至少要保留0.5mPa(5kg/cm²)
对未用完或已用尽的氧气筒,应分别悬挂“满”或“空的标志
用氧过程中,应加强监测。
家庭供氧方法
便携式制氧器
小型氧气瓶
氧疗监护
缺氧症状
实验室检查
氧气装置
氧疗的副作用
氧中毒
肺不张
呼吸道分泌物干燥
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呼吸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