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Android-医学免疫学全书思维导图
第九版医学免疫学全书总结,需要自取。
编辑于2021-11-26 10:10:35医学免疫学
抗原
抗原的基本特性
免疫原性:是指抗原被T、B细胞表面特异性抗体受体识别及结合,诱导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能力。
免疫反应性:是指抗原与其所诱导产生的免疫应答效应物质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抗原表位
一个半抗原相当于一个抗原表位
分类:顺序表位(线性表位)、构象表位(非线性表位)
T细胞识别由APC加工后与MHC分子结合为复合物的线性表位(CD8+T细胞,8—10个氨基酸;CD4+T细胞,13-17个氨基酸)
B细胞识别顺序表位和线性表位(不用APC加工和提呈)
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某些抗原分子中含多个抗原表位,而不同抗原间可能含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称为共同抗原表位。会产生交叉反应。
抗原的种类
根据诱生抗体时是否需要Th细胞参与分类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
TD-Ag→APC→T→TH1;TH2
TD-Ag→B2→P→Ab(IgG等)
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I-Ag)
TI-Ag→B1→P→Ab(IgM)
依据抗原提呈细胞内抗原的来源分类
内源性抗原→MHC一类分子→CD8+T细胞
外源性抗原→MHC二类分子→CD4+细胞
抗体
抗体的结构
重链(分为5类)
轻链(分为两类)
依据重链的不同抗体被分为IgG、IgM、IgA、IgD和IgE
可变区和恒定区
可变区(V区)
互补决定区
骨架区
功能
1、结合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
2、中和毒素,阻断病原体入侵等免疫防御功能
3、抗体本身不能清除病原微生物。
恒定区(C区)
IgG,IgA,IgD有三个结构域(CH1-CH3)
IgM和IgE有四个结构域(CH1-CH4)
功能
1、激活补体
2、结合Fc受体
调理作用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介导一型超敏反应
3、穿过胎盘和粘膜
铰链区
位于CH1和CH2之间,含有丰富的脯氨酸
IgM和IgE无铰链区
抗体的辅助成分
J链
2个IgA由J链连接形成2聚体;5个IgM单体由二硫键相互连接,并通过二硫键与J链连接形成五聚体。
分泌片
由粘膜上皮合成和分泌,并结合于IgA二聚体上,形成分泌型IgA
抗体分子的水解片段
木瓜蛋白酶水解片段
Ab→2Fab+Fc
胃蛋白酶水解片段
Ab→F(ab’)2+pFc
各类抗体的特性与功能
IgG
出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3-5岁接近成人水平
血清和细胞外液含量最多,是机体抗感染的主力军
1、2、4可穿过胎盘屏障,在新生儿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1、2、3可经过经典途径活化补体,并可与巨噬细胞、NK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发挥调理作用,ADCC作用等。
IgM
单体型以膜结合型表达与B细胞表面,只表达mIgM是未成熟B细胞的标志
分泌型IgM是五聚体,称为巨球蛋白
IgM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
血清中检出特异性IgM,提示新近发生感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
IgA
阻止病原体粘附到细胞表面
婴儿从初乳中获得sIgA,是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
IgD
B细胞活化后其表面的mlgD逐渐消失
IgE
可能与机体抗寄生虫感染有关
补体
补体系统的组成
补体固有成分
经典途径的C1q、C1r、C1s、C2、C4
旁路途径B因子、D因子和备解素(P因子)
凝集素途径(MBL),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MASP)
补体活化的共同组分C3、C5、C6、C7、C8、C9
补体调节蛋白
补体受体
补体的来源
肝细胞和巨噬细胞是补体的主要产生细胞
补体的激活途径
经典途径
旁路途径
MBL途径
补体的生物学意义
细胞毒作用
调理作用
炎症介质作用
消除免疫复合物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的存在方式
通常以游离形式存在于体液之中
细胞因子的产生特点
多源、多样、自限性
作用特点
高效性,实效性,多效性,重叠性,拮抗性,协同性,网络性
分类
白细胞介素(IL)
集落刺激因子(CSF)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
红细胞生成素(EPO)
干细胞因子(SCF)
血小板生成素(TPO)
干扰素(IFN)
肿瘤坏死因子(TNF)
生长因子(GF)
趋化因子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主要是指造血干细胞在分化为不同谱系,各个细胞谱系分化不同阶段以及成熟细胞活化过程中,细胞表面表达的标记分子。
ICAM-1与LFA-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结构及其遗传特性
概念:MHC是一组与免疫应答密切相关,决定移植组织是否相容,紧密联系的基因群。
人类的MHC称为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复合体,其编码产物称为HLA分子或HLA抗原。
HLA基因复合体位于人6号染色体上
一类基因座:B、C、A
二类基因座DP、DQ、DR
HLA一类分子-内源性抗原
HLA二类分子-外源性抗原
MHC的遗传特点:多态性、共显性
HLA分子
内源性抗原→一类分子→CD8阳性T细胞
外源性抗原→二类分子→CD4阳性T细胞
HLA与临床医学
器官移植
肿瘤免疫逃逸
强直性脊柱炎
固有免疫
超敏反应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及提呈
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树突状细胞(DC)
是一类成熟时具有许多树突样突起的、能够识别、摄取和加工外源性抗原并将抗原肽提呈给初始T细胞进而诱导T细胞活化增殖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
是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桥梁
DC的功能
识别和摄取抗原,参与固有免疫应答
加工和提呈抗原,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免疫调节作用
诱导与维持免疫耐受
单核/巨噬细胞
B细胞
比较
内源性抗原通过MHC一类分子途径加工和提呈
外源性抗原通过二类分子途径加工和提呈
T淋巴细胞
T细胞的分化发育
阳性选择:指在胸腺皮质中,T细胞获得MHC限制性
阴性选择:清除自身反应性T细胞,保留多样性的抗原反应性T细胞,以维持T细胞的中枢免疫耐受
T细胞的表面分子其作用
TCR-CD3复合物
CD4和CD8
共刺激分子
CD28-【CD80和CD86】
CTLA-4(CD152)-【CD80和CD86】
ICOS-【CD28】
PD-1-【PD-L1和PD-L2】
CD2-【LFA3(CD58)】
CD40L-【CD40】
LFA-1和ICAM-1
T细胞的分类和功能
依据所处的活化阶段分类
初始T细胞
效应T细胞
记忆T细胞
根据CD分子分亚群
CD4+T细胞(自身存在MHC二类分子,分化为Th细胞)
CD8+T细胞(自身存在MHC二类分子,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CTL)
根据功能特征分亚群
辅助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自然调节性T细胞
诱导性调节性T细胞
其他调节性T细胞
B淋巴细胞
B细胞的分化发育
B淋巴细胞由哺乳动物骨髓或鸟类法氏囊中的淋巴样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
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
BCR复合物由识别和结合抗原的mlg和传递抗原刺激信号的Iga/Ig贝塔异二聚体组成。
B细胞最终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不表达mIg
Iga和Ig贝塔胞质区含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激活基序(ITAM)
B细胞共受体
CD19和CD21(和上边的共同传递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共刺激分子
CD40-CD40L(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CD80(B7-1)和CD86(B7-2)
粘附分子ICAM-1,LFA-1
B细胞的分类
根据活化阶段分类
初始B细胞
记忆B细胞
效应B细胞
根据反应特异性分类
B1细胞(固有免疫)
B2细胞(适应性免疫)
B细胞的功能
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
提呈抗原
免疫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