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古代历史、人文常识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人文常识的思维导图,内容详细丰富,对中国古代的人文历史有着具体的解析,非常实用。
编辑于2021-12-19 08:25:26本系列在整理当白话文遇见古诗系列,以白话与古文相对应的形式为主,从两个维度展示相应的优美词句,既能让读者从白话与古文中领略不同语言风格的美与韵味,让读者徜徉在文学的天堂中;又能结合思辨角度更好地理解每一句古今皆宜的优美词句。同时,作者还尽力找出每句古语的作者和出处,这一点比书本内容又升华了。
按照惯例,每年年底都会召开两个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这两个会议,在公基常识中还是有比较大的概率成为考点,同时也是主观题材料的方向。随着两会的召开,这些内容和两会中的具体政策得到有效的反馈和印证。此思维导图旨在综合了公考中的各种考点,比如客观题和面试主观题都有所涉及,是备考的很好指引和帮助!
这是一张关于《河南特岗时政复习秘籍》,资料、数据和分析基于历年真题而来,是不是干货,思维导图一目了然!笔者曾经上岸过兰考的特岗教师。希望此思维导图能帮助时政领域迷茫的小伙伴!有了此”术“,后续根据此思维导图整理“道”!祝大家特岗考试顺利,感谢关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系列在整理当白话文遇见古诗系列,以白话与古文相对应的形式为主,从两个维度展示相应的优美词句,既能让读者从白话与古文中领略不同语言风格的美与韵味,让读者徜徉在文学的天堂中;又能结合思辨角度更好地理解每一句古今皆宜的优美词句。同时,作者还尽力找出每句古语的作者和出处,这一点比书本内容又升华了。
按照惯例,每年年底都会召开两个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这两个会议,在公基常识中还是有比较大的概率成为考点,同时也是主观题材料的方向。随着两会的召开,这些内容和两会中的具体政策得到有效的反馈和印证。此思维导图旨在综合了公考中的各种考点,比如客观题和面试主观题都有所涉及,是备考的很好指引和帮助!
这是一张关于《河南特岗时政复习秘籍》,资料、数据和分析基于历年真题而来,是不是干货,思维导图一目了然!笔者曾经上岸过兰考的特岗教师。希望此思维导图能帮助时政领域迷茫的小伙伴!有了此”术“,后续根据此思维导图整理“道”!祝大家特岗考试顺利,感谢关注!
中国古代历史、人文常识
旧石器时代
原始人群
元谋人 170万年前,开始用火。
云南:元谋县
蓝田人 115万年前,制造和使用石器。
陕西:蓝田县
北京人 70万年前,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
山顶洞人 3万年前,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
北京
新石器时代
氏族社会
河姆渡文化 约七千年前,长江流域,生产水稻。
半坡文化 约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磨制工具,出现粮食作物粟。
母系社会
大汶口文化 约六千五百年前,山东泰安,饲养家禽,种植粟。
龙山文化
父系氏族社会
三皇
燧人氏
伏羲氏
神农氏
五帝
黄帝
vs炎帝
阪泉之战
vs蚩尤
涿鹿之战
“人文初祖”
贡献:鼓、挖井、舟车、养蚕缫丝(嫘祖)、文字(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乐谱(伶伦)
典故:
龙去鼎湖
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
颛顼
帝喾
尧
舜
华夏之组
夏
政治
禹因治水有功,奠定基础
伯益VS大禹之子夏启
禅让制被世袭制取代
启建夏朝,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组建中国最早的国家机器,《禹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奴隶制法典
鸣条之战完成了夏商周三代的第一次王朝更迭。
历史上第一个中兴:少康中兴
经济
二里头遗址发现有贝
少康即为传说中的“杜康”
文化
二里头文化遗址,象征国家机器的出现。
《夏小正》是我国最早的历法(又称为“夏历”)
商
政治
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
盘庚迁殷
牧野之战:周武王伐纣,在牧野打败商纣王,商朝灭亡。
经济
文化
甲骨文的诞生:中国古代最早的完备文字,物质载体:龟甲、兽骨 用途:记录占卜结果(商代统治者重视巫、卜);发现者:王懿荣(清末)
科技
青铜时代。后母戊(大方)鼎,代表商代青铜制作的最高水平,最大的青铜器。
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西周
政治
周文王(姬昌),励精图治,西伯侯——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称王,称周文王
周武王(姬发):周武王VS商纣王,牧野之战,打败商朝
按照血缘关系划为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1)分封制:把一定土地和子民分别授予同姓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称为“封国” 或“藩国”,诸侯的义务:拱卫王室,朝见天子;缴纳贡赋。
(2)宗法制:即“嫡长子继承制”
(3)选官制度:世卿世禄制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发生了“国人暴动”,召公、周公临时主持政事,于是出现了“共和行政”的局面。共和元年,即前841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周幽王时,宠幸妃子褒姒,导致烽火戏诸侯,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经济
井田制:井田属周王所有;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
文化
《尚书·洪范》中的“五行”
《周易》中出现了“八卦”
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
六艺:贵族教育的门类,分为礼、乐、射、御、书、数。
文字:金文,也叫铭文,钟鼎文
毛公鼎,铭文共499字,乃现存最长的铭文。
科技
东周
周平王鉴于镐京残破不堪,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建立了东周。
春秋
政治
春秋五霸
齐桓公
春秋第一霸主
葵丘之盟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参加会盟的有齐、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对齐桓公极力表彰。这是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齐桓公成为中原的首位霸主。
老马识途
晋文公
晋文公,生于前697年卒于前628年,姬姓,名重耳,谥号曰“文”,侯爵,称“晋侯重耳”,春秋中前期晋国国君,晋献公之子,晋惠公之兄,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他于公元前636年(周襄五十六年)做晋国国君,在位时间仅八年。在做国君之前,他被迫流亡列国,历时达十九年之久。他是春秋时代第一强国的缔造者,开创了晋国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中原霸权。
秦晋之好
退避三舍
晋国大夫——介子推
寒食节
清明节
楚庄王
问鼎中原
一鸣惊人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貂蝉、范蠡
卧薪尝胆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三家分晋:春秋晚期,晋国的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专权,之后韩、赵、魏三家分别建立韩、赵、魏三个政权,瓜分了晋国
田氏代齐:在齐国,代表新兴地主集团的田氏家族发动政变,取代了姜氏,获得了齐国君主的位置
经济
铁器、牛耕出现,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的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耕作效率
文化
孔子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称为“至圣先师”
《春秋》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编年体断代史
春秋鲁国历史
记事语言极为简练。“春秋笔法”也称“微言大义”,是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
其门人弟子编著《论语》
德治,“仁”和“礼”,“正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育上创办私学,打破贵族教育垄断,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老子
本名李耳,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朴素辩证法,无为而治,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上善若水。
《道德经》
左丘明
《左传》=《左氏春秋》
编年体断代史
春秋鲁国历史
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春秋三传之一。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国语》
西周中期至春秋战国之交
左丘明纂修《国语》的时候已经失明了。但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使他振作起来,将几十年来的所见所闻,各诸候的要闻和君臣容易得失的话记述下来,汇集成著名的历史名著《国语》。《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与《左传》一起成为珠联璧合的历史文化巨著。
孙武
春秋时期的军事家,尊称兵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
《孙子兵法》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科技
数学:熟练运用数学知识于城市建筑、土地测量、赋役征收等方面
天文:《春秋》对日月食的记录非常翔实;鲁文公十四年(前613年)“有星孛入北斗”,这是公认世界最早哈雷彗星的记录,比西方早670多年
建筑:公输般,又称“鲁班”,被后世尊为建筑行业的始祖
战国
政治
各国变法
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
废除井田制、重农抑商
军功授爵制
推行郡县制
实行连坐法
制定户籍制度
吴起在楚
封君传到第三代就收回爵禄
整顿吏治
李悝在魏
废除奴隶主官爵世袭制
创制《法经》
第一部比较有系统的地主阶级法典
实行平籴法
封建战争
桂陵之战
围魏救赵
马陵之战
增兵减灶
长平之战
赵括VS白起
秦的统一
秦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方针:“远交而近攻”
经济
文化
长沙楚国出土的《妇女凤鸟图》、《御龙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全套青铜编钟
孟子
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被称为“亚圣”
《孟子》
“性善论”;“仁政”“民本”,民贵君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舍生取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荀子
战国末期的思想家,韩非与李斯的老师
《荀子》
性恶论;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主张人定胜天;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庄子
名周,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子》
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齐物我,逍遥游;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下列哪一典故与《庄子》无关: A. 鹏程万里 B. 庖丁解牛 C. 庄生梦蝶 D. 刻舟求剑
墨子
名翟,战国时期思想家、科学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天志、明鬼、节葬
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光学八条,小孔成像
商鞅
战国秦孝公时期的改革家、思想家,法家的代表人物
《商君书》
政治上改革秦国户籍、军功爵、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韩非
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的集大成者
《韩非子》
法、术、势;主张以法为本,以法为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孙膑
战国时期的军事家
《孙膑兵法》
主张重视、慎重地对待战争,“强兵”必先“富国”,战争必须顺应民心军心,要做到“得众”、“取众”。
吕不韦
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
《吕氏春秋》
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刻舟求剑
科技
天文:《甘石星经》(齐人甘德《天文星占》魏国石申《天文》各8卷合并而成)
医学
《黄帝内经》,记载了我国最早的人体解剖知识
扁鹊四诊法: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水利
都江堰
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四川开凿,成就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灵渠
珠江和长江水系
吴国邗沟:我国最早的一条运河
秦
政治
定都咸阳
三公九卿
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项羽(巨鹿之战 ——破釜沉舟)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刘邦入关(约法三章)
经济
承认土地私有,按亩纳税,继承了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措施
文化
统一文字、度量衡、车轨、货币
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定了代表封建阶级利益的《秦律》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鸿门宴)
垓下之围
霸王别姬
汉初三杰 :萧何、张良、韩信
西汉
政治
汉高祖刘邦
汉承秦制:三公九卿,郡国并行
剪灭异姓王,分封同姓王
西汉初期,匈奴不断南下侵扰,刘邦御驾亲征,发生了“白登之围”,鉴于国力有限,汉朝采取和亲政策。
文景之治”
推行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
平定七国之乱
景帝任用晁错推行“削藩”政策引起
周亚夫等将领的努力下,七国之乱被平定
汉武帝
继续削藩,颁布推恩令
采用董仲舒“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主张
对外反击匈奴
卫青
霍去病
苏武
张骞通西域,开拓了丝绸之路
联合大月氏攻匈奴,司马迁称之为“凿空”之行,为丝绸之路商道的开辟奠定基础。
选官:两汉时期实行察举征辟制
西域都护管理西域地区,标志新疆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汉元帝
昭君(王嫱)出塞
经济
汉武帝:盐铁官营(桑弘羊)、统一五铢钱
文化
汉初黄老学说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为君权神授提供了理论依据
司马迁《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汉赋,是从楚辞发展而来的长篇韵文
贾谊
《吊屈原赋》
司马相如
《子虚赋》
《上林赋》
《长门赋》
扬雄
乐府
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
《孔雀东南飞》
《木兰辞》
乐府双壁
《陌上桑》
科技
汉武帝时,制定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
世界最早的有关太阳黑子的记录《淮南子·精神训》:“日中有踆(cūn)乌”。 早欧洲800多年
天文
《九章算术》是西汉以来许多数学家研究的结晶
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
新朝
王莽以外戚的身份夺得对国家的实际控制权,称帝后该国号为“新”,标志着西汉的灭亡。
东汉
政治
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称帝,重新振兴汉代,史称“光武中兴”
班超出使西域
投笔从戎
甘英出使大秦未遂,至波斯湾而还。
东汉后期的腐朽统治
外戚宦官擅权
党锢之祸
阶级矛盾激化
黄巾大起义
东汉末年,张角聚徒十余万,联合郡国,自称天公将军,发动黄巾起义。
经济
文化
道教:东汉中期,形成原始道教
佛教
西汉末年,佛教逐渐传入国内
东汉,出现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蔡邕(yōng)是当时著名书法家。
东汉时期,草书产生,张芝为东汉草书名家
《汉书》——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时期班固编撰,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开断代史纪传体先河。
科技
天文历法
张衡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发明制作地动仪,改进浑天仪
医学
《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建立了一套辩证治疗的医疗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标志着我国中医理论走向成熟。
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制出麻醉剂“麻沸散;编创“五禽戏”——体育健身操。
造纸术的改进:蔡伦
铜奔马,出土于甘肃武威,被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
马踏飞燕
三国
政治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
221年,刘备在成都接续汉朝,史称蜀汉。
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鼎立。
官渡之战(公元200年):曹操VS袁绍,争夺黄河流域统治权,官渡之战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为北方地区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赤壁之战(公元208年):孙刘联军VS曹操,火烧赤壁,孙刘联军获胜,三国鼎立的局面确立。
夷陵之战(公元221年):又称彝陵之战、猇(xiāo)亭之战。公元221年,刘备于益州称帝,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刘备亲率大军攻打东吴,最后东吴主帅陆逊以火烧连营的方式取得胜利。
战争
经济
文化
建安文学:三曹
诸葛亮:《出师表》《诫子书》
科技
西晋
政治
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氏掌控,先后灭蜀、吴(263年,灭蜀;280年,孙皓投降)
265年,司马炎(司马昭之子)逼魏元帝禅位。建国,号晋,都洛阳,史称西晋。
内乱:八王之乱——晋惠帝时期皇室司马氏内部为争夺皇位而掀起的一次内乱,几乎波及整个北方,造成经济破坏,导致西晋灭亡
外患: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氐、羌,这五个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多个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
经济
文化
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
提出绘制地图的原则
科技
东晋
政治
318年,晋室南渡,宗室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建立东晋。
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
经过一系列战争,氐族人逐渐统一北方,建立前秦。
公元383年,前秦君主苻坚大举讨伐东晋,被东晋谢安击败
淝水之战是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投鞭断流
谢安vs苻坚
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
九品中正制
经济
文化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世称书圣,代表作为《兰亭集序》、《快雪时晴帖》,其子王献之书法造诣也极高,合称二王,王献之作品有《鸭头丸帖》、《中秋帖》。
顾恺之(东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陶渊明
字元亮,号五柳先生。
《归园田居》
《五柳先生传》
《桃花源记》
《归去来兮辞》
《搜神记》:古代志怪小说最高成就,东晋干宝搜集整理,有“干将莫邪“、”董永“等神话
科技
南北朝
政治
南朝政权的更替
宋(420—47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都建都于建康。
北魏统一北方
拓跋部,最初活动于大兴安岭北端东麓一带
398年,拓跋珪称帝,一跃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国家。
北魏孝文帝改革
1、颁布均田令,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调,服兵役、徭役
2、整顿吏治,给官员俸禄,避免贪污和抢掠
3、改革鲜卑旧俗,着汉服、说汉语、改胡姓为汉姓,胡汉联姻
4、迁都洛阳
目的:加快民族融合
经济
文化
《老子》、《庄子》、《周易》,合称“三玄”
曹魏正始年间何晏、嵇康、阮籍
西晋时期的向秀、郭象
提倡人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上有进步;但它的虚无浮夸和提倡放荡生活作风,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
佛教的流行
禅宗学,首创于东晋僧侣竺道生,
梁武帝时期崇信佛教,号称佞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杜牧
神灭论思想
范缜——“神灭论”即“形存则神存,形谢而神灭”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代表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
《世说新语》:南朝宋时期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科技
数学
魏晋数学家,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南朝祖冲之精确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小数点后七位
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北魏郦道元写就《水经注》
VS水经
隋
政治
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称为隋文帝,年号开皇,定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其统治时期称为“开皇之治”
隋炀帝篡位而立,统治后期,社会矛盾加剧,引发了瓦岗寨等农民起义。
改定刑律:制成《开皇律》,为唐代沿袭。
政权机构建设:三省六部制
经济
文化
创立科举制
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始建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形成
科技
大运河的开通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组成
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全长2500多公里,为世界最早、最大的运河
加强了南北联系,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
唐
政治
太原起兵: 617年,唐高祖李渊在晋阳起兵,势力迅速发展到二十余万人。
关中称帝:618年,李渊称帝建国,都长安,年号武德。
玄武门之变与太宗登基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射杀李建成、李元吉,通过流血政变登基,年号贞观。
李世民统治时期,任用贤臣,与民休息,政治清明,经济持续发展,世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被西北、中亚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
贞观时期,文成公主入藏
松赞干布改革
仿唐朝官制,设置各级政府
建立严密军事组织
制定严酷刑法
命人创制吐蕃文字
陵墓为昭陵
昭陵六骏
武周之治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注重发展科举制度,创造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与开元之治
“开元”时期,是唐朝最为发达时期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文化繁盛,修订《大唐六典》作为行政法典,压制佛教势力,世称“开元之治”
天宝年间出现“安史之乱”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安禄山和史思明
8世纪初,唐中宗时期,金城公主嫁与吐蕃赞布
9世纪,吐蕃与唐会盟,史称长庆会盟
黄巢大起义
905年,朱温杀昭宗,立哀帝
907年,废哀帝,称帝,国号梁,都开封
★三省: 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 审议机构门下省; 决策机构中书省。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经济
两税法的实施
780年,杨炎改革
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秋两季纳税;对不定居的行商征收三十分之一税,后改为十分之一
文化
雕塑:敦煌莫高窟
绘画
展子虔 (隋) 唐画之祖 《游春图》
阎立德、阎立本兄弟,阎立本《太宗步辇图》、《历代帝王图》
吴道子 《天王送子图》,其风格被称为“吴带当风”《地狱变相图》
书法
欧阳询,欧体,代表作为《九成宫醴泉銘》
颜真卿、柳公权,擅长楷书,二人风格被称为 “颜筋柳骨”
元朝:赵孟姚 “楷书四大家”
张旭,擅长狂草,和怀素齐名
颠张醉素
和东汉的草书张芝“草书三大家”
唐诗
初唐四杰
王勃(《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杨炯(《从军行》《出塞》)
卢照邻(《长安古意》)
骆宾王(《咏鹅》)
盛唐诗人
山水田园派
王维 字摩诘,称王右丞,“诗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
孟浩然 世称“孟襄阳” 《春晓》《宿建德江》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边塞诗人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王昌龄 《出塞》
高适 《别董大》
王之涣 《登颧雀楼》《凉州词》
大李杜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诗仙” 《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
杜甫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中晚唐
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诗魔”“诗王” 《长恨歌》;《琵琶行》《暮江吟》《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唐湖春行》
李贺 字长吉,“诗鬼” 《雁门太守行》
李商隐 字义山,号玉溪生 《无题》《锦瑟》
杜牧 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世称杜樊川 《泊秦淮》《阿房宫赋》《过华清宫》
韩愈 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谥文,世称韩吏部,韩文公,郡望昌黎,又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主要作品有《师说》、《马说》、《原毁》、《进学解》、《祭十二郎文》等,结为《昌黎先生集》。他主张恢复先秦两汉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的骈体文;主张文章内容的充实,并“唯陈言之务去”。在诗歌创作上主张“以文为诗”,力求新奇。
柳宗元 字子厚,因系河东人,人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史。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捕蛇者说》、《三戒》(包括《黔之驴》)、“永州八记”(包括《小石潭记》)、《童区寄》等散文,《渔翁》、《江雪》等诗,结为《柳河东集》。他是中国第一位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开拓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科技
天文历法:僧一行制定《大衍历》,同时也是世界上运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医学:
“药王”孙思邈著有《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
《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雕版印刷术:现存世界上印刷品是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印刷的《金刚经》残卷
建筑:山西五台县境内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东大殿,仅存的两座木结构古建筑
农具:将旧式直辕犁改为曲辕犁
五代十国
政治
五代(907年—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891年~979年):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
南唐二主
中主李璟
后主李煜
“千古词帝”
南唐最后为北宋所灭
文化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两宋
北宋
政治
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称帝,建都汴京(河南开封)
公元978年,统一全国,五代十国割据局面结束
北宋中期的改革
范仲淹“庆历新政”(1043年)
王安石熙宁变法(1069年)
对北宋经济、军事、文化制度加以全方位改革
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保甲法等
澶渊之盟
辽
宋
加速了民族的融合
经济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即反映了汴京地区市井商贸的繁盛
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后获得政府承认
开拓海外贸易,特设置市舶司
文化
北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宋词
豪放派
范仲淹 字希文,世称范文正公 《岳阳楼记》
辛弃疾 字幼安,别号稼轩 《永遇乐》《青玉案》
岳飞 字鹏举 《满江红》《小重山》
陆游 字务观,号放翁 《示儿》《钗头凤》
婉约派
李煜 字重光,初名从嘉,称“千古词帝” 《虞美人》《浪淘沙》
柳永 原名三变,“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雨霖铃》
秦观 字少游,号淮海居士 《鹊桥仙》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千古第一才女”,与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一剪梅》《声声慢》《醉花阴》
散文:唐宋八大家
韩愈 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苏轼称其为“文起八代之衰” 《师说》《马说》
柳宗元 字子厚,人称“柳河东”“柳柳州” 《永州八记》《黔之驴》《小石潭记》《捕蛇者说》
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醉翁亭记》
苏洵 《六国论》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词豪放派代表 《赤壁赋》《江城子》《念奴娇》《水调歌头》
苏辙 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 《黄州快哉亭记》《上枢密韩太尉书》
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临川先生 《元日》《桂枝香》
曾巩 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 《墨池记》
科技
毕昇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的广泛运用
沈括(1032—1096)北宋科学家,著作为《梦溪笔谈》,被国外学者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李诫《营造法式》,标志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已发展到较高的阶段
山西应县木塔
南宋
政治
公元1127年,宋钦宗弟弟,宗室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建号建炎,后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抗金活动
郾城大捷:
1276年,蒙古军队攻破临安城破,南宋灭亡
文天祥在押赴元大都途中,写就《过零丁洋》
经济
文化
程朱理学
客观唯心
朱熹将《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立,称为“四书”,并为其做注,写成《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始立
科技
南宋时期,发明管型火器“突火枪”(世界上最早的原始步枪),后将竹筒改成铁管或铜管,叫做火铳
辽
辽 916年 耶律阿保机 契丹族 都城上京
金
金 1115年 完颜阿骨打 女真族 会宁,中都,汴梁
1125年,金灭辽
金灭北宋
1127年,“靖康之耻”,金兵攻破北宋都城开封,掳走北宋徽宗、钦宗二帝,标志着北宋政权的灭亡。
西夏
1038年,党项人李元昊称帝,建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国号“夏”,因地处西北,故后世称为“西夏”
元
政治
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落,被推举为蒙古的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
公元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即大汗位,逐步消灭金朝、西夏等国,1271年建立元朝,称为元世祖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帝国,定都大都(北京市)
行省制度
开省级制度先河
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
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域
澎湖巡检司
管辖澎湖、台湾地区,是我国在台湾附近岛屿设立专门政权机构的开始
公元1368年,朱元璋领导农民军攻占南京
后率军攻占元大都(北京),元顺帝北逃,元灭亡。
经济
黄道婆推广了黎族人民先进的棉纺技术
文化
戏曲:关汉卿《窦娥冤》、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王实甫《西厢记》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写下《马可波罗游记》
书法:赵孟頫,“颜柳欧赵”四体之一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窦娥冤》-窦娥;《救风尘》-赵盼儿;《望江亭》-谭记儿
马致远 《汉宫秋》-王昭君、汉元帝;《青衫泪》-白居易
郑光祖 《倩女离魂》-张倩女
白朴 《墙头马上》-裴少俊;《梧桐雨》-唐明皇、杨贵妃
元曲四大悲剧:《窦娥冤》《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
元曲四大爱情剧:《拜月亭》《西厢记》《墙头马上》《倩女离魂》
科技
郭守敬等制定的《授时历》
明
政治
君主专制的加强
废丞相
设三司分权
制定《大明律》,实行严刑峻法
设厂卫特务:锦衣卫、东厂、西厂
八股取士
明成祖朱棣
靖难之役:朱棣取代建文帝,称明成祖,迁都北京;
郑和下西洋:先后七次,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土木堡之变”
王振挟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军队死伤惨重,史称“土木堡之变”,成为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之一。
土木堡之变后,兵部侍郎于谦拥立朱祁钰称帝,年号景泰,重新建立明朝政治核心。
明代的灭亡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京城,崇祯帝自缢于紫禁城后的煤山(今景山),明亡。
经济
税收:张居正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杂税合并,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
文化
《永乐大典》: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
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
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以陈寿《三国志》为蓝本
《水浒传》:施耐庵著,中国第一部用通俗口语写成的长篇小说
《西游记》:吴承恩著,鲁迅评价“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金瓶梅》:兰陵笑笑生著,“四大奇书”之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名著,对《红楼梦》影响甚深
VS明清四大小说
科技
徐光启:《农政全书》,翻译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介绍西方科学成就的先驱
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李时珍:《本草纲目》
文林郎官职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历史地理著作
明代“三言二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濛初)
明代:汤显祖:其戏剧作品《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
清
政治
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女真,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
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改族名为“满洲”
清军入关:1644年,顺治帝时期定都北京城,逐步统一全国
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
平定三藩
平西王吴三桂
平南王尚可喜
靖南王耿精忠
平定噶尔丹:1685年和1686年,他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雅克萨的俄军,遏制了沙俄侵略的野心;1689年,他派代表与沙俄代表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部边界线;平定了回疆、准噶尔等贵族的叛乱。在康熙时期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首次将“中国”作为正式国号使用,与“俄罗斯”相对。
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郑成功率领军队驱逐占据台湾的荷兰军队,收复了台湾1684年,清朝廷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了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康雍乾三朝文字狱盛行,禁锢知识分子思想
对少数民族的管辖和巩固国家的统一
理藩院
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
顺治帝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
康熙时期,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赐予五世班禅
雍正帝时期,派驻驻藏大臣
乾隆帝时期,创立金瓶掣签制度
1757年,天山南路大小和卓等贵族掀起叛乱,乾隆帝派兵镇压,1762年设立伊犁将军,统辖新疆军政事务。
经济
康乾盛世
雍正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将丁银并入田赋征收。
文化
乾隆帝时期,在纪昀的主持之下,编撰了《四库全书》,修书过程中“修少毁多”
曹雪芹《红楼梦》
①黄宗羲:代表作《明夷待访录》,反对君主专制,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②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代表作为《日知录》,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概念
③王夫之:批判“去人欲,存天理”的唯心主义道德观
明末清初唯物主义
孔尚任——《桃花扇》
后世评价为“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主角为侯方域、李香君
洪昇——《长生殿》
科技
红楼梦
先秦文学: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