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英汉汉英笔译
中文由于要强调句子中的某个成分,就将句子中的某个部分变长,因此中文的主语较长,谓语和宾语较短,被称为“非平衡性语言";英文则有固定的强调结构,不需要将某个部分变长来进行强调,因此主谓宾分配比较均匀,被称为“平衡性语言"。中英文的这一差异导致了句子的主谓在长短上有一定差异,因此在翻译时要考虑"换主语"。
编辑于2022-02-09 14:55:51英汉汉英笔译 三大差异 四个规律 两个步骤 一个原则 八种译法 等
三大差异
英汉互译差异1--长短差异(断句)
中文属于短句语言,句与句之间用标点连接;
英语属于长句语言,句与句之间不用标点。
因此英译汉第一步是断句,把长句断成短句;而汉译英要考虑将两个句 子如何结合成一个句子。
必须断句处:1.标点;2.关系词(主、宾、表、定语从句);3.非谓语 动词(不定式/分词);4.介词短语;5.主语过长一定要断句,而且要单 独翻译。
英汉互译差异2-动静差异
中文:动态性语言,善用动词(强势动词)、形容词和副词;e.g."进去看看”(4个全动词)
英语:静态性语言,善用名词和弱势动词。
“强势动词(有感情色彩):我支持你
弱势动词(无感情色彩):我喝水
要求识别【英译汉】时的强弱势动词(但不要求汉详英时进行请语动词 的过渡)。
▲规律1--谓语动词的过渡:汉译英时,1.出现两个动词,其中一个 动词以其他形式现身(如动名词、不定式、过去分词名词......):2. 直译时不通顾,此时只翻译强势动词,而不翻译颈势动词,(一般前面 的是弱势,后面的是强势)
汉译英时,汉语中出理弱势动词,那就直接翻译成弱势动词;但若汉语 中出现强势动词,不能将强势动词直接译为强势动词,要寻找弱势动词 对强势动词进行过渡,将强势动词通过其他形式译出
▲规律2--抽象名词的两种译法 (抽象名词位于词之后,介词之前的名词)
1.抽象名词有动词词根时,用动词。e.g. The suggestion of mine is that... 我建议...
2.抽象名词没动词词根时,增动词。
e.g. the spirit of our nation 我们民族所具有的精神( our national spirit我们民族的精神)
有时候名词前因为有修饰语所以默没有冠词,也有时候后面的介 成了从句,比如定语从句其实跟of一样都表示“的",
英汉互译差异三:意合与形合
中文句与句之间不用连词,更多的是用标点。(惠合,竹节形语言)
英语句与句之间必须用连词。(形合,葡萄形语言)
四个规律
▲规律1:谓语动词的过渡(详见差异1)【英译汉】
▲规律2--抽象名词的两种译法(详见差异2)【英译汉】
▲规律3:英汉互译的增词与减词【英汉/汉英】
1.增减评论性词(尽量不用)。
2.增减对象词/范围词(用,特别是有上下文时)。
3.增减范畴词(小范围单位后出现大范围单位对其进行一个涵盖,那个大范围的词就叫范畴词)英译汉时增范畴词,汉译英时减范畴词。
七大常见范畴词:水平、方式、方法、问题、情况、途径、方面。一定要注意鉴别哪些是范畴词哪些不是。
e.g.“我有五百块钱。”一一“块"小范围词,“钱”大范围词即范畴词。翻译时只翻译小范围词。I have five hundred yuan.
4.增减动词。“自然增词法”(动词的分配原则) --Ax (B+C)=AB+AC。英译汉时,宾语前缺少谓语动词时,我们就按照中文的习惯进行增词。
e.g. He wears a coat, a hat and a scarf. 他穿着一件上衣,带着一顶帽子,系着一条围巾。
e.g....enjoying three of the best things in life along the Nile -- tea,conversation, and the water pipe.享受着尼罗河沿岸人生中三件最美好的事情-―喝茶、聊天和抽水烟。
▲规律4:谓语动词的层次性【汉译英】
英译汉的核心是断句,汉译英的核心是处理谓语动词――怎么把句子里的动词区分开哪些是动词,哪些不是动词(本来是介词、名词等)。在纷繁复杂的动词中,找到一个最核心的动词,因为英语中只有一个谓语!--如何判断核心动词?
并列动词出现时,先发生的肯定重要,后发生的可以做其他成分(按重要性从高到低可译为:非谓语动词/从句/介词/不译),
我进去看了。"一一“进”先发生,为核心动词;“看"可译为非谓语作目的/结果状语;“去"译为介词。I came in to have a look.
两个步骤
英译汉:1.断句;2.翻译;3.重读。英译汉四大句子类型:
1.短句
①原则:再短的句子也要有逗号(要断句)
②方法:“剥洋葱"--在短句中,将不主要的成分先拿出来翻译,然后再翻译主要成分,先次后主,符合中文的基本理念。
2.长句无逗号少逗号
断句翻译→重读。
3.长句多逗号少生词
先判断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再决定哪个先翻译,哪个后翻译,再重读。(英译汉起头一定要起好)
4.长句多逗号多生词
直接按照原有顺序翻译,查明每个生词的用法,最后重读让句子更加通顺。
汉译英步骤:1.寻生词;2.寻动词(确定主语);3.寻连词;4.翻译; 5.重读。
一个原则
翻译不通顺时,有两种解决方法:
1.重新断句
2.主谓(n.+v.)与偏正(adj.+n.)【汉英/英汉】 eyes are gleaming ——gleaming eyes
八种译法
(一)定语从句的3大翻译方法:
1.【8前9后】定语从句的前置合译法和后置分译法。
(1)定语从句前置合译法:将定语从句完全置于被修饰词之前,在定语从句后面加上一个“的"即可。
中文所有定语都是前置的,“之"字结构除外,如"人口之众多"。(因此英译汉时都是用定语从句的前置合译法)
英文的定语可能前置,也可能后置。(8前9后)
(2)定语从句的后置分译法--将定语从句完全置于被修饰词之后,需要翻译关系词。
2.【多个定语从句同时出现】
(1)定语从句的循环套用:中心词+定1(修饰中心词)+定2(修饰定1)+定3(修饰定2)--根据从句长度划分成2部分。
主要情况90%:定1+定2定3,就把前两者放在一起翻译(因为是主要情况,因此出现特殊时候定1m定2=定3时,一般也是前两者放在一起)
少见情况10%:定1定2+定3,就把后两者放在一起翻译。
(2)定语从句的并列套用:中心词+定1(修饰中心词),定2(修饰中心词),定3(修饰中心词)―-必须后置译,关系词只译一次。
3.【限定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1)限定性定语从句(无逗号):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遵循8前9后
(2)非限定性定语从句(有逗号):全部后置,必须要把关系词which翻译出来!
(二)非请语动词的翻译
英语的特点:动词是谓语,谓语是动词。
英语中的动词结构分为5种:1.原形(过去将来时、一般现在时态、一般将来时、虚拟语气、祈使句、不定式);2.三单;3.过去式(一般过去时);4.过去分词;5.现在分词。
非谓语动词:用动词的原来形式,不做句子中的主语,而做句子中的其他成分,就叫现在分词、过去分词、不定式、动名词。
动名词的译法:动名词相当于名词,翻译时还是译作动词
分词的翻译:
分词位于句首,先找主语,再进行翻译。
分词位于名词后,相当于定语从句。
(三)被动语态的四大翻译法
1.被动变主动P→A (这种译法使得语义重心发生了偏离,本来主语位置是受动者,宾语位置是施动者,强调的是受动者;现在变成了主语位置是施动者,宾语位置是受动者,强调的内容变成了施动者。因此,不建议使用这种译法,特别是在有“by sb"的情况下,但可以在没有"bysb"的情况下使用,)
2.寻找“被”的替代词,哪个通用那个。
(1)“是...的”【汉译英的时候,也要反向识别出来一一“是+V.+的"要译成被动语态】
(2)“让...给”(偏口语,可以使用在散文等文学翻译中)
(3)“为...所”
(4)“遭到/受到/遭受” e.g. The enemies were attacked by us. 敌人遭到我们的攻击。
3.科技文献中用“可以"
e.g. The oil is used as perfume.这种油可以用作香水。
▲4.有“被"不用“被"。(最常见的用法)
e.g. When the whale is killed, it can be stripped out on the shore. 杀死鲸鱼之后,就可以上岸剥皮了
(四)代词的译法:
“代词--物主代词(第三人称)、关系代词(定语从句、同位语从句
1.代词指明要点 He put his hands into his pocket. "他手插兜。
2.代词不抽象不具体(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they代指上文的an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wo political revolutions,既不能翻译得太具体比如"一场工业革命和两场政治革命",也不能翻译得太抽象“它们"。而应该翻译为“这三场革命"。
3.多个代词同时修饰一个人/物时,采用间隔翻译法。“代,具体,代,具体..."
...,in which the heroine, Nora, leaves home because she resents herhusband's treating her like a child. 女主人公娜拉之所以离家出走,是因为她憎恨自己的丈夫对待她像对待小孩一样。
(五)主谓一致【汉译英】
中文由于要强调句子中的某个成分,就将句子中的某个部分变长,因此中文的主语较长,谓语和宾语较短,被称为“非平衡性语言";英文则有固定的强调结构,不需要将某个部分变长来进行强调,因此主谓宾分配比较均匀,被称为“平衡性语言"。中英文的这一差异导致了句子的主谓在长短上有一定差异,因此在翻译时要考虑"换主语"。汉译英换主语时有三种情况:
1.【最常用】中文主语是偏正短语时,可以取“偏”做主语,然后再处理"正”。(英译汉时,主语过长,单独成句,将后面用一个词"这"来进行代替。而汉译英时,主语过长<超过句子的一半长度>,一般用“偏正短语"取"偏”做主语。)
2.【最难】寻找隐藏主语。
3.无主语句--①增主语;@变成被动语态。“就近原则”--汉译英中,无主语句寻找句首动词后的第一个名词作为其主语。
(六)插入语的两种译法:
1.插入语表示观点时,提到句首翻译。
2.插入语不表观点时,原位翻译,前后加破折号或逗号。
(七)四字短语的翻译
1.AABB译AB
高高兴兴=高兴=happy
干干净净=干净=clean
漂漂亮亮=漂亮=blond
2.ABAB译AB
兴高采烈=兴高=happy
浓妆艳抹=浓妆=heavy makeup
3.ABCD简单解释
锐意进取=forge ahead with determination
自强不息=strive to strengthen oneself constantly
4.如果有两个意思相似的短语,可以进行合并翻译,没必要译两遍。 e.g.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八)翻译中国传统文化的词汇(以下三者可结合使用)
1.直译:在英文中有的就用英文的;
2.音译:没有对应的英文单词,中国特有的东西用拼音;
3.解释:需要时加以必要的解释。
其他课程末总结但介绍的细碎好用译法
其他中英文差异
1.中文先分后总,英文先总后分。
中文:我喜欢苹果、香蕉、橘子、梨。
英文: I like fruits such as apple, banana, orange and pear.
2.有灵主语句和无灵主语句:
有灵主语句:以人或其他有生命的物体作主语的句子。(中文爱用)
无灵主语句:没有生命的物体作为主语。(英文爱用)
3.语序问题:
废话:定语、状语、补语、插入语。
中文(归纳):主语+废话+主要内容。
e.g.“同学你喜欢我吗?”“我觉得你挺好的,但是吧,我们俩不合适"
英语(演绎):1.主语+主要内容+废话;2.废话+主语+主要内容。(英 .语的主要内容总是跟着主语走的)
e.g. "Do you like me?""l don’t like you because at the first place......secondly
4.事实与评论的关系
中文:先事实后评论
e.g.我(主语)对于奥巴马的来访(事实),表示热烈的欢迎(评论)
英文:先评论后事实5.英语有过去完成时,但中文没有,所以在翻译时,就把过去完成时译为一般过去时。此时如果后面还有一般现在时,就把一般过去时, 译为一般现在时。
He wished that he had asked her to dance, and that he knew he name.他多么希望自己当时邀请她跳了舞,现在还知道了她的芳名那该有多好啊!
其他小译法
1.介词的翻译:
1.介词→动词;
e.g. He went to Beijing by plane.他坐飞机去北京。
1.介词→动词;e.g.She came into the classroom with a book.她带着一本书进了教室
2.介词→方位副词。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桌子上有一本书。
2.三种模糊翻译法:
1.第三人称单数能够被一个古代的汉语单词所替--“其",近指“此", 远指“其"
2.【英译汉】“这"这样"“这些"等词在中文语法现象中称为“本位词", 而被这些词所替代的部分都称为"外位词"。因为中文很怕出现长句,所 以经常用这种词来代替上下文中的词句。
3."what"/"whose"等在文科中翻译成“一切”、“因素";在理科中 成"物质"。
3.同位语从句的译法:
1.将同位语翻译成主谓结构。
e.g. Beijing, the capital of China, is a very beautiful city. 北京是中国的 首都,它十分美丽。
2.如果同位语从句前面是一个具有动词词根的名词,用“重译法”(中文 里的“顶针"结构),
e.g. the resemblance is regarded as compelling evidence [that the romands and inclusions are truly co genetic].这种类似就可以视作是极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金刚石与内含物确是同源的。
4.形容词和副词的三点翻译方法:
1."就大不就小":一个形容词修饰一个名词,这个名词后面跟了of+ 一 堆词,这时这个形容词修饰的不只是这个名词,而是名词与其身后的一 堆修饰词。
e.g. aself-contained world of laws and rules and transnational negotiation and cooperation.一个相当完备的法制、跨过谈判和合作的世界
2.常见形容词和副词的译法:注意熟词僻义。e.g. full→"正式的”
3.词性转换:形容词一副词(可互换,形容词和副词具有同一个词根)
5.“同指"译法:只译一次。e.g. He is a very rich man. 他很富有。
6.习语的翻译要注意文化差异。实在不行,就用直白的语言解释俗语。
其他小方法/小知识点
1.将一个句子变成一个词----主谓变偏正即可。
2.中文里关联词要双双出现。
3.英汉互译时,为了让句子更加通顺,我们可以随意增减虚词。
4.在英译汉时,句子中如果出现分号,一般将它当作句号来翻译,也就是翻译称为两个句子。
5.汉译英80%靠以背诵单词, 20%靠方法。英译汉50%靠单词,50%靠方法。
6.看散文翻译和文学翻译的时候重点关注词汇--他们的词汇是怎么译
小小小知识点散落
1.“若夫(淫雨霏霏...)"为发语词,无意义,英译时译为that引导的主语从句。
2.汉语是最讲究方位词的语言,比如“斜后方”。英语一般都用时钟方位,比如at eight o'clock。
3.with:通过/随着/带有。
4.not...by= not...because。一般来说, not...by需要否定转移, not...because不需要否定转移。
5.在非文学翻译中,“人/一群人+动词+句子”,这个动词一般译为“认为”
6.develop不一定要翻译成“发展”,不通顺时可以试试“提高”*加强”“形成”“产生”“详细阐述",还有熟词僻义“冲洗(照片)”等。
7.rather than“而不是"。
8.说明文中的some译为"某些”,而不是“一些”,因为科学家在表达某种观点时都存在不确定性。
9.endless"层出不穷的”。
10."it is said/believed/ supposed/ guessed/ thought/reported/ ...that
翻译成“据...”的只有两种情况:
①据报道“It is reported that...”
②统计“According to statistics,..."
其他的“据说”等都是口语,不能用于笔译!
It is often said that 人们常说...
It is believed that 人们认为...
It is thought that 人们认为...之前、之后。
It is guessed that 人们猜测...
It is supposed that 人们推测...
11.当“有”和实义动词同时出现时,只翻译实义动词,不翻译“有”。
12.被×使×当×
“when"不要翻译成"当"。when可能是同时、之前、之后。
"make"不要翻译成“使",可以翻译成“让”。
但从来没说过翻译中一个"被"都不能出现!尽量规避即可。
13.山脚下"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at the base of the mountain”在...的山麓。
14.Dimond在化工中是“金刚石",而不是"钻石"。
15.the fact的两种译法:
(1) 以the fact is that引导的表语从句,一般来说,翻译为插入语"事实上"。
e.g. But the fact is that they are...但是,事实上,他们...
(2)以the fact 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一般不翻译这个词组。
e.g. The fact that he had stolen some important files wastrue.他偷了 一些重要的文件,这是真的。
16.admit招生, enroll录取
17.premier总理
18.author作者, writer作家
19.with位于句首,一定翻译成“随着"。for (sb/sth) 位于句首,一定要译成"对于"。
20."要"wish to;“愿"would like to。
21.出现“的”用of,没出现“的”不用of。
22.compared with之后不再用比较级, relatively后面加原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