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物理思维导图
供学习使用,教育使用,个人编纂,请勿转载
编辑于2019-09-30 13:31:13机械运动和声现象
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v=s:t
超声波测速
运动的快慢
速度(v)
定义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
v=s:t
s=vt
t=s:v
国际单位
米/秒(m/s)
常用单位
单位换算
1m/s=3.6km/h
千米/小时(千米/小时)
意义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变速直线运动
物理计算题格式
已知
求
解
答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宏观角度)
定义
物理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没有绝对的
运动的分类
路径划分
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
快慢划分
匀速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
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
研究对象相对参照位置改变了,就是运动的
研究对象不能把自己作为参照物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L)(s)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
国际单位
米(m)
常用单位
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常见事物长度
一元硬币厚度 2mm
粉笔长度 1dm
头发丝直径 70μm
长度的测量
测量仪器
刻度尺
估
看
零刻度
量程--测量范围
分度值--最小值长度
放
放正
对齐
贴近
读记
准确值+估读值
特殊测量
化曲为直
化直为曲
累积法
累积法
时间(t)的测量
国际单位
秒(s)
常用单位
分(min)
时(h)
测量仪器(多用于实验室)
秒表(停表)
常见事物时长
心跳一次约 1s
呼吸一次约 3-5s
国歌长约 50s
误差(不可避免,不同于错误)
减小
提高仪器精确度
改进测量方法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产生原因
人为(偶然误差)
仪器(系统误差)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
声源
正在发生的声音
声音由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不一定有声音)
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液、气),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v固>v液>v气
声速
空气:在15°c下,v空=340m/s
水(常温):v水=1500m/s
感知
双耳效应(多普勒效应)
回声:听到回声的条件:比原声原声晚0.1秒以上
声音的特性
响度
单位:分贝(dB)
声音大小,与振幅有关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人听力范围:20Hz-20000Hz
音调
单位:赫兹(Hz)
声音高低,与频率有关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音色
声音特点,与材料结构有关
声音的利用
声音传播信息
声呐
B超
金属探伤
声音传播能量
碎结石
清洗仪
焊接
超声测距(回声定位)
s=vt/2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危害
物理学角度界定
为保护人耳听力,声音不能大于70dB
环保角度界定
控制
从声源处减弱噪音
从人耳处减弱噪音
从传播途径中减弱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