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理学—绪论
第九版生理学第一章—绪论部分,欢迎参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绪论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1. 新陈代谢(最基本)
物质代谢(合成代谢,分解代谢)
能量代谢(能量产生及转换利用)
2. 兴奋性
兴奋性:活组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刺激:作用于机体的内外环境变化
刺激引起反应的三个条件
1||| 足够的刺激作用时间
2||| 适当的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
3||| 足够的刺激强度
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能迅速产生某种特定生理反应的组织
反应:机体对刺激所产生的应答性变化
阈强度(阈值):能引起活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3. 适应性
适应性:机体能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调整体内各种活动以适应变化的能力
适应:机体按环境变化 调整自身生理功能的过程
4. 生殖
生殖是机体繁殖后代,延续种系的一种特征性活动
5. 衰老
随着时间的进展而展现出功能活动的不断减退,衰弱直至死亡的过程。
老化是衰老的动态过程,衰老是老化的结局。
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和生物节律
机体的内环境
内环境=细胞外液
体液(体重的60%)
细胞内液(2/3)
细胞外液(1/3)
(胃液,关节液,泪液等不属于内环境)
血浆
组织液
淋巴液
内环境的稳态
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如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的相对恒定
维持稳态是保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生物节律
机体内的各种功能活动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周期性变化,称为节律性变化,而变化的节律称为生命生物节律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神经调节(最主要的形式)
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
非条件反射(与生俱来)
条件反射(条件刺激引起,不固定)
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特点:反应迅速,起作用快,调节精确(快,准,短)
体液调节
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影响生理功能
激素(如甲状腺素,胰岛素)
某些组织细胞产生的特殊化学物质(白介素,生长因子,组胺)
某些代谢产物(CO2)
特殊的化学物质
调节方式:
1||| 远距分泌(通过血液循环作用全身)
2||| 旁分泌(不通过血液,经扩散至邻近细胞)
3||| 自分泌(局部扩散,反馈自身)
4||| 神经内分泌(神经细胞)
特点:作用缓慢而持久, 作用面积广泛,调节方式相对恒定(慢,广,久)
自身调节
特点:调节强度较弱,影响范围小,且灵敏度较低,调节常局限于某些器官或组织细胞内
人体内自动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闭环)
反馈: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息影响控制部分
正反馈:进一步加强控制原方向
意义:破坏稳态
表现:
生理→加速某一生理过程
病理→恶性循环
eg:排尿,分娩,凝血,动作电位升支
负反馈:使控制部分向相反方向变化
意义:维持稳态
缺点:
滞后性
有波动
调定点:如比较器的参考信息(eg:体温调定点37℃)
前馈控制系统(开环)
优点:富有预见性
缺点:会失误(eg:下课课,吃饭饭,没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