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进入中国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
这是一篇关于进入中国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的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2-02-28 16:28:05进入中国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和世界
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及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王专制制度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163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鸦片战争的爆发
鸦片战争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睁眼看世界(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中国的封建社会逐步变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仍然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的主权
半封建社会: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的阶级是工人阶级。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它的来源主要是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受剥削最深、革命性最强;而且组织纪律性强、集中、团结、与广大受压迫农民有着天然联系等优点。
近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军事侵略
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政治控制
控制中国内政、外交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扶植、收买代理人
经济掠夺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文化渗透
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庚款兴学)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
经济技术的落后
民族意识的觉醒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林则徐 《四国志》
魏源 《海国图志》
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反抗外国武装侵略的斗争
抵御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
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重要原因:帝国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主要原因: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广泛存在,成为中国发展进步的严重阻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导致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而且帝国主义列强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的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的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