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数据分析
这是一篇关于数据分析的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2-03-01 10:45:30数据分析
岗位相关
主要工作
数据异常排查
前期准备
业务理解
指标口径,例如激活时按照imie还是其他指标
当前进程产生过程
方法论
判断是否异常
时间轴拉长,看最近异常还是历史(3个月)异常
看和该指标关联的其他核心指标是否也异常
找关键人物沟通(产品/数据)
最大概率法则原因归类
假期效应
热点事件
活动影响,例如双11,618,竞品以及公司层面的影响
政策及监管影响
产品层面,是否有发版或者新功能上线影响
底层系统故障:数据传输、存储、清洗是否有问题
统计口径:业务逻辑更改,指标计算方法更改
验证,形成闭环
持续跟踪后期数据是否再次异常
记录、沉淀、文档话
邮件化:只有确认了没问题再发邮件,描述影响范围和主要结论即可
专项分析
特点
有目标-紧贴kpi
有节奏-2-3周时间输出一份完整报告
有闭环-所有的报告说人话,做人事
方法论
案例:2015年进入头条app新用户次留、7日留存与竞品相比,留存率均低5%绝对值,并且新用户流失速度要高于竞品,因此要在数据分析基础上进行产品优化提升用户5%绝对值
第一阶段:新用户整体留存分析
目的:摸清数数据现状,同时找到若干切入点
关键点:不要太注意细节,该过程讲究报告产出的时效性,让其他人员感受到分析师的存在
思路
第二阶段:寻找优化切入点,一般是1-2个。如1关键路径数据发行pv到点击pv的CTR很低,围绕这个点细致分析:对应新用户,应该曝光什么,在什么时候,什么位置曝光等;某个量大的二级渠道留存数据明显低于其他渠道,围绕这个点分析,该渠道留存较低时因为:渠道质量存在问题?用户已经安装竞品?当前产品设计与渠道用户不太匹配?同时高留存渠道本身的特征是什么?……结合AB测试,逐步验证
第三阶段:
不断重复前面两个阶段,继续寻找其他的切入点;
进行竞品分析、营销活动分析、用户流失分析等
注:整个过程就是在不断的试错,每一次分析报告都要有能落地的点,并且真的落地了,形成闭环
埋点
指标分类
面试必问的三个问题
流量波动-分析师的经验
案例以及分析点:
手机里常用的三个app-分析师的思路深度
尽可能说跟应聘岗位相关的app
可能涉及问题:对产品的最喜欢的点,最想吐槽的点;针对你吐槽的点,如果你是产品经理该如何解决;怎么样评估你的改进方案的效果;说一下你对AB测试的理解
商业模式-对商业的最终目的是否敏感
举例说明一款产品的商业模式或者讨论前公司的商业模式;该商业模式的收入主要来自哪里?商业化提升的痛点是什么,之前做过什么优化方案,效果方案
业务型数据分析师需要具备的能力以及自我评估
产品理解能力:各种数据熟悉度、用户从哪里来,进来后做了什么用户反馈最多问题是什么,竞品数据如何
分析方法论:常见分析方法有哪些,ad测试,最大概率法则,28定理,幸存者偏差理解
可视化能力:数据可视化软件使用的如何,ppt功能如何;专题报告逻辑性、金字塔原理、审美怎么样
演讲能力:表达能力、讲故事能力、形象化能力、抗压能力
协作能力:跟产品、业务、研发沟通的时候的软技能,如何在团队中定义好自己的位置并且让其他人很舒服
逻辑思维:分析推导过程的全面性、合理性、价值性
技术:excel常见操作;SQL熟练、R能不能搭建模型并知道有哪些坑、python是否能用上
优化路线:指标体系方法论——流量分析方法论——路径分析方法论——产品分析方法论——营销活动分析方法论——用户流失分析方法论
数据分析整体流程
数据分析多元思维模型
中观能力
专业度,包括技术理解,逻辑性,价值点
技术理解
数据处理中,有一个点是数据标准化,常见的都是max-min方法、z-score方法,指数对数法;只有理解到数据标准化的本质目的是去除量级的差异性,才能用户这个方法
案例
逻辑性
案例
价值点
数据分析中,有些就是描述性统计,价值不大,不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对于指导性、预测性分析,价值最大,最花时间,但一定要注意到价值点(有没有价值不是分析师说了算,是业务方说了算,有些点很好但是暂时无法落地,可以降低其优先级)
微观能力
在中观能力相同的情况下,具有想象力、敏感度、快速发现提问、快速解决问题能力、高位视角的分析师表现更加优秀
有效沟通的两个技巧
黄金思维圈法则:在了解业务的情况下,反问业务房为何要做这件事,寻找切入点
做一些准备工作再沟通,提前了解会议主题以及准备好相关业务知识和数据
宏观能力
能够把业务与实际社会热点,行业风口联系起来,提前预判,获得更好的决策
案例
营销分析
营销活动前理清楚
谁开发,靠不靠谱
活动形式及测试体验,文案可能存在问题
大概哪些指标,提前想一想
活动前准备工作:1-2周
和运营方沟通本次活动目标
和研发沟通好埋点
搭建好指标体系和报表
定好数据输出格式
活动中好好观察
第1天数据-详细看指标体系报表数据,看是否有异常
观察1-3天数据-预计活动目标的完成度,看是否要做适当调整
定时输出活动战报-每天早上输出
活动一周后输出数据-进行一次详细复盘并同步给管理层
活动后好好复盘-尽量在1-2周内输出报告,如果活动涉及收入和品牌传播各项指数,也可以加上去;如果涉及到活动使用金额,最好让业务提供
活动对大盘的影响,
活动的短期效果
活动的长期效果
活动存在的问题
用户增长模型
基本模型
优化版模型
未来可能模型
相关书籍,但是可落地性不高
增长黑客
增长黑客实战
引爆用户增长
增长思维
北极星指标:一定要找到最核心的指标
对北极星指标进行不断拆解,拆解后的指标跟每个团队的kpi挂钩起来,每个人都应该需要知道自己做的每件事是正向还是负向
AB测试:公正性和快速反馈性
基于数据分析来做AB测试
AB测试不只是看结果数据,还要看过程数据,排坑是第一步
AB测试
定义
AB测试是为Web或App界面或流程制作两个(A/B)或多个(A/B/n)版本,在同一时间维度,分别让组成成分相同(相似)的访客群组(目标人群)随机的访问这些版本,收集各群组的用户体验数据和业务数据,最后分析、评估出最好版本,正式采用。
测试流程
根据数据分析得到某建议项
根据建议项,产品经理落地实施
研发人员进行开发设计
研发人员通过埋点等进行数据采集
分析师根据AB测试效果,显著性在95%以上并维持一段时间实验可结束
整体节奏:灰度、5%、10%、20%、50%、100%
用户研究
什么时候做用户研究(贯穿项目整个生命周期)
项目前期:用户需求情况、用户基础画像情况
项目中期:用户行为习惯
项目后期:用户对产品的反馈点,竞品使用情况
用户研究的实施
制定研究的目的,在前期需要快速了解到当前的问题现状,制定思维图,比如研究新用户留存
确定研究方法,一般采用用户访谈一级调查问卷
注意事项
用户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用户为何会这样说
不要直接问用户喜欢什么,用户对他们的心理过程根本不了解
定性分析注重用户分类,定量分析注重样本量和样本代表性
结束访谈后,尽快整理成文档,以防止琐碎而重要的记忆遗忘
结论产出,比较好的节奏是两周内输出,报告内容价值最大化
竞品分析
场景
准备进入某个行业-侧重行业规模和前景
产品的发展处于下降阶段,需要看竞争对手在做什么-侧重头部玩家的玩法分析
产品的发展处于瓶颈阶段,需要看竞争对手的数据和功能迭代-持续性监控对手数据,寻找突破
产品的发展处于快速上升期,一般不会做竞品分析
什么是竞品分析
竞品的选择:哪些才是竞品
分析什么点:需要知道分析的背景是什么,有针对性的切入
竞品分析的步骤
明确竞品分析的目的
尝试进入某个新的行业,需要评估可行性,例如唯品会做金融,这种分析更加偏行业趋势、市场规模、财务收入
纯粹看竞品的功能,玩法和数据,学习优点,以功能体验、运营收费、具体数据为主,最常见,落地性非常强
通过看竞品不同版本迭代的功能、玩法和数据,揣摩竞品想干啥,思考竞品的战略中心在哪,往往是为了满足管理层的需要
挑选1-2家核心功能一样的竞品,进行对比分析
功能体验分析:不需要大而全
运营手法分析:某个功能的运营手法
宏观微观数据分析:数据源很关键(基础数据、财务数据、市场数据)
给出初步分析结论
是否可以进入、如何开始做,SWOT分析
竞品什么功能好,接下来产品运营会如何去做,预计带来收益多少
竞品下一步战略是什么,我们要不要也做某种尝试
路径分析
漏斗分析与路径分析的区别,漏斗分析,人为假设一条或者若干条漏斗分析(先有假设再数据验证);路径分析,基于用户的所有行为,去挖掘出若干条重要的用户路径,通过优化界面交互让产品用起来更加流畅和符合用户习惯,产生更多价值(现有数据再验证假设)
路径分析步骤
指标体系
在业务的不同阶段,分析师牵头、业务方协助,制定的一套能从各维度去反映业务状况的一套待实施框架
指标选取原则:根本性、可理解性、结构性
根本性:核心数据一定要理解到位和准确
可理解性:所有指标要配上业务解释性,如日活的定义是什么
结构性:能够充分对业务进行解读,如果新增用户突然比较多,能够快速是那个渠道的新增用户;以及能够看到每个渠道的转化率、每个渠道新增用户价值等
指标体系建立四步法
1、厘清业务阶段和方案
2、确定核心指标:多去了解业务和市场头部玩家
3、核心指标维度拆解:核心指标的波动必然是某种维度的波动引起的,所以 监控核心指标,本质上还是要监控维度核心指标,通过拆解的方法先对核心指标进行公式计算,在按照业务路径来拆
案例
4、指标宣贯、存档、落地(必要)
流量分析
常见渠道以及渠道分类
对于一款健康的app,前期靠渠道特别是外部渠道的品牌带量,后期靠自传播或者免费推广
图示
渠道分析的关键指标以及分析方法
关键指标:前期看有效用户数(渠道可能会有刷量嫌疑,所以除了看用户量级和需要看有主动行为的用户数)和次留,中期看次日、7日、30日留存,后期看ROI(ROI小于1的后续要砍掉)
分析方法
结构分析:对渠道先按照一级渠道来拆分,再按照二级渠道来拆分
趋势分析:看每个渠道的变化趋势,包括量级和留存
对比分析:不同渠道的趋势对比
作弊分析:用户行为+机器学习
转化及价值分析
漏斗分析
核心思想用户细分可以按照基础属性(手机品牌、地狱、imei特征)和行为属性(入口、时段、用户活跃度、标签)进行拆分
功能模块分析
功能模块常规分析
使用某功能的占比:功能渗透率=功能用户数/大盘用户数
功能留存率:第一天使用该功能同时第二天也使用该功能的用户数/第一天使用该功能的用户数
功能大盘留存率:第一天使用该功能同时第二天是大盘用户的用户数/第一天使用该功能用户数
大盘用户也需要监控:大盘用户=所有功能用户排重+不使用任何功能用户
功能模块价值分析
功能核心用户数:符合某种要求的功能用户数,一般用使用次数、使用时长、使用天数、具备某种行为来定义核心——单纯用户数可能出现一个悖论:所有功能再涨,但大盘在跌
功能对大盘贡献率,比如对大盘留存提升的贡献,功能A对大盘留存的提升贡献=功能A渗透率*功能A的大盘留存提升数;严格的说只有AB测试才能说明对大盘贡献度,但实际上这种计算可以对不同功能进行横向对比
功能带来的收入对比:每个功能一定周期赚多少钱
流量波动分析方法
日活
外部
行业变化&竞品变化=常识+外部事件+竞品策略
内部
数据统计+用户基础属性+用户行为属性
数据统计:数据有没有搞错,数据采集和统计口径
用户j基础属性:用户从哪里来,通过什么方式进入-渠道(新增用户变化)、入口、画像
用户行为属性:用户进来干了什么-具体功能的变化,可能跟版本有关
留存
留存波动=新用户留存&老用户留存
新用户留存=渠道+渠道过程有关
老用户留存=所有功能用户去重留存+大盘非功能用户留存=功能A留存&功能B留存&功能C留存+大盘非功能用户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