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这是一篇关于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2-03-06 14:16:11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应激 机体在受到内外因素的刺激时 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应激源:外环境因素 机体内在因素 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基本表现
神经内分泌反应
蓝斑(LC)-交感-肾上腺髓质轴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中枢效应:兴奋警觉 紧张焦虑
外周效应:血浆儿茶酚胺(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
HPA轴由室旁核、腺垂体、肾上腺皮质
中枢效应:HPA释放CRH
外周效应:GC(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
细胞体液反应
机体的代谢功能变化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适应 非损伤性应答反应
增生 实质细胞的增多称为增生,可导致组织、器官的增大 伴随着细胞肥大
生理性
病理性:再生性(皮肤损伤)激素性(子宫内膜增生)
再生性增生是修复的基础,病因去除后往往停止.
过度增生可导致肿瘤发生
肥大 实质细胞的体积增大所致的组织和器官 体积增大 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失代偿
代偿性肥大:高血压左心代偿性肥大 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心室代偿性肥大-失代偿-心力衰竭
内分泌性肥大:激素分泌异常增多导致的靶器官肥大
代谢和功能均增强,具有代偿意义
萎缩 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缩小
生理性萎缩
病理性萎缩
营养不良性:恶病质 脑动脉硬化脑缺血脑萎缩
压迫性:肾盂积水输尿管结石肾萎缩
内分泌性
可降低细胞对氧和代谢物质的需求.
功能一般降低.
细胞可以恢复正常,也可消失.
意义
化生 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类型的过程 同源组织之间
上皮细胞化生
鳞状化生——常见子宫颈炎、支气管炎。
肠上皮化生—常见于胃(慢性萎缩性胃炎)。
间叶组织化生
纤维组织化生为软骨或骨组织
可强化局部抵御外界刺激的能力.
减弱了粘膜的自净能力(原有功能丧失).
细胞恶变(尤其是刺激长期作用导致化生的同时伴有持续增生)
损伤
可逆性细胞损伤 变性
细胞内外物质聚,水分脂肪蛋白质。 缺氧中毒与感染,重变坏死轻可复。 淀粉粘液色沉着,病理钙化也不少。
细胞水肿 水变性 病因:缺氧、感染(如病毒)、中毒等 多见于心肝肾等实质性器官
脂肪变 非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甘油三酯(中性脂肪)异常增多 多见于心肝肾等 病因: 缺氧、感染(如病毒)、中毒、酗酒、营养障碍(过剩或不良)等 细胞胞质内可见大小不等的脂滴空泡
脂肪肝:显著弥漫性肝脂肪变 肝大、色黄、质软 有油腻感 重度肝脂肪变可继发肝坏死和肝硬化
虎斑心 多见于慢性中毒缺氧 形成黄红色斑纹
玻璃样变 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HE染色为红染、均质、半透明毛玻璃杨的蛋白质蓄积
细胞内玻璃样变 肾病(蛋白尿)、酒精性肝病
血管壁玻璃样变 良性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细动脉璧
结缔组织玻璃样变 胶原蛋白交联、变性、融合 瘢痕组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不可逆性损伤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