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考高中生物细胞工程
高中生物,很详细,细胞工程部分除了胚胎工程都有在上面
编辑于2022-03-06 16:47:20细胞工程
植物
植物细胞的组织培养
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概念:指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培养在人工培养基上,给与适当的培养条件,诱导其形成完整植株的技术。立体培养的()叫做外植体。
菊花的组织培养
原理:同上
过程
1.在一定的激素和营养条件下,给已经分化的细胞进行脱分化,形成不定形的薄壁组织团块,即愈伤组织。
2.愈伤组织再分化成胚状体,长出芽和根,再发育成完整植株。(生长素:细胞分裂素=1:1.作用:促进愈伤组织形成)
诱导愈伤组织期间一般不需要光照
培养过程中需要适当的光照
药品
1.幼嫩的菊花茎段
2.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
3.质量分数为5%左右的次氯酸钠溶液和无菌水
...........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原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步骤
1.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
2.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形成杂种细胞
1.物理法:电融合法,离心法
2.化学法:PEG融合法,高钙离子——高ph融合法
3.经过筛选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再进一步发育成完整杂交植株
作用:在打破生殖隔离,实现远缘杂交育种,培育植物新品种等方面展示出独特优势
植物繁殖新途径
1.快速繁殖
可以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还可以保持优良品种遗传特性
2.作物脱毒
植物顶端分生区附近(如茎尖)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
作物新品种的培育
1.单倍体育种
1.整个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2.花药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单倍体育种的目的不是获得单倍体植株,而是培育出遗传性状稳定的纯合二倍体植株
4.这极大缩短了育种,年限节约人力物力
2.突变体的利用
产生原理:基因突变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概念
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来获得目标产物(次生代谢物)
植物代谢
1.初生代谢
1.是生物生长和生存所必须的代谢活动
2.初生代谢物有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
2.次生代谢
1.不是生物生长所必须的
2.一般在特定的组织或器官中,并在一定的环境和时间条件下才进行
3.次生代谢物是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如酚类和含氮化合物),在抗病抗虫等方面发挥作用,也是很多药物、香料和色素等的重要来源。
植物细胞培养
指在离体条件下对单个植物细胞或细胞团进行培养使其增殖的技术
动物细胞工程
1.动物细胞培养
1.概念:指从动物体中取出相关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在适宜的培养条件 下,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技术。
2.条件:充足的营养,稳定的内环境
1.营养
在使用合成培养基时,通常需要加入血清等一些天然成分
2.无菌、无毒的环境
需要定期更换,以便清除代谢物,防止细胞代谢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3.温度,ph和渗透压
1.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温度:36.5+-0.5
2.多数动物细胞生存的适宜ph:7.2~7.4
4.气体环境
置于含有95%空气和5%CO2(维持溶液ph)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3.过程
1.取材处理:用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等处理,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2.制成细胞悬液,再放入培养皿或培养瓶
3.细胞贴壁
悬浮培养的细胞会因为细胞密度过大、有害代谢物积累和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缺乏等因素而分裂受阻。
发生接触抑制现象
进行分瓶培养
进行处理后的初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分瓶后的叫做传代培养
传代培养
1.悬浮培养的细胞用离心法收集
2.贴壁细胞需要用胰蛋白酶等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再离心法收集
2.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1.基本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
2.诱导融合的方法
1.物理:电融合法
2.化学:PEG融合法
3.生物:灭活病毒诱导法(仙台病毒)
3.作用:突破了有性杂交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4.单克隆抗体
1.从小鼠脾中得到能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
2.培养骨髓瘤细胞
3.诱导融合,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
4.对经培育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5.将选择出的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
6.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大量单克隆抗体
7.特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8.应用: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运载药物);诊断试剂;治疗疾病
3.动物体细胞核移植
1.采集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到M||期。从供体奶牛身体上取体细胞
2.对卵母细胞通过显微操作去核
3.将供体细胞注入去核的卵母细胞,形成重构胚
4.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如电刺激,钙离子载体,乙醇和蛋白酶合成抑制剂等)激活重构胚
此处的核为“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
注意联系下面不同方法
注意各种不同技术所用方法的区别
注意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