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国际政治理论解析续
这是一篇关于国际政治理论解析续的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2-03-10 17:28:53国际政治理论
国际冲突和战争
战争的定义:双方迫使对方屈服于自身意志
战争可以使不理智的
战争的作用、霸权论
不同学派、冲突的看法
体系层面:权力转移、文明冲突、国际秩序变革、无政府文化
集体安全
旨在在国际社会内以集体的力量威慑或制止行为体的侵略行为、维护每一个国家的安全。
其必须建立合法有效的安全机制、防止体系内成员发生侵略行为、集体的力量必须足够强(成员具有普遍性)集体安全不等于军事联盟、一个针对体系外已经存在的、一个针对内部成员潜在。军事联盟Military alliance
克劳德:集体安全的成功客观条件是全球形势应适应集体形势、主观条件在于各国对集体安全的接受程度。对安全有共同一致的看法。
国际安全体系内部大国权力的转移会使集体安全动荡不稳定。作为一种保护国家安全的手段对大国作用更大、小国只能依附。
集体安全体系中人们关注的是国家的侵略政策和行为而不是国家能力和影响。
集体安全和均势都能够通过威慑和武力行为达成目的。
英国学派
英国学派的核心概念是国际社会、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国际社会是如何从扩散到世界各地的。英国学派关于国际关系的划分:现实主义、理性主义、革命主义。以及布尔的国际体系、国际社会、世界社会观成为建构主义的思想来源。
国际社会对国际体系的超越:与国际体系关注物质性利益、权力分配相比的机械互动。国际社会更加关注社会性,关注规范、规则认同的重要意义。布赞二者其区别界定为国家间对主权的平等的相互承认。(行为体是否承认均属于同类实体、国家间共享某种身份)国际社会存在与国际体系,没有国际体系就一定没有国际社会。
关于均势:均势不是无政府状态的必然结果、而是国家认同的维持秩序的关键、是蓄意均势。
国际社会形成和扩展:
世界社会:包涵了国家外的人、跨国行为体等
世界社会需要国际社会的秩序和国际体系的稳定框架、国际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众层次上的世界文化。
国际制度
关于国际关系特定领域由政府间统一建立的有明确的规则的制度。规定行为角色、限制活动、并塑造预期的持久的和相互联系的成套规则。国际机制内涵范围广。包括:国际组织、国际规范、行为模式、国际规则。
有效性
美苏等级非等级
现实主义:制度性权力
世界秩序
国际秩序和世界秩序:国际秩序仅仅指国家的集合体、世界秩序不光光指国家,是全人类的大社会。定义:世界秩序指国际行为体相互联系、相互交往、相互作用、处理国际问题的过程中。在既有的国际体系基础上,按一定的原则规范机制形事,从而形成的一种总体上相对稳定、和平、有序的概念。国际社会只能带来国际秩序。
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和国际格局的关系:国际格局是大世界各种力量围绕国际社会主要矛盾展开的角逐和较量,反映国际力量之间的对比及发展趋势。国际体系从整体角度反映了各个国际行为体之间的各种复杂社会关系以及由此构成的国际关系现实。有什么样的国际体系和国际格局就有什么样的世界秩序。世界秩序从国际体系格局中产生服务于他们。指导作用和巩固促进
世界秩序的形成:1.必须处于一种和平、有序、相对稳定的状态。(包括安全)2.必须基于既有的国际体系,遵循一定的原则。规范机制。国际体系的变革也要求这世界秩序的变革3.世界秩序是国际行为体在解决国际问题中形成的。结构-功能
,
全球治理
全球治理的缘起《没有政府的治理》,全球化的进程引发政治、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综合问题,仅仅单独国家无法应对。国际权力分配的动荡、非国家行为体的大量出现、以及冷战结束为其提供的重要历史背景
全球治理的定义:全球治理是一种体系。是一个过程,是一种活动
全球治理不等于国际制度、国际制度仅仅强调一个特定领域。而全球治理包涵不同领域的综合问题、包括不同领域规则的冲突。与世界秩序:治理就是秩序+意向性;没有治理就没有秩序,没有秩序也没有治理
治理是各种公或私的个人和机构经营管理相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综合。它既包括有权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人们同意和认为符合其利益得分非正式制度安排。它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
全球治理离不开主权国家、也离不开非国家行为体。因此以规则体系为基础的多元控制机制是实现全球治理必不可少的。两枝世界论:一个是以国家为中心的国家间体系二是由非国家行为体组成的多元中心体系。全球治理的核心是设计有效的国际制度处理问题。全球治理的制度框架是多层次的,包括跨、次区域、区域等。
治理及其依赖主体,被大多数国家和人接受才会形成体系,尤其是有权势的国家和人。
国际政治经济学
现三大学派:自由主义(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国富论》:强调自由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强调殖民地的掠夺积累。成为英国成为世界霸权的经济政策)、现实主义:李斯特强调国家调控经济政策获得国家利益增强国家实力。激进主义:马克思资本论(剩余价值论)帝国主义论、强调阶级不平等、分配的不合理。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一个研究国家与市场互动关系的学科,具体来讲指的是国家的政治决策(国家利益)如何影响市场和财富的分配。市场和财富的积累又如何增强政治和军事实力。还有一种定义:权力决定了权威与市场的关系。除非施展暴力和拥有权威的人允许,否则市场不可能在政治经济功能方面发挥主导的作用
现三大学派主要观点:现实主义:政治决定经济、国家是分析单位,国家之间对经济的追求是冲突性的是零和的。霸权稳定论。自由主义:霸权后合作、国际制度、相互依赖,以个人和跨国公司经济理性为分析单位。激进主义:世界体系论、依附论、南北关系。帝国主义论-阶级-国家。
国际经济制度:现实主义:关键在大国。自由主义:好,反复提高欺诈成本(报偿)、联系互动沟通降低欺诈成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在时滞的机制激进主义:不合理需要变革
国际合作
行为体通过调整政策,使自身行为符合其他行为体利益
合作的三种类型:强迫(霸权合作(权力)、协商(霸权后合作)、默契
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的关注,相对收益:安全、经济利益转化为军事利益,绝对收益:使他国收益的同时,潜在性获得更大的本国收益(移情收益)。分歧在于相对收益的关注会不会对国家间合作造成影响
结构性指武力的作用
欺骗的解决:重复博弈、改善报偿结构(长期利益大于短期利益)、沟通。
现实主义:权力导致合作,霸权国提供公共产品允许搭便车。或者两极格局下,权力势均力敌。(感觉还是共同的利益)自由主义:国际机制、霸权后合作。
建构主义
相互依存
相互依赖:国际行为体彼此间互相受到影响的特征
敏感性:国际行为体受到外部事件强加代价影响的程度(消费国对某方面变化的受影响程度(未发生、政策为变化)。脆弱性:国际行为体因外部事件强加代价后而遭受损失的程度(政策改变)。敏感性是脆弱性的起因和前提。但分析问题时,脆弱性更重要,因涉及政策改变等。
非对称相互依赖是权力的来源:
为什么不导致和平?经济太敏感还容易导致战争呢?只要战争获得的国家利益比和平来的大。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论、依附论就是告诉我们要斗争。
国际冲突和战争的核心问题
定义
原因
作用
争论
俄乌之间为什么冲突?国内政治、还是国家利益。还是文明的冲突。
国际合作的核心问题
什么是国际合作、国际合作和冲突的关系
什么能导致国际合作、什么又能妨碍国际合作
美国同盟友的合作是强迫的吗?
中国如何推进同其他地区的合作:相对收益安全。绝对收益共同繁荣
如何理解基欧汉的话:关键在于互动形成的一种共同认可的价值、秩序观
集体安全的核心问题
集体安全的定义、核心思想是什么?
集体安全和均势的特点
集体安全的缺陷
同军事联盟的区别
集体安全与国家安全的矛盾(集体安全困境)
相互依存的核心问题
什么是相互依存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复合相互依存的内容
相互依存为什么不一定带来和平
非对称相互依存为什么产生权力
复合相互依存的局限和反思
相互依赖和国际机制,国际机制为什么能管理相互依赖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国际政治经济学要研究什么问题?
三种不同主义关于各个问题的看法
发展差距、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制度和跨国公司
英国学派的核心观点
国际社会与国际体系的区别
国际社会的均势和国际体系的均势区别
英国学派的影响和后续发展
乌克兰的国家主权与区域自决原则孰先孰后,需考察西方近代以主权国家为特征的国际体系体系同沙俄帝国的互动及乌克兰国家的建立同苏联解体后加入国际社会成为民族国家的历史。
全球治理
全球治理概念的兴起
全球治理和国际制度和世界秩序的不同
内在逻辑
国际机制/制度的核心问题
世界秩序的核心问题
世界秩序和国际秩序的区别,国际社会和世界秩序的关系
国际制度的核心问题
国际制度的定义与国际机制的区别
国际制度起源和是否独立
国际制度的有效性和影响逻辑
国际制度发挥作用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