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产六要素标准要求
质量是设计、制造、管理、自发、习惯;而不是靠检验出来的!
编辑于2022-03-11 13:26:50生产六要素 标准要求
人
生产人员(人)标准化
1.生产人员符合岗位技能要求,经过相关培训考核。
2..对特殊工序应明确规定特殊工序操作、检验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
3.对有特殊要求的关键岗位,必须选派经专业考核合格、有现场质量控制知识、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
4.操作人员能严格遵守公司制度和严格按工艺文件操作,对工作和质量认真负责。
5.检验人员能严格按工艺规程和检验指导书进行检验,做好检验原始记录,并按规定报送。
机
设备维护和保养(机)标准化
1.有完整的设备管理办法,包括设备的购置、流转、维护、保养、检定等均有明确规定。
2.设备管理办法各项规定均有效实施,有设备台账、设备履历档案、维修检定计划、有相关记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
3.生产设备、检验设备、工装工具、计量器具等均符合工艺规程要求,能满足工序能力要求,加工条件若随时间变化能及时采取调整和补偿,保证质量要求。
4.生产设备、检验设备、工装工具、计量器具等处于完好状态和受控状态。
料
生产物料(料)标准化
1.有明确可行的物料采购、仓储、运输、质检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2.建立进料验证、入库、保管、标识、发放制度,并认真执行,严格控制质量。
3.转入本工序的原料或半成品,必须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4.所加工出的半成品、成品符合质量要求,有批次或序列号标识。
5.对不合格品有控制办法,职责分明,能对不合格品有效隔离、标识、记录和处理。
6.生产物料信息管理有效,质量问题可追溯。
法
工序管理(法)标准化
1.能区分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和一般工序,有效确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对工序和控制点能标识清楚。
2.有正规有效的生产管理办法、质量控制办法和工艺操作文件。
3.主要工序都有工艺规程或作业指导书,工艺文件对人员、工装、设备、操作方法、生产环境、过程参数等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
4.工艺文件重要的过程参数和特性值经过工艺评定或工艺验证;特殊工序主要工艺参数的变更,必须经过充分试验验证合格后,方可更改文件。
5.对每个质量控制点规定检查要点、检查方法和接收准则,并规定相关处理办法。
6.规定并执行工艺文件的编制、评定和审批程序,以保证生产现场所使用文件的正确、完整、统一性,工艺文件处于受控状态,现场能取得现行有效版本的工艺文件。
7.各项文件能严格执行,记录资料能及时按要求填报。
环
生产环境(环)标准化
1.有生产现场环境卫生方面的管理制度。
2.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线等符合生产技术文件要求。
3.生产环境中有相关安全环保设备和措施,职工健康安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4.生产环境保持清洁、整齐、有序,无与生产无关的杂物。可借鉴5S相关要求。
5.材料、工装、夹具等均定置整齐存放。
测
质量检查和反馈(测)标准化
1.应规定工艺质量标准,技术要求,检验项目、项目指标、方法、频次、仪器等要求,并在工序流程中合理设置检验点,编制检验规程。
2.按技术要求和检验规程对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验,并记录填写完整,检验合格后贴上合格标签。
3.严格控制不合格品,对返修、返工能跟踪记录,能按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4.对待检品、合格品、返修品、废品应加以醒目标志,分别存放或隔离。
5.制订质量改进制度。按规定的程序对各种质量缺陷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针对主要缺陷项目制订质量改进计划,并组织实施,必要时应进行工艺试验,取得成果后纳入工艺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