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原考研思维导图
考研必看!马原必考知识点思维导图分享!下图从总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四大方面进行知识梳理,内容详实,框架清晰。如果对你有帮助的话,就赶紧收藏学起来吧!
编辑于2019-10-14 11:01:16马原
总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的矛盾
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逐渐走向自觉,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的失败,迫切需要总结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形成科学的革命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主观条件)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思想前提: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社会主义革命可能胜利的历史条件: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到了垄断阶段,资本主义各国内部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有利条件:俄国在一战中成为帝国主义最薄弱的环节
列宁认为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变为现实,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了新阶段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科学性
革命性
实践性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人民性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发展性
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观察世界变化的工具
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
第二章:唯物论、辩证法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
内容:谁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和精神何者第一性、第二性);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
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
人类生活中的基本问题,普遍存在,决定着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出发点与方向
基本问题原理的意义:为研究哲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基本线索,为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
唯物(心)主义、可(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
唯心主义:意识第一性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存在和思维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
不可知论:否认存在和思维同一性,世界不能被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
历史唯物(唯心)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心主义: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世界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要统一起来
物质
物质和物质范畴
唯物主义对“物质”的认识过程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马克思:强调从能动的实践出发去把握客观世界
恩格斯: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和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的共性与个性
列宁:物质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和理论意义
坚持了唯物一元论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体现了唯物论和辨证法的统一
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物质的存在形态
物质与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运动与静止
静止的含义与意义:运动的特殊状态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辨证统一
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一维性;空间:三维性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有内在统一性
时空既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既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
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人与自然的关系
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从本质来看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内容客观、形式主观。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具有创造性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实践是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条件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意识统一于物质
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类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都是以此为根据和前提的,从而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实践意义: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内涵: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
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普遍性
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任何事物都不能鼓励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直接间接
本质与非本质
必然与偶然
条件性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事物的变化发展
联系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运动、变化、发展是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运动: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指事物一般变化和过程,标志着事物变动不定的动态过程
变化:运动的一般内容,事物所发生的改变
发展:在运动、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
发展及其实质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发展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内容与形式
含义
内容: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
形式:把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对立统一的关系
是有差别的,内容不是形式,形式不是内容
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任何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都有一定的内容
内容与形式处在矛盾之中
方法论意义
既要重视内容,反对形式主义,又有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抛弃与内容不相应的形式
本质与现象
含义
本质: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现象: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
对立统一的关系
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
现象是表面的,本质是内部的
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本质是一般的,抽象的
现象多变易逝,本质相对稳定
本质和现象是统一的
本质决定现象
现象表现本质
方法论意义
我们要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原因与结果
含义
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对立统一关系
互相区别,原因在前,结果在后
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一种现象在一种联系中是原因,在另一种联系中是结果
原因与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
原因与结果相互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存在于结果之中
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复杂多样,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
方法论意义
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必然与偶然
含义
必然:事物联系与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事物联系与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
对立统一关系
区别
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
表现形式不同
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统一
必然总是伴随着偶然
必然与偶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意义
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但也绝不忽视偶然性的作用,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现实与可能
含义
现实: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
可能:包含在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对立统一关系
现实与可能是两个内容不同的范畴
现实与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方法论意义
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现实的可能
对立统一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
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的含义
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斗争性: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
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
矛盾的特殊性
含义: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的意义
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事物的不同性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也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
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辨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量变质变规律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级性的统一,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它是我们分析社会发展形式的基本理论工具,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它是指导我们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重要思想原则
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
肯定因素: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因素: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辨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在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中,辨证的否定是决定性的环节,辨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辨证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
坚持辨证的否定观,就要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坚持辨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要同时看到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
第一,事物的辨证发展过程经历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
第二,事物的辨证发展就是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
第三,事物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辨证法的含义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辨证法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
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
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唯物辩证法是其核心内容
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具有批判的、革命的精神
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矛盾分析法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方法论上的体现,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辨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辨证思维方法
归纳与演绎
分析与综合
抽象与具体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第三章:认识论
实践与认识
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实践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本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基本特征
直接现实性:也就是实践活动的客观实在性
自觉能动性: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
实践主体:人
实践客体:实践活动所指的对象
实践中介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
实践关系(最根本)
认识关系
价值关系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而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说到底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又构成了价值关系
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
主体客体化: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求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
客体主体化:客体从客观对象变成了主体的一部分
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是人类实践活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实践的基本类型
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构成了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社会政治实践
科学文化实践
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受物质生产实践的制约并对其产生能动的反作用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第一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
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手段和条件
实践改造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认识的本质与过程: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的本质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对立
唯物主义(反映论):认识是主体对客观的反映
唯心主义(先验论):认识是主观自生的
辨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
辨证唯物主义:能动的反映论,引入了实践的观点
旧唯物主义: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消极地、被动的反映论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反映的特性与能动的创造性两者不可分割
从实践到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
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理性认识: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联系
区别
联系
互相依存
互相渗透
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二者辨证统一,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要在实践的基础上
运用辨证思维的科学方法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含义
理性因素: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的能力
非理性因素:人的情感、意志
两者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理性:指导作用;解释作用;预见作用
非理性:激活、驱动和控制
从认识到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的必要性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实现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的条件:需要经历一定的中介环节。
实践与认识的辨证运动及其规律
实践与认识的辨证运动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总要经历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完成。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的过程,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具体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的总过程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具体的: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历史的: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这个定义表明,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客观的,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真理形式是主观的。
一元性,内容上的一元性和形式上的多样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辨证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绝对性: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承认世界的可知性,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相对性: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
相互依存
相互包含
真理的发展规律:永远处于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根源于人认识世界的能力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矛盾
反对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
真理与谬误
区别: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两者对立统一,在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是对立的,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原因: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
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补充作用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就是坚持真理问题上的实践标准的辩证法,既可防止唯心主义的随意性,又可避免形而上学的绝对化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价值及其特性
哲学上“价值”的含义
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两方面构成,主体的需要,客体的特性
价值的基本特性
主体性
客观性
多维性
社会历史性
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含义:价值评价是主体对客体的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作的评判或判断
基本特点
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受主体意志的影响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归根结底以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作为评价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辨证统一
实践的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
真理尺度:在实践中人们必须遵循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
价值尺度:在实践中人们都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辨证统一关系
一方面,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为前提,另一方面,人类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推动着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真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了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辨证关系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辨证统一关系。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正确地认识世界是有效地改造世界的必要前提。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及其辨证关系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改造客观世界: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人们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核心是改造世界观。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
自由是有条件的
认识条件:对客观事物运动发展规律性、必然性的正确认识
实践条件:能够将获得的规律性认识运用于指导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人类在客观世界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努力实现理论创新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第四章:唯物史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心史观: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自然地理环境: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产的自然基础
人口因素: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
物质生产方式:简称为生产方式,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相结合的特殊方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混合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的含义: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的结构:按照不同角度可以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式以社会心理为基础,并对社会心理起心理指导和影响作用。政治法律思想是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
作用: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适应新形势,我们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实践活动实现的
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密切联系在一起
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它对于社会发展包括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
结构,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
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劳动对象:一切自然物质都是可能的劳动对象;是现实生产的必要前提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求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关系
含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关系,具有客观性和历史性
内容
狭义: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的关系
广义:指人们在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现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的客观依据
分析生产关系透过“物”看到“物”后面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在两者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居于支配地位的、起决定作用的方面。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适应生产力发展时,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应时,会阻碍。反作用归根到底还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两者的有机结合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意义
理论意义: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并且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规律作为判断时代变革的客观依据,为正确认识社会和历史提供了基本观点和方法。
现实意义: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的含义:经济基础即社会的经济结构
上层建筑的含义: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两部分:意识形态;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
国家的起源和实质: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有组织的力量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并且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变革的方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这种反作用有两种后果,为适合经济基础服务时,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为落后经济基础服务时,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一定要适合是指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了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上层建筑既有对经济基础的依赖,也有相对独立性—因此上层建筑不会完全地、绝对地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它们之间会有矛盾,表现有: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在同一社会形态发展的不同阶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发展的规律的意义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形式
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物质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社会形态的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处于第一阶段)
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但是就某一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的的历程而言,情况就不一样了。
社会形态更替形式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人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顺应程度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行与曲折性:社会形态的更替的前进行、顺序性与跨越性的统一
前进性、顺序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但它并不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
跨越性是指一种新社会制度取代旧社会制度
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曲折前进是历史的普遍规律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原因: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这两对矛盾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这两对矛盾规定并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的性质和基本面貌
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更远”
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社会主要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体现
要认识和抓住主要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的含义:社会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在社会发展过程一定阶段上起主导作用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社会非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两者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社会主要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内容和地位上会转化
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意义: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判断形势和确立正确工作重心的客观依据
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的社会现象
阶级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即产生有所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所以,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本质在于它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的人群的共同体。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第一,全面地、动态地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准确把握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和阶级力量对比,把握社会运动和社会生活的脉搏;第二,要求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科学
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根源于社会矛盾的尖锐化。社会革命的作用: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极大地教育和锻炼包括革命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无产阶级革命将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创造条件。
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改革是同一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部分质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作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广泛深刻的伟大变革,从性质上看,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但从其广泛性和深刻性而言,从对我国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而言,可以说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科学技术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来推动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的两重性、全球问题的出现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两种历史观: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
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的原则
唯物史观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来把握历史的创造者
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质上说是是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中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物质财富、社会精神财富),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开创和推进的伟大事业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主要内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其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生命路线和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唯物史观主张在考察人的历史作用时,要具体分析个人及其作用的性质、大小
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作用
辨证地理解和评价个人的历史作用
历史人物的出现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历史人物的作用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等的制约;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
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
不能顶礼膜拜或者全盘否定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两个历史条件
社会分工的出现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与自然经济的区别
自然经济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生产目的。交换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
商品的二因素
二因素
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两者的矛盾统一
使用价值
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固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两者对立统一关系
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统一性: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着,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是使用价值的源泉,但不唯一
两者的对立统一关系
一方面,两者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包括质的规定与量的规定
质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实体是什么,量的规定回答了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商品价值总量下降,单位时间生产商品数量提高,商品价值量下降
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简单劳动:不需要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价值形式的发展
四个阶段: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一般价值形式与货币形式是在形式上没有本质区别的两种价值形式
货币的产生
货币和商品生产是紧密联系的,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商品交换范围的不断扩大,商品交换的种类不断增加,越来越要求将一般等价物固定在一种商品上的情况下产生的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货币的职能
五种基本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货币的出现,使整个商品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另一极是货币。商品的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的矛盾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一切商品只要转化为货币,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能得到解决,从而使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但是货币的出现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反而使得矛盾更加扩大和深化了。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的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第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第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情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
私人性质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两者之所以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交换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是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的唯一途径。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从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资本主义的矛盾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第一个社会形态。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剥削社会。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以封建主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农民为基本特征
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
途径有两个:从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
资本的原始积累
背景
15世纪末美洲和通往印度航道的发现,世界市场迅速扩大。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通过暴力手段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条件
内涵
资本的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过程和主要途径
主要途径有两个: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又一个重要方式
资产阶级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的资本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将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来支配
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产生的新阶段。资本家与工人形式上是“自由”“平等”的买卖关系,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的劳动雇佣关系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价值的特点:(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使用价值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由于这一特点,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后,能得到剩余价值。一旦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成了资本。资本是增值价值的价值,反映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并非劳动,劳动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本身并不是商品
资本主义所有制
所有制和所有权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
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制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价值
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
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决定的,为了维护经济上的所有制关系而建立的一整套规章制度逐步以法的形式表现出来
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
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资本家凭借着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
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价值增殖)。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劳动过程中的两个特点: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它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其二,劳动的成果或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剩余价值的实质
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一个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资本的本质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
区别: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区分的意义: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m'=m/v
剩余价值率也可以用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来表示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生产自动化剩余价值的源泉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在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它们的价值是在工人生产它们的过程中形成的,在它们参加产品的生产时,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而不创造新价值,更不能创造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资本家瓜分到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规模基础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就其实质而言,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资本家获得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后,并不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本质、源泉和后果
本质
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源泉
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以上均为同方向变化)
后果
社会两极分化加剧
资本有机构成
从自然形式上看,总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两者比例取决于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这种由上产技术的水平所决定的两者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者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一般来说,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前者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后者的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往往反映资本的技术构成的变化。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用c:v表示,c为不变资本,v为可变资本。趋势:c增高,c:v增高。
相对过剩人口
资本积累不单是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失业现象是由资本追逐剩余价值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导致的。所谓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之所以是相对,是因为它们不为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而并非不为社会发展所需要。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发生了矛盾。
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资本循环及其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
购买阶段:货币资本职能
生产阶段: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生产物质财富并使生产资本得以增殖,即执行生产资本的职能
售卖阶段: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执行商品资本的职能
马克思对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划分:在生产中是否增殖:不变/可变资本;在循环中执行的不同职能:货币/生产/商品资本;转移到最终产品中的方式:固定/流动资本。
产业资本运动的基本前提条件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并存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继起
资本周转及其速度
资本周转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没才能不断带来剩余价值。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就叫做资本的周转。两者都是资本的运动形式,循环侧重于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方面,揭示价值增殖是怎样在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中发生和实现的;资本周转则是从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揭示资本周转快慢对剩余价值的影响
资本周转速度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二是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固定占的比重大,则速度慢,反之则反。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其实现条件
核心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不错和实物补偿问题。
实现条件
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社会总产品在物质上划分为两个部类,价值上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两个部类:1.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2.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构成,其产品进入消费领域。三个组成部分:1.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2.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3.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
条件:两大部类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比例关系
社会经济危机实际上是以强制的方式解决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和途径,这种方式虽然能够使得社会再生产由失衡慢慢转变为平衡,却是以社会经济生活的严重混乱和瘫痪以及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极大浪费为代价的。
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实质
本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实际工资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但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没有根本变化
平均利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分割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由此,商品价值就等于成本价格加利润。
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同一各东西。但不同的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利润是对全部垫付资本而言。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的瓜分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第一: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第二: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过程,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例如资本循环周转规律,社会再生产规律,积累规律等。这些规律,如果撇开制度因素,则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意义。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根本原因、具体表现和周期性
本质特征:生产过剩,但是这是相对的,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根源:经济危机的抽象的可能性,首先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二是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周期性: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了周期性的特点,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危机阶段是基本阶段,也是必经阶段。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职能: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以服务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
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统治的职能,即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运用手中掌握的政府机构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国家还具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
对外职能: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进行国际交往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国家对内政治统治职能的延伸。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与法制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即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三个权利主体独立行使。
选举制度:从形式上看,竞选制度是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重要形式
政党制度:政党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为达政治目的,特别是为了取得政权和保持政权而建立的一种政治组织。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基本上是政党制度。大致有两党制和多党制等形式。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工具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
进步作用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曾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使人民群众享有了比在封建专制条件下更多的社会政治自由、历史性地促进了人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经验,这对于社会进步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局限性
资本主义的民主是在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政党恶斗互相掣肘,决策效率低下,激化社会矛盾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
内涵: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
产生和确立:在资产阶级长期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逐步发展起来,在资本主义国家产生后由统治阶级在以往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理论和观念的基础上自觉地建立起来的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因而是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上层建筑服务的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辨证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一开始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之后开始走向反面,逐渐与历史发展方向背道而驰
第六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到垄断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19世纪70年代以前,
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
生产集中
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资本集中
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者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
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和自由竞争的结果
垄断的形成、本质及垄断组织
垄断的形成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原因有三点:1.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2.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3.激烈的竞争各方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也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垄断的本质
本质:通过联合来操纵并控制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与竞争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的原因
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社会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非垄断的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在竞争目的上,垄断竞争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并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力
在竞争的手段上,垄断组织的竞争除了采取各种形式的经济手段外,还采取了非经济的手段,使竞争更复杂、更激烈
在竞争范围上,垄断竞争时期,竞争的范围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的产生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金融寡头的统治
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
金融寡头实现统治的主要方式
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金融寡头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亲自担任或指派代理人来担任政府要职)来实现的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的来源: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垄断利润的实现方式:主要通过垄断组织制度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垄断利润
垄断价格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体现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主要形式和作用
形成: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进入垄断阶段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私人垄断资本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以至严重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这在客观上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在全社会范围内集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应运而生。
含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形成和发展的原因: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2.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3.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五种主要形式: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4.宏观调控。5.微观调制。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积极:1.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3.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使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4.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升级和优化,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消极(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因而有其历史局限性):1.国家干预不能解决生产盲目扩大和劳动群众消费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2.国家调节不能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不能消除部门之间比例关系的破坏和经济结构的失衡。3.国家干预经济不能解决失业、贫富悬殊问题,不能消除大量贫困问题,不可能消除垄断资本与广大劳动群众之间的阶级对立。4.由于国家干预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内在矛盾,因而也不能消除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实质: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西方国家普遍走上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道路
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是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
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表现:1.在金融垄断资本的推动下,垄断资本主义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2.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上升,金融资本在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和利润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3.随着实体经济的资本利润率下降,面对激烈竞争,实体经济部门不得不把利润的一部分投向金融领域,导致金融资本的急剧膨胀。4.制造业就业人数严重减少,以金融为核心的服务业就业人数逐步增加。5.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
作用: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导致金融危机频繁发生,不仅给资本主义经济,也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
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及其后果
垄断资本在国内建立了垄断统治后,必然要把其统治势力扩展到国外,建立国际垄断统治。
垄断资本主义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动因:1.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2.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3.争夺商品销售市场。4.确保源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1.借贷资本输出。2.生产资本输出。3.商品资本束出。其中,商品资本的输出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占主导地位,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的输出则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主导地位。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的社会经济后果。对于输出国和输入国是不一样的。
输出国:通过资本输出攫取了巨大利益和扩大垄断实力。1.资本输出为其带来了巨额利润,加速资本积累,增强了垄断资本的实力。2.资本输出带动和扩大了商品输出,巩固和扩大了垄断资本的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3.大大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4.对发展中国际的经济命脉形成控制,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垄断优势地位。 不利影响:在资本输出过程中,资本输出国可能出现产业空心化,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矛盾加深。
输入国:积极作用:1.吸收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2.引进了比较先进的机器设备和工艺技术,同时培训了一批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技术人员、熟练工人和企业管理干部。3.利用外资和技术,建立了一批现代工业,改造老企业和旧设备,优化了产业结构。4.利用外资扩大生产,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了产品质量,扩大出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5.推动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收入水平。 不利影响:1.付出了较大的经济代价以及环境污染、能源和资源消耗的代价。2.产业调整和布局可能受制于外资的投资战略。3.外来资本和跨国公司增加投资,冲击本国的民族工业,并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控制权。4.债务负担加重,影响经济的稳定发展。5.对国际资本的依赖性增强,容易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
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的垄断组织
国际垄断同盟的产生:各个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建立起国际垄断资本的联盟,即国际垄断同盟,以便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垄断,并在经济上瓜分。早期的垄断同盟主要是国际卡特尔。
当代国际同盟的形式: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主(西方七集团、欧盟等)
国际经济调节机制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
基本特征: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经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实质: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1.生产全球化即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分化。2.贸易全球化(商品和劳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3.金融全球化。4.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重要标志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2.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保障。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积极效应:从总体上看,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经济全球化体现了社会生产的要求,不仅发达国家受益,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消极后果: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更加不平衡、不平等。2.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3.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济风险。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所有制形式。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个体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所有制形式。随着股份公司成为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取代个体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二战前,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从进入生产过程开始,就已经隶属于资本,在表面平等的交换关系的背后,是资本对劳动的实际支配和控制。
二战后的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服从资本家的意志。1.职工参与决策。2.终身雇佣。3.职工持股。4.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拥有资本所有权的资本家最终成为以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者。
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经济调节机制的变化。国家承担起了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市场秩序等重要职能。在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滞胀”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泛滥,西方国家普遍走上了强化市场调节、弱化政府干预的道路。
经济危机呈现新的特点: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日趋严重,产业竞争力下降;经济高度金融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财政严重债务化,债务危机频繁爆发;两极分化和社会对立加剧;经济增长乏力,发展活力不足,周期性危机与结构性危机交织在一起;金融危机频发,全球经济屡受打击。
政治制度的变化
政治制度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所有扩大;第二,公民在法制范围内较广泛地通过个人或集体的政治、法律行为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以谋求自身利益,同时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第三,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
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重要力量。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这一切表明,虽然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论断的科学性,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依然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痼疾。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经济发展“失调”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失衡
福利风险增加
债务负担沉重
政治体制“失灵”
西式选举往往难以选贤
政党利益可能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
“民主陷阱”会阻碍国家治理
传统精英政治走向衰落
社会融合机制“失效”
社会极端思潮抬头
社会流动性退化
社会矛盾激化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资本的历史地位
资本主义社会的出现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的巨大的历史进步
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资本主义自身的局限性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替代的历史必然性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一切冲突的萌芽”
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否定资本主义本身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替代尚需长期的过程
科学社会主义
第七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
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于时代的局限
贡献:1.对资本主义旧制度单词辛辣批判,包含着许多击中要害的见解。2.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描绘,闪烁着诸多天才的火花
思想理论缺陷:1.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2.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3.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科学社会主义便成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解开了伟大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篇章。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应允而生。1874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是第一国际精神的产儿,是物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十月革命胜利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列宁根据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主义,得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结论,即著名的“一国胜利论”。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社会主义在苏联一国的实践
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过程
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
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新经济政策时期
列宁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
首先,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其次,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再次,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最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1936年苏联宣布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
苏联模式的形成
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苏联模式形成并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唯一的模式。
社会主义发展到多个国家
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基本遵循。
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对待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态度:1.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反对任何背离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错误倾向。2.要善于把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本国实际结合,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大问题。3.紧跟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在不断总结新鲜经验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辨证统一: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和具体国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
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
原因:1.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4.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1.必须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2.必须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3.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
在实践中开拓前进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其次,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社会主义是崭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再次,实践探索中出现某种曲折并不改变社会主义的前进趋势。同任何事物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一样,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最后,推进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必须有开拓奋进的精神状态。
以自信担当、开拓奋进的姿态走向社会主义光明未来
首先,正确认识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形势。其次,充分估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意义。最后,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以开拓奋进的姿态走向社会主义光明未来。
第八章:共产主义的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
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方向: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科学的展望。
在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的过程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定
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
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对各种细节作具体描绘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产品极大丰富。这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又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废除私有制,实行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按照自然资源的情况和社会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和管理,没有商品,没有货币,没有市场。
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1.阶级消亡。2.国家消亡。3.战争也不复存在。4."三大差别"消失。5.社会关系高度和谐,社会与自然之间也达成了和谐。6.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含义: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仅是智力和体力的发展,各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会得到发展。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或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只有一部分人的发展。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实现条件
旧式分工的消除
自由时间的大大延长
劳动不再是单纯的谋生手段,而是“生活的第一需要”
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
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
实现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实现共产主义,必须找到现实的阶级力量,这就是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是完全一致的
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资本主义的灭亡、转变、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最后才能走向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最终向共产主义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坚持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统一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正确认识和把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从时间上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最终理想与阶段性理想的关系
从层次上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
从范围上看,两者的关系也是全人类理想与全体中国人民理想的关系
必须以辨证思维把握和处理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
坚定理想信念,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