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数量关系
公务员行测之数量关系思维导图,知识点有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经济利润、容斥原理、排列组合与概率、及做题技巧等。
编辑于2022-03-25 18:21:11数量关系 仔细
五大题型
工程问题
三量关系
总量=效率*时间W=P*T
考察题型
给完工时间型
1.赋总量
W完工时间的公倍数
W=xA x为公倍数有明确的单位数量 多几分钟
2.算效率
效率=总量/时间
3.根据工作过程列方程或式子
比例最值法2人完成2项任务
1. 列表 W最小公倍数
2.算P比较
可能需要求相对效率
3.算t最值
给效率比例型
1.赋效率
效率为1 某工程多少机器、人完成
甲:乙=3:5
甲是乙的2倍
甲是乙的3/5倍
甲=3,乙=5
甲工作了3天等于乙工作5天
甲=5,乙=3
2.算总量
总量=效率*时间
3.根据工作过程列方程或式子
双工程
2W=甲乙丙*T
给完成部分总量后效率P提高,时间缩短1h比例法
1.P1:P2=T2:T1
2.算T=T2-T1
3.W=T*P
牛吃草型
判定题型
工作总量随时间而变化
核心公式
Y=(N-X)T
y:吃草总量量 n头数 x:吃草/每头
交替工作
定周期为P
给具体单位型
设未知数
设小不设大或设中间量
找等量关系
行程问题
三量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
考察题型
基础题型
基本公式
路程=速度*时间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
V均=2V*V'/V+V'
常适用于
直线往返、上下坡往返
相对行程
直线
1-1直线相遇
同时相向而行
S和=V和*T遇
1-2直线追及
同时同向而行
S差=V差*T追
环形
2-1环形相遇
同点反向出发
S和=V和*T遇
相遇一次,S和=1圈
相遇N次,S和=N圈
2-2环形追及
同点同向出发
S差=V差*T遇
追上一次,S差=1圈
追上N次,S差=N圈
环形起点相遇
每个人返回起点的周期的公倍数,即为同时回起点相遇的时间
多次迎面相遇
两端出发
第一次迎面相遇
共走1s
第二次迎面相遇
共走3s
第三次迎面相遇
共走5s
。。。。。。
地n次迎面相遇
共走S和=(2n-1)S=V和*t遇
流水行船
V顺=V船+V水
V逆=V船-V水
比例行程
三量关系
S路程=V速度*T时间
S一定,V、T成反比
V一定,S、T成正比
T一定,S、V成正比
经济利润
公式
利润=售价-进价
利润率=利润/进价
售价=进价*(1+利润率)
折扣=折后价/折前价
折扣率=1-折扣
总价=单价*数量
总进价=单个进价*数量
总利润=单个利润*数量=总售价-总进价
常规解题方法
方程法
赋值法
使用范围
三两关系只知道一个
给比例求比例
操作方法
对条件和问题都没有给具体的量进行复制即可
关系式出现具体数值,不能把成本赋值为具体数值
数量任意赋值
列表法
分析思路:打折前-打折后-处理之间的利润关系式
十字交叉法
A*a+B*b=(A+B)*r
分段计费
题型
在生活中,水电费、出租车计费等,每段计费标准不等
计算方法
求基准数X
计算之后再汇总
等差中项
题型
销量随着价格减少2元增加固定销量
计算方法
求数量 设等差中项
(a1+an)/2*n=sn an=a1+(n-1)*d
销量=总售价/单价
函数最值
题型特征
单价和销量此消彼长、问何时总价(总利润)最高
计算方法
设提价次数为x
令总价/总利润为0,解得x1、x2
总利润=单个利润*数量 y=(原来利润-x)(原数量-多卖x)
令总价/总利润为0,解得x1、x2,两根和的一半等于最值
或y=ax2+bx+c,x=-b/2a
容斥原理
画图法
先画圈,再代数;从里到外,注意去重
设最小一项x,最小三项a、b、c
利用题中等式或容斥公式
公式法
两集合公式
A+B-AB=全-都不
三集合公式
标准公式
A+B+C-AB-BC-CA+ABC=全-都不
非标准公式
A+B+C-满足两项-满足三项*2=全-都不
常识公式
满足一项+满足两项+满足三项=全-都不
条件全部都用,用公式,注意都不满足项
画图+公式
设最小=x,利用公式,求取
尾数法
注意人数跟参加活动次数:1个人参加2项
排列组合与概率
排列组合
实质
分类
要么。。。要么
相加
分步
即。。。又
相乘
相关性
排列
与顺序有关
组合
与顺序无关
判定标准
从已选的主体中任意跳出两个,调换顺序
有差别,与顺序有关A
无差别,与顺序无关C
概率
给情况求概率
概率=满足要求的情况数/总的情况数
给概率求概率
分类
P=P1+P2+...+Pn
分步
P=P1+P2+...+Pn
方法
捆绑法(相邻)
不能全连
总数-全部相邻
先捆
把必须相邻的的元素捆绑起来,注意内部有无顺序
再排
将捆绑后是看成一个元素,进行后续排列
插空法(不相邻)
不能连续
先排
先安排可以相邻的元素,形成若干个空位
再插
将不相邻的元素插入到空位中
环形排列
n个人进行环形排列,有种排法
枚举法
适用范围
凑数
情况少
不重不漏、按序枚举
做题技巧
尾数相加法
选项尾数不同
算尾数相加的尾数
分析选项整体性,三奇一偶选其偶,三偶一奇选其奇。
选项有升降,最大最小不必看,答案多为中间项;答案排序处在中间的两个中的一个往往是正确的选项。
选项中如果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先代入验证,多为正解。
看到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在选项中选择满足该比例中数字整除特性的选项为正解。
极值问题中,问最小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小的,问最大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大的(先代入验证)。
看到百分数,设100:分数,设10
三大方法
带入排除法
什么时候用
看题型
年龄、余数、不定方程、多位数
看选项
选项为一组数、选项可以转化为一组数
分别、各
剩二代一
排除后只剩两项
怎么用
优先排除,排除不了再进行带入
优先排除
尾数、奇偶、倍数
直接代入
最值、好算
倍数特性法
整除型
若A=B*C(BC均为整数),则A能被B或C整除
余数型
一堆苹果分给每人10个,剩余3个
=10*人数+3
一堆苹果分给每人10个,还缺3个
=10*人数-3
比例型
分数(3/5)
比例(3:5)
百分比(60%)
倍数(0.6倍)
判定
口诀
3、9刊各位数之和
4看末两位
5看末尾
因式分解
12=3*4/2*6
分解时必须互质
拆分
拆成两个数的和或差
方程法
一般方程
设未知数技巧
设小不设大
减少分数计算
设中间量
方便列式
问谁设谁
避免陷阱
有比例时
根据比例设未知数
不定方程
方法
分析及奇偶、倍数、尾数等数字特性,结合选项排除
aX+bY=M,当a、b恰好一奇一偶时,考虑奇偶性
aX+bY=M,当a或b与M有公因子时,考虑倍数特性
aX+bY=M,当a或b尾数是0或5时,考虑尾数
不定方程组
第一类
未知数一定是整数
方法:先消元转化为不定方程,再按不定方程求解
第二类
未知数不一定是整数
方法
特值法
赋零
赋其中一个未知数为零
配系法
一式/二式,消掉未知数
最值问题
技巧
至少取倒数第二小,至多取正数第二大
至少向上取整数、至多向下取整数
题型
至少有...才保证 至多有....才能保证不....
最不利情况+1
静水速度=船速、漂流速度=水速
选项为相差不多的等差数列时,可用倍数法确定答案
A/B=m/n(m、n互质)
A是m的倍数
B是n的倍数
A+B是m+n的倍数
A-B是m-n的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