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医艾灸施灸禁忌与注意事项
1.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引起的各种病症,如风寒湿痹、痛经、经闭、寒疝腹痛等。2.外感风寒表症与中焦虚寒呕吐、腹痛、泄泻等症,用灸法能疏风解表、温中散寒。
编辑于2022-04-20 22:44:11饮食对于一个人何等的重要,每天大家必不可少的就是吃和睡,其中吃什么不吃什么,怎么吃,学问很多。如果一个人连吃都不懂,不仅少了很多乐趣,对身体恐怕也不会太好。现在人们感觉身子弱,爱进补,其实补是可以的。但调身体的气血阴阳更重要。一般现在的人身子弱,多不是因为真正的虚。身体缺少某种营养,非得补不可,恰恰是废物太多了,或体内环境失去了应有的平衡。把身体给搞不调了,这就像一条好端端的河,由于人们乱占河道,不断建坝,改变了河流原有的生态体系,结果导致河水十年九枯,剩下的一年还会涝一次,这就是中医讲的阴阳气
《易经》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1.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引起的各种病症,如风寒湿痹、痛经、经闭、寒疝腹痛等。2.外感风寒表症与中焦虚寒呕吐、腹痛、泄泻等症,用灸法能疏风解表、温中散寒。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饮食对于一个人何等的重要,每天大家必不可少的就是吃和睡,其中吃什么不吃什么,怎么吃,学问很多。如果一个人连吃都不懂,不仅少了很多乐趣,对身体恐怕也不会太好。现在人们感觉身子弱,爱进补,其实补是可以的。但调身体的气血阴阳更重要。一般现在的人身子弱,多不是因为真正的虚。身体缺少某种营养,非得补不可,恰恰是废物太多了,或体内环境失去了应有的平衡。把身体给搞不调了,这就像一条好端端的河,由于人们乱占河道,不断建坝,改变了河流原有的生态体系,结果导致河水十年九枯,剩下的一年还会涝一次,这就是中医讲的阴阳气
《易经》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1.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引起的各种病症,如风寒湿痹、痛经、经闭、寒疝腹痛等。2.外感风寒表症与中焦虚寒呕吐、腹痛、泄泻等症,用灸法能疏风解表、温中散寒。
中医艾灸施灸禁忌与注意事项
艾灸适宜人群
寒性体质(手脚冰凉、精力不济、易受寒、怕冷、腹泻等)
少年、青年、老年,男性、女性、甚至刚出生的婴幼儿都可以艾灸,只要是寒性体质就可以,或者是要治疗因为受到湿寒或寒邪而导致的病痛。
艾灸多用于虚症寒症阴症为主的疾病,阴虚阳亢,邪热内盛,热症和实症不适合。
艾灸不适宜人群
热性体质(口腔溃疡、脓包、怕热不怕冷、便秘等)人群。
女性例假期间不可艾灸。
高热病人,大饥大饱,过度疲劳,身体红肿的人不适宜用艾灸。
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和对灸法恐惧者,应慎用艾灸。
艾灸前、中、后注意事项
艾灸前
调整心态使其平复、平静,若情绪激动则不宜。
艾灸前最能好喝一点温开水。
因为艾灸时不能吹到风,艾灸前请关小门窗,房间内不可以通风。夏天也是,不可通风不可开空调。
后不可以马上艾灸,饭后1小时后才可以灸,因为过饱不可以艾灸。
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 过饥、过饱、酒醉禁灸; 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禁用; 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艾灸中
艾灸时不可以过饱或过饥,心情大悲大喜大怒也不可以艾灸,要保持心情平静舒缓。
艾灸中如果穴位表面出现湿气,是体内寒气通过穴位排出,体内寒气较重,艾灸起了作用。
艾灸后
艾灸后忌喝凉水、吃凉饭、勿食生冷水果、注意避风
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完毕,全身毛细孔打开,易受寒凉。最好隔开几小时后再洗澡。
艾灸后如果想马上洗手,用热水,高于体温,50度左右。
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水温可以稍微高点。不可以喝冷开水,夏天也是。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艾灸完,如果出现疲劳乏力精神不济,属正常现象。此时身体在进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劳累。
如果想怀孕,请不要马上同房,此时子宫和输卵管的环境很热,不利于精子存活,最好24小时之后再同房
其他注意事项
禁忌部位:颜面五官,心脏大血管处,心经区,阴部及重要经腱,关节活动处,不宜施直接灸,以防危险或留疤痕影响功能。
禁忌病症:外感温病、阴虚,内热、实热证;传染病、高热、昏迷、抽搐,或极度衰竭,形瘦骨立,呈恶病质之垂危状态,自身已无调节能力者,不宜施灸。
灸的顺序:先阳后阴,先背腰部后胸腹部,先上部后下部,先头面躯干后四肢,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艾灸的补法,温灸,火灭后按摩穴位; 泄法,用嘴吹,助燃,开其穴,起消散作用。
强壮男子虚症实症顽症,皮肉深厚处,宜施大柱多桩;型衰体弱久病虚症慢性病,宜小柱少桩。
婴幼儿的卥门不宜直接灸。
在灸治过程中要防止灸火灼伤皮肤,如有起泡时,可以用酒精消毒后,用毫针吧水泡挑破。
如果灸后身体不适,如身热、头昏、烦躁,可令患者适当活动身体,饮少量温开水,或针刺合谷、后溪等穴位,可缓解症状。
施灸时要注意安全用火,防止烧坏衣服、被褥等物。
灸发种类
艾灸
艾柱
直接灸
化脓灸(瘢痕灸)
非化脓灸(无瘢痕灸)
间接灸
隔姜灸
隔蒜灸
隔盐灸
隔药饼灸
艾条
悬灸
温和灸
回旋灸
啄灸
实按灸
太乙神针
雷火神灸
温针
温灸器灸
其它灸法
灯火灸
天灸
艾灸的适应症
灸法是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络的功能而起作用,从而达到调节机体各器官组织功能失调的治疗目的。其适应症十分广泛,内科、外科、妇科、儿各科的急、慢性疾病,不论寒热、虚实、表里、阴阳都有灸法的适应病症。
1.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引起的各种病症,如风寒湿痹、痛经、经闭、寒疝腹痛等。
2.外感风寒表症与中焦虚寒呕吐、腹痛、泄泻等症,用灸法能疏风解表、温中散寒。
3.脾肾阳虚、元气暴脱之症,如久泻、久痢、遗尿、遗精、阳痿、早泄、虚脱、休克等。
4.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崩漏等症。
5.疮疡溃久不俞、各种痛症、疖肿夫化脓等症。
6.气逆上冲的病症,如脚气冲心、肝阳上升等,灸法对气血的运行能起“引而下之”的引导作用,如预防中风的发作,可灸足三里和绝骨穴,以平肝降逆、引气下行。
7.防病保健。《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记载:“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现代临床发现,常灸足三里、大椎等穴,能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起到防病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