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前磨牙
口腔解剖生理学之前磨牙的思维导图,讲述了概述、上颌第一前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下颌第一前磨牙、下颌第二前磨牙等。
编辑于2022-04-22 17:27:25前磨牙
概述
①、前磨牙位于尖牙与磨牙之间,旧称双尖牙,上下左右共8颗,包括上颌第一前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下颌第一前磨牙、下颌第二前磨牙。
②牙冠约呈立方形,有颊面、舌面、近中面、远中面四个轴面及一个颌面构成,其中颊、舌面为五边形,邻面呈四边形,牙合面有2-3个牙尖(下颌第二前磨牙有三尖者,因此把前磨牙称为双尖牙不准确),牙根为单根或双根。
③主要功能为协助撕裂食物,并且有捣碎食物的作用。
一、上颌第一前磨牙
1、概述
①上颌第一前磨牙,为前磨牙中体积最大的牙。
②上颌第一前磨牙牙胚约在胚胎第十个月开始发生,出生后18-21个月开始钙化,5-6岁牙冠发育完成,10-11岁开始萌出,12-13岁牙根发育完成。
2、牙冠
(1)颊面
①与尖牙唇面相似,但牙冠较短小,近中缘颈部稍凹,远中缘稍突,近中斜缘长于远中斜缘,因此颊尖稍偏远中,是前磨牙中唯一的颊尖偏远中者。
②颊面中部有纵行的颊轴嵴,嵴两侧可见两条发育沟,即近颊发育沟、远颊发育沟,外形高点在颈1/3的颈嵴上。
(2)舌面
较颊面小,光滑而圆突,似卵圆形。舌尖短小,圆钝,偏向近中,外形高点在舌面中1/3,。
(3)邻面
略似四边形,颈部较宽,近中面近颈部凹陷有沟从牙合面跨国近中边缘嵴至近中面的1/3处,称为近中沟,远中面较圆突、光滑。近远中接触区均在牙合缘偏颊侧。
(4)牙合面
①外形轮廓明显的六边形,颊侧宽于舌侧,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近中颊尖牙尖嵴与近中边缘嵴之间形成的角度为90°,远中颊尖牙尖嵴与远中边缘嵴之间形成的角度约为锐角,舌尖近、远中牙尖嵴与近、远边缘嵴之间几乎成半圆弧形相连。
②边缘嵴:由近中边缘嵴,远中边缘嵴、颊牙合边缘嵴(由颊尖近、远中牙尖嵴组成)、和舌牙合边缘嵴组成,其中远中边缘嵴长于近中边缘嵴,颊牙合边缘嵴长于舌牙合边缘嵴。
③三角嵴:由颊尖顶伸向牙合面中央的三角嵴,称为颊尖三角嵴,从舌尖顶端伸向牙合面中央的三角嵴称为舌尖三角嵴。
④牙尖:牙合面有颊舌两尖,颊尖长大锐利,舌尖短小圆钝,颊尖偏远中,舌尖偏近中。
⑤窝、沟和点隙:(1)牙合面中央凹下形成中央窝,除中央窝外还有两个小窝,一个是位于近中边缘嵴内近似三角形的近中窝,又称近中三角窝;另一个是位于远中边缘嵴内近似三角形的远中窝,又称远中三角窝。(2)中央窝底部有近、远中向的中央沟,其两端形成的点状凹陷为近、远中点隙,由近中点隙向近中颊侧发出近颊沟,止于近中边缘嵴,此沟又称近颊三角沟。近中点隙同时发出一条沟越过近中边缘嵴至近中面,称为近中沟,是上颌第一前磨牙的特有解剖标志;由远中点隙向远中颊侧发出远颊沟,止于远中边缘嵴内,又称为远颊三角沟。
3、牙根
稍扁,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多数在跟中部或跟尖1/3处分叉为颊舌两根。颊跟比舌根长,牙根自颈缘以下至根分叉处有沟状凹陷,远中面的沟较近中面深。若为单根,其近中面的沟长占根长的大部分。根尖偏远中。
二、上颌第二前磨牙
概述
上颌第二前磨牙牙胚约在胚胎第10个月开始发生,出生后24-27个月开始钙化,6-7岁牙冠发育完成,10-12岁开始萌出,12-14岁发育完成。上颌第二前磨牙与上颌第一前磨牙形态相似,区别如下:
1、牙冠小而圆突,轮廓上不如上颌第一前磨牙明显。
2、颊面颈部较上颌第一前磨牙宽,发育沟和轴嵴均不明显,颊尖圆钝、偏近中。
3、舌面与颊面大小相似或略小,差异不如上颌第一前磨牙明显,舌尖圆钝,偏近中。
4、邻面似四边形,近中面颈部少有凹陷,牙合面少见有沟越过近中边缘嵴至近中面。近远中接触区均在近牙合缘偏颊侧。
5、牙合面轮廓不如上颌第一前磨牙明显,各角较圆钝,颊牙合边缘与舌牙合边缘宽度相近,牙尖偏圆钝。颊舌尖的高度大小相近,颊舌两尖均偏近中。中央窝较浅,中央沟短,近远中点隙相距较近,牙合面无沟跨过近中边缘嵴至近中面。
6、上颌第二前磨牙牙根多不分叉,为扁形单根。
三、下颌第一前磨牙
概述
①下颌第一前磨牙是前磨牙中体积最小的牙,其颊舌径与近远中径相近,因此牙冠显得较方圆。
②下颌第一前磨牙约在胚胎第10个月开始发生,出生后21-24个月开始钙化,5-6岁牙冠发育完成,10-12岁开始萌出,12-13岁牙根发育完成。
1、牙冠
(1)颊面
似下颌尖牙唇面,颊尖长大而尖锐,偏近中。唇轴嵴在颈1/3处明显,颊轴嵴似新月形,外形高点在颈1/3处。
(2)舌面
较短小,约为颊面1/2.舌尖明显比颊尖小,外形高点在中1/3处
(3)邻面
似四边形,邻面观察牙冠明显向舌侧倾斜,颊尖位于牙体长轴上,近远中接触区均靠牙合远偏颊侧。
(4)牙合面
①似卵圆形,颊侧明显宽于舌侧。牙合面最大的特点是颊尖长大而舌尖特短小,两尖均偏近中。颊尖三角嵴和舌尖三角嵴相连横过牙合面形成横嵴,是该牙的重要解剖标志。
②横嵴将牙合面分成较大的长圆形远中窝和较小的三角形近中窝。近远中点隙之间的中央沟被横嵴分为近中沟和远中沟,其中近中沟跨过边缘嵴至舌面,称为近中舌沟。
2、牙根
为扁而细长的单根,颊侧舌侧宽。近中面的根尖部常有分叉痕迹,根尖略偏远中。
四、下颌第二前磨牙
概述
下颌第二前磨牙较下颌第一前磨牙体积大,下颌第二前磨牙牙胚约在第10个月开始发生,出生后27-30个月开始钙化,6-7岁牙冠发育完成,11-12岁开始萌出,13=14岁牙根发育完成。
1、牙根 外形方圆,牙冠的厚度、宽度和高度相近,颊、舌面大小约相等
(1)颊面
颈部较下颌第一前磨牙宽,颊轴嵴圆突。颊尖圆钝,略偏近中。
(2)舌面
如有两个舌尖上,则舌尖宽与颊尖,两舌尖之间有舌面沟越过,近中舌尖大于远中舌尖;如有一个舌尖,舌面则较颊尖小,舌尖偏近中。
(3)邻面
近、远中接触区均靠牙合缘偏颊侧
(4)牙合面
有两种类型:①两尖型:牙合面为椭圆形,颊、舌尖各一个,两尖均偏近中,发育沟多为H形或U形;②三尖形:牙合面为方圆形,有一个颊尖和两个舌尖,近中舌尖大于远中舌尖,发育沟多为Y形。
2、牙根
为扁圆单根,近中面无分叉痕迹,根尖略偏远中。
五、上颌前磨牙与上颌前磨牙的区别
1、上颌前磨牙的牙冠,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牙冠显得扁且窄长;下颌前磨牙的牙冠,颊舌径与近远中径相近,牙冠方圆。
2、上颌前磨牙的牙冠较直,颊舌尖位于牙体长轴两侧;下颌前磨牙的牙冠明显向舌侧倾斜,颊尖接近牙体长轴或位于牙体长轴上。
六、前磨牙的应用解剖
1、前磨牙的窝、沟、点隙都是龋病的好发部位,充填或修复时应注意恢复其正常解剖形态及邻面接触区形态和位置,以免造成食物嵌塞。
2、由于第一磨牙缺失机会多,第二前磨牙常作为修复第一前磨牙的基牙。
3、由于上颌前磨牙牙根较扁或为双根,牙拔除时不可使用旋转力;下颌前磨牙多为单根,但因牙根较扁,根尖常有弯曲,牙拔除时,主要使用摇力。
4、上颌前磨牙与上颌窦接近,根尖感染可能波及上颌窦;在取断根时应避免使用推力,以免断根进入上颌窦。
5、前磨牙牙合面中央窝可见一小牙尖,称为中央尖或畸形中央尖,常因磨损使髓腔暴露,引起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畸形中央尖多见于下颌第二前磨牙
6、下颌前磨牙常作为寻找颏孔的标志。
7、前磨牙可发生错位、易位或额外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