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这是一个关于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的思维导图,包括:概念及酸碱物质来源、酸碱平衡调节、酸碱平衡紊乱常用指标及分类、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编辑于2022-04-30 14:51:39酸碱平衡与紊乱
概念及酸碱物质来源
酸碱的概念
酸碱平衡指标
动脉血pH是7.35~7.45,平均值为7.40
共轭酸一碱对定义
体液中酸碱物质来源
酸的来源
酸性物质主要通过体内代谢产生
挥发酸
碳酸
体内唯一挥发酸
代谢产生最多的酸性物质
合成方式
C02与织间液和血浆直接结合
co2经碳酸酐酶催化与水结合
固定酸
定义
不能变成气体呼出,只能通过肾由尿排出的酸性物质
来源
与蛋白质的分解代谢有关
碱的来源
主要来自蔬菜水果的有机盐
酸碱平衡调节
血液缓冲
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缓冲能力强
可进行开放性调节
可以缓冲所有的固定酸
但不能缓冲挥发酸,要靠非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磷酸盐缓冲系统
存在于细胞内外液中
主要在细胞内液及肾小管发挥作用
血浆蛋白缓冲系统
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肺的调节作用
呼吸运动中枢调节
中枢化学感受器对脑脊液和局部细胞外液中H变化敏感
H不易通过血脑屏障,C02易于
呼吸运动外周调节
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主动脉体特别是颈动脉体感受器
对co2刺激不太敏感
主要感受低氧,也感受H浓度
组织细胞调节作用
通过离子交换
肾的调节作用
近曲小管泌H和对NaHCo3的重吸收
85%~90%NaHco3在此重吸收
远曲小管及集合管泌H和对NaHCo3的重吸收
远端酸化作用
闰细胞(沁氢细胞)分泌H
非Na依赖性泌氢,不能转运Na
可滴定酸
H2P04
pH至4.8时,无缓冲作用
NH4的排出
pH依赖性
酸中毒
酸碱平衡紊乱常用指标及分类
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pH和H浓度
动脉血CO2分压
PaCo2与肺泡通气量成反比
PaCo2是反映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的重要指标
正常值33~46mmHg,平均值为40mmHg
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
标准碳酸氢盐
SB
指全血在标准条件下,即PaCO2为40mmHg,温度38℃,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l00%测得的血浆Hco3量
是判断代谢因素的指标
实际碳酸氢盐
AB
指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在实际PaCO2,体温和血氧饱和度件测得血浆HCO3浓度
指标意义
两值均低表明代谢性酸中毒,均高表明碱中毒
差值反映呼吸因素对酸碱平衡影响
SB正常,AB>SB,CO2滞留,可见呼吸性酸中毒
AB<SB,C02排出过多,见于呼吸性碱中毒
缓冲碱
BB
是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碱总和
以氧饱和的全血在标准状态下测定,正常值为45~52mmol/L
为反应代谢因素的指标,代谢性酸中毒时BB↓,碱中毒BB↑
碱剩余
指标准条件,用酸或碱滴定全血标本至pH7.40所需酸碱量
意义
BE不受呼吸因素的影响,是反映代谢因素的指标
代谢性酸中毒,要用碱滴定,BE为负值增加
全血BE正常值范围为一3.0~3.0
阴离子间隙
AG
指血浆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C)的差值
子主题
Na十UC = HCo3 + C| 十 UA
意义
增高意义较大
帮助区别代谢性酸中毒和诊断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AG>16mmol/L作为判断是否有AG增高代谢性酸中毒界限
酸碱平衡紊乱分类
血液pH值取决于HCO3与H2C03的浓度之比,pH7.4其比值为20:1
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
概念
指固定酸增多或HCo3丢失引起的pH下降,以血浆HCo3原发性减少为特征
原因和机制
肾脏排酸保碱功能障碍
肾衰竭
固定酸无法排泄
肾小管功能障碍
I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远曲小管泌H功能障碍
Ⅱ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Na-H转运体功能障碍,碳酸酐酶活性低,Hco3在近曲小管重吸收减少
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
Hco3直接丢失过多
严重腹泻
大面积烧伤
代谢功能障碍
乳酸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
其他原因
外源性固定酸摄入过多
高K血症
血液稀释,HC03浓度下降
分类
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
AG增高,血氯正常
含氯以外的任何固定酸的血浆浓度增大,其中的H被Hco3缓冲,Hco3↓,AG↑
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
AG正常,血氯升高
HCO3浓度↓,C|代偿性↑
机体代偿调节
血液缓冲及细胞内外离子交换的缓冲代偿调节作用
肺的代偿调节作用
血液H浓度增加可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肾的代偿调节作用
排酸保碱
肾小管泌H,HC03,NH4,生成HCO3
对机体影响
心血管系统改变
室性心律失常
与高血钾有关
心肌收缩力降低
H竞争抑制Ca与心肌1蛋白亚单位结合
H影响Ca内流
H影响心肌细胞肌浆网释放Ca
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反应性降低
中枢神经系统改变
酸中毒时生物氧化酶类活性受到抑制,ATP生成↓
pH↓,谷氨酸脱羧酶活性↑,y-氨基丁酸抑制中枢
呼吸性酸中毒
概念
指CO2排出障碍或吸入过多引起pH↓,以至血浆HCO3原发性↑
原因和机制
呼吸中枢抑制
呼吸道阻塞
呼吸肌麻痹
胸廓病变
肺部疾患
人工呼吸器管理不当
CO2吸入过多
分类
急性
慢性
机体代偿调节
急性
方式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细胞内缓冲作用
缓冲体系
血红蛋白系统
慢性
肾代偿
对机体的影响
CO2直接舒张血管的作用
高浓度CO2直接引起脑血管扩张,脑血流增加,颅内压↑
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影响
肺性脑病
C02脂溶性迅速通过血脑屏障,HCO3水溶性,通过缓慢
代谢性碱中毒
概念
指细胞外液碱↑或H丢失引起的pH↑,以血浆HCO3原发性↑为特征
原因和机制
酸性物质丢失过多
经胃丢失
常见于剧烈呕吐及胃液引流使富含HCI的胃液大量丢失
餐后碱潮
机制
胃液H丟失
胃液C|丢失,低氯性碱中毒
胃液K丢失,低钾性碱中毒
胃液丢失引起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继发性醛固酮↑
经肾丢失
利尿剂大量应用
H经肾大量丢失使HC03大量重吸收,丧失大量Cl细胞外液
肾上腺上皮质激素过多
引起继发性醛固酮↑,保Na排K排H,低钾性碱中毒
HCO3过量负荷
低钾血症
肾泌H增多,尿液反而呈酸性
肝功能衰竭
分类
盐水反应性碱中毒
主要见于呕吐,胃液吸引及应用利尿剂
盐水抵抗性碱中毒
主要见于全身性水肿,原发性醛固酮醇增多症,严重低钾血症和cushinq综合征
代偿调节
对机体影响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变
pH↑,Y-氨基丁酸转氨酶活性↑,中枢抑制
血红蛋白氧离曲线左移
神经肌肉影响
血浆游离钙↓,肌肉应激性↑,表现腱反射亢进,抽搐
低钾血症
呼吸性碱中毒
概念
指肺通气过度引起的PaC02↓,pH↑,以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
原因和机制
低氧血症和肺疾患
呼吸中枢受到直接刺激或精神性过度通气
机体代谢旺盛
人工呼吸使用不当
分类
急性
慢性
代偿调节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和细胞内缓冲作用
肾脏代偿调节
机体影响
低Ca引起抽搐
低碳酸血症引起脑血管收缩
血浆P↓
低K
氧离曲线←
AG=UA一UC=Na一(Hco3+Cl)
阴阳离子总量均为151mmol,Na为90%,Hco3和Cl为85%
常见于固定酸增多
正常血钠135~145正常血浆渗透压280~310正常血钾3.5~5.5二氧化碳23~31mmol/LHCo322~27mmol/LCl9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