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肝胆疾病
肝胆疾病病人的护理知识总结,包括肝的作用、原发性肝癌病人的护理、门静脉高压病人的护理、胆道疾病的护理等内容。
编辑于2022-05-02 19:28:56肝胆疾病病人的护理
肝的作用
最大的解毒器官
合成凝血因子
分泌胆汁(参与脂肪代谢)
储存糖源
是免疫的器官
提供血供
静脉:肝门静脉
动脉:肝总动脉
原发性肝癌病人的护理
概念: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癌症
发病原因:病毒性肝炎(最主要的发病原因)、肝硬化
病理类型
结节型(肿块小于5厘米)
巨块型(肿块大于10厘米)
弥漫型
按肿瘤直径大小分类
微小肝癌(≤2)
小肝癌(2,5】
大肝癌(5,10】
巨大肝癌(>10)
转移途径
肝内转移
身体状况
早期无特殊症状,有明显局部和全身症状
症状
肝区疼痛:为最常见的主要症状也是首发症状
消化道症状
食欲减退,腹胀
全身症状
持续性低热,不规则发热
早期:消瘦,乏力
晚期:体重下降
体征
肝肿大
黄疸与腹水
癌肿压住了管道出现了胆汁淤积所致黄疸
癌旁综合症
低血糖
红细胞增多
高胆固醇血症
高钙血症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清甲胎蛋白测定〈AFP〉:是诊断肝癌最常用最有价值的方法
满足任意一条AFP都是阳性
APF持续升高且定量≥400ug/L
AFP在200ug/L以上的中等水平(持续8周)
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不降
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是诊断肝癌的首选检查方法,能发现2㎝以上的病变)
CT检查(可以检查出2㎝一下的病变)
腹腔镜探查术
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确诊的依据)
肝胆穿刺活检可以取得病理诊断
处理原则
手术治疗
部分肝切除
肝移植术
非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射频治疗
介入治疗
全身治疗
肝癌破裂出血的治疗
常见护理问题
焦虑/恐惧
疼痛
营养失调
潜在并发症
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肿瘤破裂出血、感染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改善营养状况
疼痛护理
预防肿瘤破裂出血
避免导致肿瘤破裂的诱因
改善凝血功能
术前3日肌内注射维生素K(改善凝血功能,预防术中出血,术后出血)
心里护理
术后护理
一般护理
术后维生素K₁止血,不宜过早下床活动,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术后肝断面出血
病情观察
维持体液平衡
引流管的护理
术后当天引流量100~300ml血性液体为正常,出血量过多应该警惕腹腔内出血
预防感染
肝性脑病的预防和护理
预防措施
防止上消化道出血和感染(避免大量、快速的排钾利尿和放腹水)
禁止用肥皂水灌肠
便秘者可口服乳果糖,使肠道内氨排出
放腹水的量一天不超过一斤
肝动脉插管化疗的护理
插管前的护理
术前4小时禁食禁水
观察股动脉以及足背动脉的情况
导管护理
固定、无菌、防止导管堵塞、观察病人化疗反应,白细胞下降特别多要停止化疗
拔管后护理
穿刺处沙袋压迫1小时,穿刺肢体制动6小时
注意观察穿刺侧肢体皮肤的色泽、温度以及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
门静脉高压病人的护理
正常门静脉压力为13~24cmH₂O(1.27~2.35KPa),平均18cmH₂O
门静脉高压大多数由肝硬化引起的
国内主要发病原因:肝炎后肝硬化
西方国家主要发病原因:酒精性肝硬化
病理改变
脾大
门静脉高压早期:脾脏充血,肿大
门静脉高压晚期:脾脏功能亢进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
血管大
食管胃底静脉高压(最有价值的表现)大出血——表现为呕血(门静脉高压最危险的并发症)
注意病人是否出现血性休克(当呕血量达到1000~1200ml时)
痔静脉曲张形成痔——表现便血,排出柏油样黑便
腹壁静脉曲张:海蛇头症
注意:大出血,休克,贫血导致肝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容易诱发性脑病
腹水(最突出的临床表现):蛙状腹,由于血管壁通透性增强,血管内的白蛋白跑到腹腔内,血管内蛋白质含量下降,双下肢水肿,易出现低蛋白血症,出现移动性浊音阳性。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全血细胞计数减少
肝功能检查
血浆白蛋白降低而球蛋白增高,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
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
可了解肝脏和脾脏的形态,大小,有无腹水以及门静脉扩张
腹腔动脉或肝静脉造影
处理原则
单纯性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的治疗
单纯性脾切除效果良好
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大血管,留置针)
药物止血
内镜治疗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注意易诱发肝性脑病)
手术治疗
分流术
断流术
腹水的外科治疗
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肝移植
肝移植
是最彻底的治疗方法
护理诊断
体液不足——与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有关
体液过多,腹水——与水钠潴留有关
营养失调——与营养摄入不足有关
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大出血,术后出血,干性脑病,静脉血栓形成
知识缺乏——缺乏预防上消化道出血,肝脏疾病对有关知识
护理措施
非手术治疗
一般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给于吸氧
口腔护理:清理血迹和呕吐物,保持口腔清洁(防窒息)
止血
局部灌洗:用冰盐水或冰盐水加血管收缩剂,如去甲肾上腺素,做胃内灌洗
药物止血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病情观察
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等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护理
准备
向病人解释放置三腔二囊管止血的目的、意义、以及方法
检查气管气囊有无漏气
将食管气囊和胃囊分别注气约150ml(食气囊)和200ml(胃气囊)
确认无漏气后,抽空气囊做好标记
插管方法(打气时先打胃管囊再打食管囊)
管壁涂石蜡油——插入50~60cm(用注射器抽出胃液)
向胃囊注入150~200ml空气
0.25~0.5kg(500ml生理盐水)重物牵引压迫
置管后护理
病人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鼻咽腔分泌物,防止吸入性肺炎
保持鼻腔粘膜湿润,观察调整牵引绳松紧度,防止鼻腔粘膜和口腔粘膜长期受压,发生坏死
每12小时放弃10~12分钟,两个管腔交替放气
观察记录胃肠减压引流量的颜色,判断是否出血
若气囊压迫48小时后,胃管内仍然有新鲜血液抽出,表明压迫止血无效,应立即紧急手术止血
床旁被剪刀等工具以防呼吸道被气囊堵塞
拔管:三腔二囊管放置时间不宜超过3~5日,一般放置2~3日;24小时后出血停止,可先抽空气囊,观察12小时,再抽空胃气囊,继续观察12~24小时,(确认病人无出血,让病人口服液体石蜡30~50ml,缓慢拔出三腔二囊管)
预防肝性脑病
避免胃肠道残血被分解产生氨,诱发肝性脑病(禁用肥皂水灌肠)
手术治疗
术前准备
术前1日晚用中性或酸性液体作清洁灌肠
术前1周应用维生素k,预防术后肝性脑病的发生
术后护理
一般护理
体位与活动
分流术后48h内,病人取平卧位15°低婆卧位,2~3日后改半卧位;避免过多活动,翻身时动作要轻柔,一般需要卧床1周,以防血管吻合口破裂出血
饮食
分流术后病人应该限制蛋白质和肉类摄入,忌食出粮和过热的食物(预防摩擦到食道胃底静脉)
病情观察
引流管的护理
如腹腔引流液较多,因清新的考虑低蛋白血症
保护肝脏
应用或慎用对肝脏有害的物质
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
肝性脑病
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勿用维生素k与其他止血药物,以防促进血栓形成
心里护理
健康指导
休息与活动
饮食指导
禁饮酒,少喝咖啡和浓茶,避免进食粗粮,干硬,带刺,油炸以及辛辣食物
病情观察与指导
观察病人有无黑便,有无血小板减少的症状
胆道疾病的护理
胆道感染和胆石症互为因果关系
胆道感染病人的护理
病因
急性胆囊炎
胆囊管梗阻和细菌感染(主要原因)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囊炎(立即手术处理)
肝内外胆管结石
病理生理分类
急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是急性胆管炎最严重的阶段
护理评估
身体状况
急性胆囊炎
症状
腹痛:典型表现,阵发性右上腹剧烈疼痛绞痛,常像右肩背部放射
消化道症状
恶心、呕吐
发热
体征
右上腹疼痛
Murphy征阳性
慢性胆囊炎
表现不经典,多数病人有经典的胆绞痛病史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夏柯三联征(腹痛,高热寒战,黄疸)
雷诺五联征(腹痛,高热寒战,黄疸,休克,中枢神经抑制)
辅助检查
B超为疾病确诊的方法
处理原则
急性胆囊炎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根本治疗的方法)
慢性胆囊炎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紧急手术解除胆道梗阻
早期可能只有胆囊炎的表现后期出现休克、谵妄等表现
常见护理问题
急性疼痛
营养失调
潜在并发症:胆囊穿孔、胆道出血、胆瘘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病情观察
缓解疼痛
维持体液平衡
加强观察
补液扩充
纠正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紊乱
降低体温
维持营养状态
心里护理
术后护理
病情观察
饮食护理
T形引流管护理
主要目的
引流胆汁
引流残余结石
支撑胆道
起治疗作用
固定、引流、观察、记录、预防感染
拔管:T形管一般放置2周,病人黄疸消散,无腹痛,发热,大便颜色正常可以考虑拔管
并发症的处理
出血
T管引流量过多,T管下段梗阻
T管引流过少,T管上段梗阻
胆瘘(术后常见并发症)
健康指导
合理作息
合理饮食
禁忌油腻食物
定期复查
T形管护理指导
向病人家属解释T形管的重要性
皮肤护理,皮肤周围涂氧化锌软膏,保护瘘口周围皮肤
观察引流袋里的液体,记录颜色、量、性状
胆石症病人的护理(胆道系统的常见疾病)
病因
胆道感染(发病主要原因)
代谢异常(胆汁理化性质改变)
胆结石按化学成分分类
胆固醇结石(发生于胆囊)
胆色素结石
混合性结石
病理生理
胆道梗阻
继发感染(胆管炎)
慢性胰腺炎
护理评估
身体状况
胆囊结石
症状
胆绞痛(是胆囊结石的典型症状):具体表现为突发性右上腹阵发性疼痛或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常向右肩背部放射
消化道症状
B超可看见胆囊肿大
肝外胆管结石(常合并感染)
当即时阻塞胆管并继发感染时,可出现典型的夏柯三联征及腹痛,寒战,高热,黄疸
有感染时会有红肿热痛的表现
肝内胆管结石
一般无症状,合并感染时可出现Charot三联症或引起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辅助检查
B超(首选检查)
经皮干穿刺胆道造影(PTC)
检查后禁食2小时,平卧4~6小时,卧床休息24小时
易诱发胆汁露出血,胆道感染
经十二指肠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
适用于低位胆管梗阻的诊断
检查前6~8小时禁食
易诱发急性胰腺炎,胆管炎
处理原则
胆囊结石
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
手术方法包括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首选手术方法)
开腹胆囊切除术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肝外胆管结石
肝外胆管结石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
常见护理问题
急性疼痛
体温过高
营养失调
潜在并发症
胆瘘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病情观察
缓解疼痛
禁用吗啡,以免造成Oddi括约肌痉挛
降低体温
维持营养状态
维持皮肤完整性
特殊术前准备
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拟行胆肠吻合术
皮肤准备:用温水清洗脐部,脐部污垢可用液状石蜡油清洁
呼吸道准备:术前指导病人进行呼吸训练,避免感冒,戒酒,预防呼吸道并发症
术后护理
病情观察
营养支持
T形引流管护理
LC手术后护理
体位:先取平卧位,血压稳定后改为半卧位
饮食
高碳酸血症的护理
术后常规低流量吸氧,鼓励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排出体内二氧化碳
肩背部酸痛不适的护理
健康指导
胆囊造口术后三个月可行胆囊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