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34.你真的没有投资机会吗?(财富自由之路)
成长究竟是什么呢?定义很简单啊——想到之后做到。如果想到之后不会做,那就去学,学到之后再去做,并且做到。为什么很多人的生命最终意义不大呢?很简单啊——想到了、说到了、知道了、学到了,可惜最终没有做到,于是,不了了之。
编辑于2022-05-05 11:43:331.《财富自由之路》全书50篇思维导图笔记! 2.每一篇都是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可以操作的干货! 3.购买此页目录后在留言栏留下邮箱地址,作者将发送目录中链接的50篇全文导图
《财富自由之路》第50节讲述了友情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来自各自的成长,或者共同成长;幸福感的定义非常直观:所谓“幸福感”,就是你与你所在的世界之间的强关联;买到可维持长期成长率的可增值资产”到底有多难。
《财富自由之路》第49节讲述了没有践行,就没有可变现的东西;没有行动中的思考,就没有真正有价值的认知升级;没有认知升级,就没有认知差异;没有足够的认知差异,就根本不可能白手起家!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1.《财富自由之路》全书50篇思维导图笔记! 2.每一篇都是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可以操作的干货! 3.购买此页目录后在留言栏留下邮箱地址,作者将发送目录中链接的50篇全文导图
《财富自由之路》第50节讲述了友情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来自各自的成长,或者共同成长;幸福感的定义非常直观:所谓“幸福感”,就是你与你所在的世界之间的强关联;买到可维持长期成长率的可增值资产”到底有多难。
《财富自由之路》第49节讲述了没有践行,就没有可变现的东西;没有行动中的思考,就没有真正有价值的认知升级;没有认知升级,就没有认知差异;没有足够的认知差异,就根本不可能白手起家!
大多数人对机会“视而不见”
很多人终生都在抱怨“没有机会”,可事实却总是充满了讽刺意味:总是有足够多的“大机会”就那么“活生生的近在眼前”。所谓“错过”,只不过是因为大多数人对此“视而不见”。
这种例子很多,但其中每一个都很可能“看起来不太像好例子”——举这种例子的难度在于,举例者要“让原本被人们视而不见的东西在举例之后变得显而易见”。
而且,一旦要讨论机会,就处处涉及“可能性”——每个细节都不是“确定的”,都不是“100%”。于是,对那些不熟悉“不确定性推理”的人来说,整个举例过程“实在是充满了漏洞”,“实在是可质疑部分太多”,以至根本听不进去,看不下去,甚至完全无法讨论下去。
可我们无论如何都要认真讨论下去,因为我们早就“上了路”, “走下去”是我们唯一的选择。请允许我先“硬着头皮”举一个例子,也请你耐心地把它读完。在这个过程中,无论你产生了怎样的疑惑(怀疑和迷惑),都请先放到一边,把它仔细读完,再反复读几遍,先尽量吸收,再分析其中的逻辑,最后下结论(我的意思是——你自己的结论)。
请看下面的例子:
在我看来,2016年发生了一件实际上很重大,但大多数人可能有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的事情:互联网已经彻底占领了世界。经过20多年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完成了它最初的使命——连接所有人。
2016年6月,Facebook的月活用户数量达到了16.5亿——这几乎是全球人口总量数的1/5。 同时,在地球的另一端,微信的月活用户数量达到了8.03亿——这接近中国人口总数的3/5。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下事实出现了:全球所有有消费能力的人基本上都在网上。
在此之前很长的时间里,所谓“互联网”,只是个“小众群体”。1997年,中国上网用户总数量仅为62万——占当时中国人口的比例,你算算看?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调查报告,截至2006年6月30日,中国网民数量为1.23亿——是不是依然算“小众”?
在互联网发展的这些年,有若干家公司已然成了巨头。我随手给它们杜撰了一个缩写:GAFATA。
Amazon
Apple
Tencent
Alibaba
打个比方,如果互联网是一个“终于建成了的新世界”,那么GAFATA就是这个“新世界”里的“房地产巨头公司”,它们提供互联网上商业运转所需的一切基础设施与服务,包括数据、云、计算、支付、交易、社交等,所以,它们中的每一个都已经占据了“垄断性优势”。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们的赚钱能力就是最强的,而且说不定会越来越强。
最要命的是,它们也在做投资!对所有可能在互联网上出现的新技术和新服务,它们都“自然而然”地“狮子大张口”,使众多“早期投资者”折腾来折腾去,从宏观上看也顶多是“分了一小杯羹”(哪怕是行业内知名的风险投资机构,最终也是同样的命运)。
10年前(2006年)
10年后(2016年)
这个事实,与“机会”,尤其是“财富机会”,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这些公司的股票都已经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交易,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直接购买(投资)这些公司的股票。
其次,这些公司的股票都是“大盘股”,所以流动性极强,购买它们的股票实际上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变现”。
最后,更重要的是,它们很可能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极强的成长性(理由在前面已经完整说明了)。
注意措辞中的“很可能”3个字,即便这个“很可能”的可能性再大,也不是“一定”,而且,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这个“很可能”的概率其实在波动,振幅可能还挺大。
在我看来,GAFATA很可能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把握的机会(请注意:依然只是“很可能”,而不是“一定”)。
投资GAFATA的相对风险较低也是一个非常清楚地结论,而且,持有周期越长,系统性风险可能就越低。
对上面这句话里的“每个人”,我几乎是确定的。只不过我相信,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即便有人这样告诉他们,他们依然会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或者事后想起来连他们自己都不能理解的原因,对这个“机会”熟视无睹,充耳不闻——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只好慨叹:“唉,这都是命啊!”
我想,到2026年的时候,这段文字一定还在网上存在——这是互联网的好处之一。
例子举完了
请注意,上面的例子不是作为“铁证”存在的,因为我知道这样一个事实——虽然我已经尽力说清楚了,可实际上:
我可能还有说得不准确的地方;
可能我还有说得不完备的地方;
即便我说清楚了说完备了,也会有很多人理解不了或理解错了;
对那些价值观与我不同的人来说,上面的例子很可能“漏洞百出”,甚至“千疮百孔”(也许是因为我们彼此生活在另外一个镜像世界里吧)。
上述例子只是用来证明一个道理:
你看,有些(大)机会,那么明晃晃地站在那里,可很多人就是看不见。
“看见了”机会又怎样?
但是,别急,因为下面的内容才真正重要。你以为你看见了机会,机会就是你的吗?显然不是,看见了只不过是看见了,把握机会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机会越大,看到它的人群就越会展现出一个奇怪的倾向:面对越大的机会,人们的行动力越差。
关于GAFATA,我私下对很多人说过,因为我不觉得这是什么值得“保密”的东西,甚至它的价值就在于:虽然它价值巨大,但它是那么显而易见——它是典型的“因为看起来太过简单而总是被忽视、被轻视”的结论。
最为关键的是,这个结论可以用下面这个公式近似地表达:
也即,若你行动了,那你的收益——首先要看基数是多少(即,本金金额是多少);其次要看投资年限有多长;最后要看复合年化收益率有多高,是百分之十几、百分之二十几,还是百分之三十几?
严肃的投资者都知道,长期复合年化收益率在25%以上就是特别高的了——没经验的投资者想要的都是“至少几倍”的收益率。
在被我告知这个发现的人群中,实际上动手操作的人,据我所知并不多。关于这一点,我并不奇怪,因为之前我遇到过更猛的投资品种,见过更多“反正就是不行动”的人,当然也见过更大比例的慨叹“当时要是再多想想就好了”的人。
在过去的一年里(本书写于2017年5月),当我想明白投资GAFATA的逻辑之后(其实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些内容),就开始行动了。
定期持续买入GAFATA,制定自己认为合理的比例、仓位及调整仓位的原则,然后对这些原则进行观察、总结和调整——我一点都不觉得这件事枯燥,反而觉得它有意思极了,所以乐此不疲。
2016年第四季度,我甚至在香港注册了一个基金,准备专门用来帮助自己和社群里的朋友共同投资GAFATA。
所以,永远不要抱怨“没机会”。抱怨是另外一个群人做的事情,反正不是我们。
问题在于,看到了机会不等于可以“自动掌握机会”,还是要加上持续的思考,以及基于自身思考的行动,才有可能真正把握机会——只是“才有可能”,而不是“必然”,因为总有运气因素存在。
你要做的是: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思考,用自己的资本负责任地进行投资。负什么责任呢?在浮亏的时候淡定,在浮盈的时候从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大多数人没有合格的知识和判断能力在那资金背后做支撑)。
不要向别人问这种问题:我人在中国,怎么买美股啊?(GAFATA里也有只能在香港股市买到的股票。)
为什么不能问这种问题呢?因为这种问题应该是你自己想办法解决的问题。若连这种问题都解决不了,你仅不及格,甚至是“负分”,没人有任何理由帮你。
我有个朋友,名字叫戴汩,是愉悦资本的创始合伙人。在2016年的时候,我帮他转发了一则招聘广告。
愉悦资本准备招两名投资分析师, 欢迎转发推荐,史上最低要求如下:
1.工作经验:越少越好;
2.投资或商业经验:最好没有。
3.重点大学,烧脑专业(数字、物理之类);
4.热爱体育,不爱睡觉;
5.简历投递地址:自己琢磨。
看完这则广告之后,竟然完全琢磨不出简历应该投递到哪里的人,直接就“不合格”,连过滤都不需要——对那些人来说,他们连简历都投不出去。再想想,愉悦资本招聘的是什么职位?分析师。若是招前台,这样的要求有点过分,但是,想应聘分析师的人,若连“简历投送地址”都分析(研究)不出来,确实应该直接过滤掉,不是吗?
很多关于投资方面的所谓“问题”,不仅是不值得回答的,甚至是干脆就不应该问别人的——顶多先问问Google,再自己琢磨,这是基本素质。
同时,请记住:在投资领域,不要急于行动。
对投资知识的把握,最难的地方在于它实在“很违背直觉”,所以,形象地讲,若不把自己的操作系统搞个天翻地覆,是没有办法正确实操的。
人至践则无敌
2017年1月1日,我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里提到了“GAFATA”这个概念。2017年5月12日,我在这个专栏里发表了另外一篇文章,其中提到:
有多少人看到了,想到了,最终做到了呢?
在十五六万订阅读者中,起码有1/3没有看到,你信不信?因为他们在订阅这个专栏之后,堆在那里还没有读过,或者干脆读不了的书。剩下2/3的读者,看到了,也动了心思,但有多少人最终拿出了钱、找到了方法、买到了GAFATA并把它留在了自己的账户里呢?有多少人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怕麻烦而放弃了呢?我们无从得知。
虽然不一定多,但我猜我们的读者里一定有一些人,在“折腾”了一下之后,现在手里真的有一定数量的GAFATA了——这就是人与人之间差异的产生过程。
一段时间过去了,GAFATA表现如何呢?
GAFATA的平均增长率(至2017年5月)是24.45%,而同时期的纳斯达克指数的增长率只有10.66%。
在这段时间里,GAFATA中表现最差的是Google,其增长率都比纳斯达克指数增长率高50%!
如果在2017年元旦前后,你已经买到了GAFATA,假设你的本金是100万元人民币,那么在这段时间里,你的“睡后收入”已经有24.45万元人民币了——我的专栏读者一定有人得到了这个收益(虽然人数不会很多,虽然本金金额不一定)。
若你暂时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做投资倒也罢了,若你实际上有足够的资金却只不过因为“怕麻烦”而中途放弃了,或者当时只是想想而已,后来“没想到真的能涨”,那么,请问:没有得到那些收益,该怪谁呢?
想到(知道)、学到、做到之间有很远的距离——形象地讲,相差一个巴菲特,或者无数个李笑来。
成长究竟是什么呢?定义很简单啊——想到之后做到。如果想到之后不会做,那就去学,学到之后再去做,并且做到。为什么很多人的生命最终意义不大呢?很简单啊——想到了、说到了、知道了、学到了,可惜最终没有做到,于是,不了了之。
再给你一个“践行”构成差异的例子
在之前,我先是给出了“操作系统”的原型:
概念与关联
价值观与方法论
实验与践行
之后,我给出了许多用来说明这个“操作系统”中各个要素的例子。现在,我又给出了一个“践行”构成差异的例子——还不够惊人?没关系,我有更惊人的例子:
大约从1986年开始,我很讨厌过春节,原因很朴素——太浪费时间。在那个时候,罗永浩就很不理解为什么我一到过年就找个宾馆躲进去——真是个怪人!
其实,那段时间是很安静的,可以连续几天安静地想自己的事,看自己的书,睡自己的觉……多年后回望,我最庆幸的是什么呢?就是16岁之后,我再了没有看过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算下来,仅仅因为这件(小)事,我就比同龄人多活了至少1个月吧?
1995年,我大学毕业。几乎是从毕业那一天开始,我变成了别人眼中的“工作狂”——我没休息日,每天都在工作,连春节也不例外。这件事我身边的人都知道。
比如:有两本书
《TOFEL核心词汇21天突破》最后突击成稿是在2003年春节完成的。写《把时间当作朋友》的最初一稿(当时还叫《管理我的时间》)是在2007年春节。
比如:开公司
2008年年初,我和朋友合伙开了个留学咨询公司,在数码大厦租了个办公室,交完房租开始装修,装修得差不多了,就到春节了,于是大家都回去过年。等他们回来的时候,我已经接了几个客户,讲了一小期班,收上来的钱已经使公司产生了盈利。
比如:还有两本书
2010春节,我一口气在两周内整理完《人人都能用英语》,修订了《把时间当作朋友》。
比如:搭建网站
2013年初,我和两个小伙伴组建了KnewOne,网站上线后没多久就到了春节。他们俩个一个去了香港,一个去了柬埔寨,都是去度假。我留在家里充当客服……等两个小伙伴回来,网站的流量已经冲进Alexa全球排名前5万名了。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可实际上我并不讨厌给自己放假,只不过我觉得法定节假日对我来说没有意义。那所谓的“法定”是制约企业的,又不是制约我个人的,我什么时候该休息,应该是我自己说了算啊。手里本来有要做的事情,结果“法定”要休息,我就休息了,那手里的事情怎么办?在不得不与他人协同的时候,法定节假日更是气人,活生生把很多事情搅黄,而且每个人对此都不在乎——他们说他们有自己的生活。
以前在新东方讲寒假班,每期班快结束时,总有一些学生跑来理直气壮地索要最后一节课的讲义,说:“我要赶回家过年……”我就乐:“嗯,过吧,好好过,使劲过,以后你就年年在家过年吧,还留什么学啊?”
你知道一年有多少个节假日吗?很多人还真不知道,也没去查过。算上周末双休日,一年下来,法定节假日大约有115天。在从1995到2015年的20年里:115*20=2300(天)。也就是说,20年下来,我比别人多了2300个工作日。所以,我多做了很多事情还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别人的一年其实只有250天,我却有365天,那么,我相当于比别人多了2300/250=9.2年!也就是说,“长期”这个概念,对我和对别人来说是不一样的,我的“长期”比别人短很多!——你说划算不划算?
不接受法定节假日,并不意味着我不生活了,事实上,我很注重生活的质量,也很乐意在生活中像在工作中一样,不断升级概念与方法论,不断改善生活质量。假设在多出来的“工作日”里,我每天只工作6小时(虽然实际工作肯定比6小时长,但也不可能是12小时甚至更长)——我也是干一会儿玩一会儿的啊,要不然我怎么能学会弹吉他呢?
内容来源:《财富自由之路》李笑来
34.你真的没有投资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