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系统解剖学第一篇内脏学第九章
系统解剖学第一篇内脏学第九章女性生殖系统,知识点有女性内生殖器(生殖腺、输送管道、附属腺)、女性外生殖器(女阴)、乳房、会阴。
系统解剖学第一篇运动系统第一章骨学,知识点有总论、上肢骨、躯干骨、下肢骨、颅骨等,希望图中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系统解剖学第一篇内脏学第十一章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知识点有毛细血管、静脉、动脉、心、淋巴管道、淋巴组织、淋巴器官。
系统解剖学第一篇内脏学第十章心血管系统,知识点有总论、血管吻合、心、动脉:输送血液离开的血管、静脉(运送血液回心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九章 女性生殖系统
女性内生殖器
生殖腺
卵巢
位于盆腔卵巢窝内的成对生殖腺,位于髂内、外动脉夹角处的骨盆外侧壁
输卵管端
与输卵管末端相接触
子宫端
借卵巢固有韧带连于子宫
卵巢在盆腔内的位置主要靠韧带来维持
卵巢悬韧带
起自小骨盆侧缘,向内下至卵巢输卵管端的腹膜皱裂,是寻找卵巢的标志
卵巢固有韧带
自卵巢下端连至输卵管与子宫结合处的后下方
子宫阔韧带的后层覆盖卵巢和卵巢固有韧带,也起到固定作用
输送管道
输卵管
输送卵子的肌性管道,左右各一
子宫部
直径最细,以输卵管子宫口通子宫腔
峡部
血管分布少,输卵管结扎术多在此部进行
壶腹部
约占全长的2/3,卵子多在此受精
漏斗部
为输卵管末端膨大的部分,末端中央有输卵管腹腔口,其边缘有许多细长的突起,称为输卵管伞,是手术时识别输卵管的标志
子宫
壁厚,腔小,是孕育胚胎、胎儿和产生月经的肌性器官
子宫形态
未孕子宫前后稍扁,呈倒置的梨形
子宫底
输卵管子宫口水平以上隆凸的部分
子宫颈
肿瘤高发部位
子宫体
底和颈之间的部分
子宫峡
子宫颈上端与子宫体相接较狭窄处,常在此进行剖宫术
子宫内腔
上部:子宫腔
下部:子宫颈管
子宫壁的结构
分为三层
外层:浆膜,是腹膜的脏层
中层:强厚的肌层,由平滑肌组成
内层:黏膜,即子宫内膜
子宫的位置
位于小骨盆中央,在直肠与膀胱之间,两侧有输卵管和卵巢,有较大的活动性
子宫的固定装置
主要靠韧带、盆膈和尿生殖膈的托持以及周围结缔组织的牵拉
子宫韧带
子宫阔韧带
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
子宫圆韧带
维持子宫前倾
子宫主韧带(子宫旁组织)
维持子宫颈正常位置,防止子宫脱垂
子宫骶韧带
向后上牵引子宫颈,协同子宫圆韧带维持子宫的前倾前屈位
子宫的年龄变化
宫体和宫颈的比例因年龄而不同:婴儿1:2,成人2:1,老人1:1
阴道
连接子宫和外生殖器的肌性管道,由黏膜、肌层、外膜构成,是性交器官,也是月经排出和胎儿娩出的管道
处女膜
处女阴道口周围有黏膜皱裂
阴道穹
阴道上端宽阔,环绕子宫颈阴道部形成环形凹陷
阴道口
子宫下端较窄,以阴道口开口于阴道前庭
附属腺
前庭大腺
位于大阴唇后部、前庭球后端深面
导管向内侧开口于阴道前庭,分泌液有润滑阴道的作用
女性外生殖器(女阴)
阴阜
位于耻骨联合前面皮肤隆起,由大量富含皮下脂肪的结缔组织组成
大阴唇
一对从阴阜向后伸展到会阴、纵长隆起的皮肤皱裂
大阴唇前端和后端左右相连,形成唇前联合和唇后联合
小阴唇
位于大阴唇内侧的一对较薄的皮肤皱裂,光滑无毛
阴道前庭
位于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前部有尿道外口,后部有阴道口,左右各有一个前庭大腺导管的开口
阴蒂
由两个阴道海绵体组成
阴蒂脚
阴蒂体
阴蒂头
前庭球
位于阴道两侧的大阴唇皮下
附
乳房
由皮肤特殊分化的器官,人类和哺乳动物特有
形态
女性一生中形态大小变化差异较大
乳头周围有颜色较深的环形皮肤区,称为乳晕
位置
位于胸大肌和胸肌筋膜的表面
结构
由皮肤、脂肪组织、纤维组织和乳腺构成
乳房悬韧带:在浅层连于皮肤,对乳房起支持固定作用
会阴
定义
狭义
外生殖器与肛门之间的区域
广义
盆膈以下封闭骨盆下口的全部软组织
尿生殖区
肛门区
会阴的肌
肛门区的肌
肛提肌
尾骨肌
肛门外括约肌
尿生殖膈的肌
浅层肌
会阴浅横肌
坐骨海绵体肌
球海绵体肌
深层肌
会阴深横肌
尿道括约肌
会阴的筋膜
浅筋膜
富含脂肪的结缔组织,填充在坐骨结节与肛门之间的坐骨肛门窝内
深筋膜
肛区的深筋膜覆盖于坐骨肛门窝的各壁
盆膈
盆膈上、下筋膜及其间的肛提肌和尾骨肌共同围成
尿生殖膈
尿生殖膈上、下筋膜及其间的会阴深横肌和尿道括约肌共同组成
会阴浅隙
会阴浅筋膜与尿生殖膈下筋膜之间围成
会阴深隙
尿生殖膈上、下筋膜之间的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