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兴脑图导图社区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思维导图:包含大致过程,互助小组: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首先组织带有社会主义萌芽的几户或十几户在一起的农业生产互助组等等
编辑于2022-05-17 19:01:50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大致过程
农业
互助小组: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首先组织带有社会主义萌芽的几户或十几户在一起的农业生产互助组
初级社: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号召农民组织以土地、农具、牲畜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小型的带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
高级社:在生产发展和农民觉悟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组织大型的、按劳分配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社
手工业
第一步:是办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业供销小组
第二步:是办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第三步:是建立具有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性质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一步: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
第二步: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主要措施
农业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际上就是农业的合作化
1953年,中共中央先后作出两个关于农业合作化的决议,规定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中国农村的合作化,就是在这两个决议的指导下开始的
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个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96.3%
手工业
以小组作为试验,小范围进行改造,慢慢摸索,吸取经验教训,再逐步发展扩大为供销合作社
主要通过发原料收成品的办法组织手工业者,与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手工业工人相比,小手工业者和家庭手工业者有一定的设备和技术,更适合供销生产合作社的形式,有利于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952年国民经济基本恢复,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帮助手工业工人组织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的改造对象范围逐渐扩大,生产合作社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并与1955年开始加速发展
资本主义工商业
和平赎买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方式,在一定年限内让资本家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得一部分利润,逐步把资本主义企业改造成社会主义企业
公私合营:在私营企业中增加公股,国家派驻干部(公方代表)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合营企业中,社会主义成份居领导地位,私人股份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合营企业应当遵守国家计划
定息制度:在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后,按资本额付给资本家股息的形式。定息实质上是对资产阶级的一种适当的赎买方式。定息停付后,企业就完全成为全民所有制企业
还有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等一系列从初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
历史经验
农业
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以及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引导农民自愿联合起来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了经过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再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合作社,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形式,引导农民逐步摆脱私有制
贯彻了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对富农采取从限制到逐步消灭的阶级路线,把对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把消灭剥削阶级和改造剥削阶级份子结合起来,从而团结了广大的农民,共同走上合作化的道路
手工业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广大手工业者走上合作化道路,增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成分,为手工业向现代发展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
手工业的改造也是一场人的思想改造。这个革命运动锻炼和改造了手工业的职工队伍。随着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手工业职工提高了社会主义觉悟,增强了集体观念,他们逐渐克服了小生产者的资本主义的自发倾向,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同时继承和发展了我省的手工业传统技艺,对一些老艺人做了适当的安排,发挥了他们的技艺特长,并带徒传艺,把精湛的技艺传留下来,并且使传统技艺又有了新的发展
资本主义工商业
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中,充分保障民族工商业者的选举权、工作和生活,实行“和平赎买”政策,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能够接受,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使剥削者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了
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推动各项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并把企业的改造同人的改造相结合,在调整产业布局和结构,改善管理体制方面也有积极作用
不足之处
农业
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将农业商品化当作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来加以反对,禁止农民经商,更禁止合作社从事商业活动,这是夸大阶级斗争、恐惧商品经济的后果
手工业
由于对社会主义改造的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头脑发热,急于求成,改造工作过快、过急,出现了一些缺点和偏差,给以后的工作留下了一些后遗症
在全行业合营后,裁、并、改、合的步子过大,改造中过于急躁、粗糙,造成某些原有协作关系中断,供、产、销脱节,一些好的经营习惯被打乱,花色品种减少等现象。改造脱离实际,一些中小厂品种单调,零售商业合并过多,许多产品不符合人民实际需求,给消费者带来不便
对全行业合营高潮中带进来的一部分小手工业者,没有及时地把他们从资产阶级工商业者中区别出来,而是长期按资本家对待,(例如1950年7月刘少奇明确指出:“手工业资本家是不能加入手工业生产社的。”)。挫伤了他们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积极性
手工业与地方工业的竞争影响改造实际效果。地方工业工厂将农村手工业社的专业骨干技术人员抽调到地方国营农具厂,或将农村手工业合作社并入地方国营工厂,致使农村手工业社与地方工业造成了恶性竞争,影响了改造的实际效果
资本主义工商业
不适当地强调了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单一性,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成分应具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改造过程中,过早地追求基本上消灭个体生产和私人资本的目标,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束缚生产者的自由和积极性:企业失去独立性与自主权,,成了行政机构的附属物;而企业内部的生产者个人,没有刺激,缺乏竞争
新兴的、大有前途的企业家阶层被扼杀:社会主义改造用割除的方式解决资本家的剥削性,使在内忧外患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家萎缩
吸纳就业人口的能力严重萎缩:私人企业、个体工商业基本消失,这些行业的就业人员成为国家严重的就业压力, 并转化为更加严重的社会矛盾。政府只好把大量的城市人口, 即所谓“知识青年”,推向农村,减缓城市化
反思
资本主义工商业
对于国家宏观调控方面的启示:深化对我国新时期基本国情、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认识,把握好社会主义方向,不断完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正确执行党在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朝着社会主义大方向发展
对现阶段私营经济人士思想教育的启示: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当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实际,对其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 积极吸收私营企业中优秀人才入党,提供他们参政议政的机会,提高他们参政议政的水平和能力,将对人的教育和对企业发展引导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