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血管壁的结构
超详细版血管结构,内容丰富,结构清晰
编辑于2022-05-18 23:23:54血管
动脉
大动脉
弹性动脉
内膜
内皮
由单层扁平上皮构成,基底面有基膜
排列紧密,便于血液流动
电镜下结构
紧密连接和缝隙连接
游离面向管腔伸出胞质突起
胞质含质膜小泡、W-P小体、微丝
合成储存凝血因子;物质转运
基膜固定内皮细胞的支持结构,具有分子筛作用
内皮下层
较厚(含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及少量平滑肌细胞)
内弹性膜
由弹性蛋白组成的内弹性膜,膜上有许多小孔
染色-亮粉红色,波浪状,内膜和中膜的分界
中膜
40~70层弹性膜
横切面呈波浪状
弹性膜之间(环形平滑肌+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弹性纤维使血管回缩,胶原纤维维持张力
基质:硫酸软骨素
外膜
较薄
结缔组织(少量平滑肌+血管+淋巴管+神经)
中动脉
肌性动脉
除大动脉外、有命名、管径>1mm
内膜
内皮
内皮下层
不明显
内弹性膜
比较发达,H-E染色,红色,波浪
为内膜和中膜分界线
中膜
10~40层环形平滑肌
杂有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由平滑肌纤维产生
无成纤维细胞
外膜
结缔组织构成
有小血管、淋巴管、神经
小动脉
肌性动脉
管径0.3~1mm
管壁结构比较完整
内弹性膜明显,无外弹性膜
调节血压
微动脉
管径<0.3mm
无内弹性膜
静脉
特点
数量多,腔大壁薄
无内外弹性膜,三层膜分界不明显
管壁中平滑肌和弹性纤维较少,缺乏弹性
光镜下,管腔横切面较扁或呈不规则形状
静脉瓣
位于心水平以下躯干和下肢的中静脉和大静脉(管径>=2mm)
防止血液逆流
毛细血管
管径最细 、分布最广的血管
功能:血液与周围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部位
分布
密集:骨骼肌、心肌、肺、肾和许多腺体
稀疏:骨、肌腱、韧带等
微细结构
管径5~10微米
构成
一层内皮细胞和基膜、周细胞
周细胞
定义:在内皮细胞与基膜之间散在、扁平而有突起的细胞
结构
包绕毛细血管,网架结构
胞质内有肌动蛋白丝和肌球蛋白
功能
收缩能力
调节微循环的灌流量和通透性
血管受损,可增殖分化为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参与血管形成与创伤愈合
分类(电镜下)
连续毛细血管
构成:管壁由内皮细胞组成,薄,紧密连接,基膜完整
胞质内有质膜小泡
血液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方式
分布:结缔组织、肌组织、肺和中枢神经系统
有孔毛细血管
特征
内皮细胞不含核的部分较薄
有贯穿细胞胞质的小孔,有隔膜封闭
质膜小泡较少,基膜完整,周细胞少
通透性大,有利于物质交换
分布
胃肠黏膜、分泌腺、肾血管球
血窦(窦状毛细血管/不连续毛细血管)
特点:形状不规则,管腔大,内皮细胞有窗孔,无隔膜,基膜不完整或缺如,间隙大
分布:肝、脾、红骨髓和部分内分泌腺
微循环
指微动脉至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循环的基本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