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六章计算机文化基础
这是一篇关于第六章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思维导图,知识点有计算机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Internet基础等。
编辑于2022-06-03 20:01:57第六章
6,2计算机网络系统
网络软件
网络系统软件:控制和管理网络运行、提供网络通信、分配和管理共享资源的网络软件。 包括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软件、通信控制软件、网络管理软件
网络应用软件:指为某一个应用目的而开发的网络软件(远程教学软件、电子图书馆软件、 Internet信息服务软件等) 网络应用软件为用户提供访问网络的手段、网络服务、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
6.3计算机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
网络协议
定义:为了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计算机之间必须遵循共同的规则,即网络协议(Protocol)
要素:语法、时序、语义
协议分层:对于结构复杂的网络协议来说,最好的组织方式是层次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协议就是分层的。
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或参考模型: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计算机网络各层协议的集合。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1984年10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了整套OSI国际标准。
物理层:其功能是对上层屏蔽传输介质的区别,提供比特流传输服务。
数据链路层其功能是对物理层传输的比特流进行校验,采用检错重发等技术使本来可能出错的数据链路变成不出错的数据链路。
网络层网络层数据的传输单位是分组或包,它的任务是选择合适的路由,使发送端的传输层传下来的分组能够正确无误地按照目的 地址发送到接收端。
传输层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建立一条不会出错的路由,传输层保证的是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无差错传输,主要控制的是包的丢失、错序、重复等问题。
会话层它对数据传输进行管理。会话层建立在两个相互通信的应用进程之间,组织并协调其交互
表示层主要功能是完成数据转换、数据压缩和数据加密
应用层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的通信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负责用户信息的语义表示,并在两个通信者之间进行语义匹配
常用的应用层协议 1.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用来传递制作的万维网网页 文 件。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互相通信的规则 (2)文件传输协议FTP,用于实现互联网中交互式文件传输功能。 (3)电子邮件协议SMTP,用于实现互联网中电子邮件传送功能。 (4)网络终端协议TELNET,用于实现互联网中远程登录功能。(5)域名服务DNS,用于实现网络设备名字到IP地址的映射服务。 (6)路由信息协议RIP,用于网络设备之间交换路由信息。 (7)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用来收集和交换网络管理信息。 (8)网络文件系统NFS,用于网络中不同主机间的文件共享。
TCP/IP参考模型
TCP/IP协议实际是一组协议,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它从一开始就考虑了网络互联问题,所以成为了实际上的国际标准
TCP/IP与OSI参考模型的对比
6.4 Internet基础
组成
(1)物理网 实现因特网通信的基础,他的作用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交通网络。
(2)协议 网际协议负责将信息发送到指定的接收机; 传输协议(TCP)负责管理被传送信息的完整性; 应用程序协议:负责将网络传输的信息转换成用户能够识别的信息。每一个应用都有着自己的协议
(3)应用软件 每一个应用程序的使用代表着要获取Internet提供的某种网络服务。
(4)信息 信息在网络世界中就像货物在交通网络中一样,建设物理网(修建公路)、指定协议(交通规则)和使用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交通工具)的目的是传输信息(运送货物)
常用术语
(1)ISP:Internet服务提供商,主要为用户提供拨号上网、WWW浏览、FTP、收发E-mail、BBS、Telnet等各种服务。 (2)PPP协议:点对点协议,Modem与ISP连接通信时所支持的协议。 (3)DNS:域名服务器,用户间Internet任意站点的必由之路,也相当于指路牌。 (4)博客:Blog或Weblog。
IP地址及域名系统
IP地址
IP地址:Internet为每台计算机指定的唯一的32位二进制地址。 分成4段,其中每8位构成一段,每段所能表示的十进制数的范围最大不超过255,段与段之间用“.”隔开,为了便于识别和表达,IP地址以十进制形式表示,每8位为一组用一个十进制数表示。 二进制IP地址:11001010.01110111.00000010.11000111 十进制IP地址:202.119.2.199
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作用:判断任意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是否属于同 子网,是否可以直接通信。 子网掩码地址:网络位全为“1”,主机位全为“0”。 A类: 255.0.0.0 B类: 255.255.0.0 C类: 255.255.255.0。 比较两台计算机各自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时,进行自是“逻辑与”运算。
域名系统:为了方便用户,Internet在IP地址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面向用户的字符型主机命名机制,这就是域名系统,它是一种更高级的地址形式。 青岛理工大学: IP地址:211.64.192.2 域名:www.qtech.edu.cn
域名系统
Internet接入方式
1.PSTN方式 公用电话交换网技术,是利用PSTN通过调制解调器拨号实现用户接入的方式。
2.ADSL方式 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通过普通电话线提供宽带数据业务的技术。
3.LAN方式 如果用户是通过局域网(LAN)连接Internet,则不需要调制解调器和电话线路,而是需要一个网卡和网线,通过交换机经路由器接入Internet。
4.FTTP/FTTH方式 已经逐渐取代前面三种方式成为主流的Internet接入方式
5.无线方式 无线接入技术包括:蜂窝技术、数字无绳技术、点对点微波技术、卫星技术、蓝牙技术等。
6.5 移动通信网络和移动互联网
移动通信和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第四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第五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2019年10月31日,工信部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举行5G商用启动仪式,正式公布5G套餐,于2019年11月1日正式上线5G商用套餐,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时代
6.6 Internet应用
6.6.1 电子邮件服务一种典型的客户机/服务器系统,是一种利用网络交换信息的非交互式服务。 协议:邮件传输协议SMTP,邮局协议POP3电子邮件地址格式 用户名@电子邮件服务器名 例:757014522@qq.com
6.6.2 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其实也是一个网站,只不过该网站专门为用户提供信息“检索”服务,它使用特有的程序把因特网上的所有信息归类,以帮助人们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搜寻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常用的搜索引擎有: 百度 (http://www.baidu.com/) 雅虎(http://www.yahoo.cn/)等
6.6.3 即时通信网上聊天:提供实时语音和视频交流,YY 网上寻呼:在安装及时消息软件时,它会自动与服务器联系,然后给用户分配一个全球唯一的识别号码,QQ,微信,阿里旺旺 IP电话:IP电话也称网络电话,是通过TCP/IP协议实现的一种电话应用。它利用Internet作为传输载体,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普通电话与普通电话、计算机与普通电话之间进行语音通信
6.6.4 网络音乐和网络视频
6.6.5 文件传输
6.6.6 流媒体应用流媒体(Streaming Media)指在数据网络上,按时间先后次序传输和播放的连续音频、视频数据流。 流媒体数据流具有三个特点:连续性、实时性、时序性(其数据流具有严格的前后时序关系)。
6.6.7 远程登录Telnet Telnet是最早的Internet活动之一,用户可以通过一台计算机登录到另一台计算机上,运行其中的程序并访问其中的服务。
6.7 WWW与Web浏览器
6.7.1 WWW的产生和发展
WWW也叫3W、W3、Web,是world Wide Web的简称,中文译为万维网、全球信息网或全球资讯网 1989年,Tim在一台Next计算机上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Web服务器和Web客户机,并正式提出了“World Wide Web”这个名词。 WWW的发展非常迅速,1993年,全世界还只有不到100台WWW服务器,到2010年2月,全球已经有2亿多台WWW服务器。 WWW的出现被认为是Internet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对于Internet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6.7.2 WWW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WWW服务器:负责存放和管理大量的网页文件信息,并负责监听和查看 是否有从客户端过来的连接。一旦建立连接,客户机发出一个请求,服务器就发回一个应答。
网页:WWW服务器利用网页(Web Page)形式呈现信息。网页的信息包括普通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信息,还包含指向其他网页的链接。
主页:WWW服务器上的第一个页面,称为主页。引导用户访问本地或其他WWW网址上的页面。
URL:统一资源定位器,用来唯一标识某个网络资源。事实上,URL就是某个网页的地址。
超文本:用超链接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
超媒体:超文本+多媒体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 WWW用来组织信息并建立信息页之间链接的工具。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互相通信的规则。
6.7.3 Web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