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枪炮病菌与钢铁
按照每一章节的主要内容梳理,内容详细,易于尽快掌握全书主要内容。
编辑于2020-08-06 18:35:16枪炮病菌与钢铁。
前沿 耶利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对于世界上不同地区的各个民族来说,历史的发展进程是很不相同的。
1972年7月,在新几内亚当地知名政治家耶利提问,在过去的几万年中,他的人民的祖先是怎样到达新几内亚的,以及在过去200年中欧洲的白人是如何开拓新几内亚的。“为什么你们白人制造了那么多的货物,并将它带运到新几内亚来,而我们黑人却几乎没有属于我们自己的货物呢?
关于现代世界的差异问题,可以在此系统的阐述如下,为什么财富和权力的分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而不是某种别的方式呢?例如为什么不是印第安人非洲人和澳大利亚突出杀害征服或消灭欧洲人和亚洲人呢?
当然从公元1500年开始的这种技术和政治上的差异,是现代世界不平等的直接原因。使用武器钢铁的帝国能够征服或消灭使用实质和木质武器的部落,然而这个世界又是如何成了公元1500年时的那种模样呢?
我们最后就能用别的措辞把现代世界的差异重新表示如下,为什么在不同的大陆上,人类以如此不同的速度发展呢,这种速度上的差异就构成了历史的最广泛的模式,也是我这本书的主题。
我对人类社会的这种地理差异进行调查研究的动机,不是为了赞美一种类型的社会和贬低另一种类型的社会,而完全是为了了解历史上到底发生过什么事。
人类在智力上存在着差异,但并没有可靠的证据足以证明这种差异是与技术的差异平行发生的,事实上我马上还将说明现代的石器时代的部落通常可能比工业化的民族更加聪明或至少一样聪明。
作者觉得新几内亚人比西方人聪明有两个理由,一是遗传基因的不同,二是童年刺激的影响。
还有一种解释,列举了是欧洲人能够屠杀或征服其他民族的直接因素,尤其是欧洲的枪炮,传染病,钢铁工具和工业制成品。
第1部分 从伊甸园到卡哈马卡。
第1章 走上起跑线
用于比较不同大陆的历史发展的合适起点是公元前11,000年左右。
我们活着的近亲是现存的三类人员,大猩猩,普通黑猩猩和矮脚黑猩猩,这三种黑猩猩只生活在非洲,那里又有丰富的化石证据,这就表明人类初始阶段的演化是在非洲进行的。
首先走出非洲的人类祖先是直立人,这已从东南亚爪哇岛上发现的化石得到证明。
人类历史终于在大约5万年前开始了,也就是在我所说的大跃进时期。
约4万年前出现在西南欧的克罗马努人,是生物学上和行为上的现代人。
早期的澳大利亚人和新几内亚人可能是有意识的渡水,前往一些看得见的岛屿,同时由于经常使用水运工具,他们不断地在无意中抵达了,甚至看不见的遥远的岛屿。
就我个人而言,我无法理解的是,澳大利亚巨型动物在其澳大利亚的几千万年的历史中,何以历经无数的干旱而不死绝,后来却决定几乎同时倒闭,而时间又正好和第1批人类到达的时间碰巧一致。
随后接着发生了人类活动范围的又一次扩张,是进入欧亚大陆的最寒冷地区。
美洲最古老的没有争议的人类遗存是公元前12,000年左右的阿拉斯加遗址,随后是加拿大边界以南的美国和墨西哥的大量遗址,时间是公元前11,000年以前的几百年。后一种遗址称为克罗维遗址,是按照新墨西哥州克罗维城附近的那种类型的遗址命名的。
不管这些早期的西伯利亚人是徒步走到阿拉斯加的,还是划船过去的,阿拉斯加有了人迹的最早的可靠证据,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000年左右。
当前北美有一处最可信的被认为可能是克洛维人之前的遗址,这就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梅多克罗夫特岩棚。测定的年代为大约16,000年前。
不管是哪种情况,在可以住人的5个大陆中,北美洲和南美洲是人类史前史最短的两个大陆。
因此一个被送回公元前11,000年的观察者,可能不会预测到哪个大陆上的人类社会发展最快,但他可以提出充分的理由,说明任何一个大陆都有这样的机会,当然从事后看欧亚大陆就是这样的一个大陆,但结果表明欧亚大陆社会发展较快的真实原因,根本不是我们所虚构的公元前11,000年时的考古学家所猜测的那种直截了当的原因,本书以下篇幅主要研究的就是去发现那些真正原因。
第2章 历史的自然实验
莫里奥里人的悲剧与现代世界和古代世界的其他许多诸如此类的悲剧有相似之处,就是众多的装备优良的人去对付很少的装备低劣的对手。
毛利人和莫里奥里人的则是冲突,使人们了解到一个可怕事实,原来这两个群体是在不到1000年前,从同一个老祖宗那里分化出来的,他们都是波利尼西亚人。这两个群体分道扬镳后的几个世纪中,他们各自朝相反的方向演化,北岛毛利人发展出比较复杂的技术和政治组织,而莫里奥里人发展出来的技术和政治组织则比较简单。
公元前1200年左右,一些来自新几内亚北面俾斯麦群岛的从事农业捕鱼和航海的人,终于成功到达了其中的一些岛屿。在公元500年时,他们的子孙已移居太平洋中每一块可以住人的陆地上,最后几个岛大约在公元1000年获起后不久有人定居。
由于他们以狩猎采集为生,不可能生产多余的农作物供重新分配和贮存之用,所以他们无法养活,不是狩猎的专门手艺人、军队、行政官员和首领。
在波利尼西亚群岛之间至少有6种环境可变因素促成了玻璃尼西亚社会之间的这些差异,岛屿气候,地质类型,海洋资源,面积,地形的破碎和隔离程度。
在波利尼西亚社会中与不同的人口密度和人口多少相联系的差异有以下几个方面,在人口低,人数少或人口密度低同时人数少的一些岛屿上,经济仍然是最简单的。在这些社会中,每个家庭生产他所需要的东西很少有或根本不存在经济的专业化。
在汤加和夏威夷,政治复杂程度最高,世袭首领的权利接近于世界上其他地方国王的权利,土地也由首领掌握,而不是由平民掌握。
波利尼西亚的岛屿社会在其经济专业化、社会复杂程度、政治组织以及物质产品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与人口的数量和密度的差异有关,又与岛屿的面积,地形破碎程度和隔离程度有关,也予以维持生存和加强粮食生产的机会有关。
总之,关于现存人类社会的与环境有关的差异性问题,波利尼西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例证。
第3张 卡哈马卡的冲突
由于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土著居住的人烟稠密的加勒比海诸岛,先进的旧大陆与新大陆社会之间的冲突,实际上是在公元1492年突然开始的。
1532年11月16日,印加帝国皇帝阿塔瓦尔帕与西班牙征服者弗兰西斯科皮萨罗相遇,皮萨罗俘虏了阿塔瓦尔帕。阿塔瓦尔帕的被俘,对欧洲人征服印加帝国是决定性的。
导致皮萨罗俘虏阿塔瓦尔帕的那些因素,基本上也就是决定现代世界其他地方移民与土著民族之间许多冲突的结果的那些因素。因此阿塔瓦尔帕的被俘事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世界时的宽阔的窗口。
皮萨罗只有62名骑兵和106名步兵,而阿塔瓦尔帕则统帅着一支大约8万人的军队。当皮萨罗和阿塔瓦尔帕在卡哈马卡相见时,为什么会是皮萨罗俘虏阿塔瓦尔帕,并杀死他那么多的追随者,而不是阿塔瓦尔塔的人数多得多的军队俘虏并杀死皮萨罗。
西班牙人的钢刀和其他武器、钢制盔甲枪炮和马匹。阿塔瓦尔帕的部队只能用石头,青铜棍和木棍狼牙棒短柄斧头,再加上弹弓和护身软垫。这种装备上的悬殊,在欧洲人与印第安人以及其他民族的无数次其他冲突中是决定性的。
到18世纪开始时,枪炮取代刀剑而成为主要武器,帮助入侵的欧洲人取得对美洲土著和其他土著族群的优势。
马匹改变战争是从公元前4000年左右,在黑海北面的大草原上对马的驯化开始的。
因此阿塔瓦尔帕在卡哈马卡的出现,突出了世界史上的一个关键因素,具有相当免疫力的入侵民族把疾病传染给没有免疫力的民族。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斑疹伤寒、腺鼠疫,以及其他一些在欧洲流行的传染病,毁灭了其他大陆的许多民族,从而在欧洲的征服中起了一种决定性的作用。
航海技术配合行政组织,不但对许多其他民族的扩张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对欧洲人的扩张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皮萨罗成功的直接原因,包括以长跑,钢铁武器和马匹为基础的军事技术。欧亚大陆的传染性流行病,欧洲的航海技术,欧洲国家集中统一的行政组织和文字。本书的书名是这些近似因素的简略的表达,这些因素也是现代欧洲人能够去征服其他大陆的民族。
第2部分 粮食生产的出现和传播
第4章 农民的力量
从间接的意义说,粮食生产是枪炮病菌和钢铁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
第1个因果关系是最直接的因果关系,能够获得更多的可消耗的卡路里,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人。
所有这些都是由于动植物驯化比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能生产出更多的食物,从而导致更稠密人口的一些直接因素。一个比较间接的因素是与粮食生产所要求的定居生活方式的后果直接有关的。
到处流浪的狩猎采集社会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这类专职的专门人才,这种人才首先出现在定居社会中。
与征服战争关系最直接的是剩余粮食储备可以用来养活职业军人,这是不列颠帝国最终打败新西兰武装精良的本土毛利人的决定性因素。
大型哺乳动物改变了这种情况,在人类历史上第1次有可能迅速的,不但把人而且也把大量沉重的货物从陆路运到很远的地方去。
在征服战争中,同样重要的是在驯养动物的社会中演化的病菌。当这些有部分免疫力的人与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病菌的人接触时,流行病于是产生了,使99%的以前没有接触过这种病菌的人因之而丧命。
总之动植物的驯化意味着人类的粮食越来越多,婴儿也就意味着人口越来越稠密。因此而带来的粮食剩余和利用畜力运输剩余粮食,成了定居的、行政上集中统一的、社会等级分明的,经济上复杂的、技术上富有革新精神的社会的发展的先决条件。
第5章 历史上的穷与富
迫切需要说明的,反倒是何以在某些生态条件十分适宜的地区,在现代以前一直未能出现粮食生产,而在今天却成了世界上一些最富足的农牧中心。
所有这些问题都涉及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正是这些不同的发展阶段决定了那些民族成为了历史上的贫穷民族,哪些民族成了历史上的富有民族。
某一特定作物或动物最早得到驯化的地点和时间,依据来自对一些考古遗址中出土的动植物残骸所作的鉴定。
碳14测定法,假定大气中的碳12和碳14的比例不变,约为1:100万。碳14含量的一半,每隔5700年衰变为碳12,直到大约4万年后,碳14含量变得很低,而很难测出。
对从表面上看其年代介于公元前约1000年至6000年之间的材料来说,精确的年代要早几百年或1000年。
确定植物或动物实际上是否在这遗址附近驯化的,一个方法就是研究一下这个作物或动物的野生祖先的地理分布图,并推断出野生祖先出生的地方必定就是发生过驯化的地方。第2个方法是在地图上标出每个地区驯化物种首次出现的年代。
总之世界上只有几个地区发展了粮食生产,而且这些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时间也差异很大,一些邻近地区的狩猎采集族群,从这些核心地区学会了粮食生产,而其他一些邻近地区的族群则被来自这些核心地区的粮食生产者所更替了,更替的时间仍然差异甚大。最后有些族群虽然生活在一些生态条件适宜粮食生产的地区,但他们在史前期既没有发展出农业,也没有学会农业,他们始终以狩猎采集为生,直到现代世界最后将他们淘汰。
第6章 种田还是不种田
有许多实际情况表明,狩猎采集族群的的确看见过他们的邻居在进行粮食生产,不过他们还是拒绝接受想象中的粮食生产的好处,而仍然过着狩猎采集生活。
我们可能首先会理所当然的认为粮食生产是发现的或发明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事粮食生产还是狩猎采集,这中间甚至不存在有意识的选择。
从狩猎采集向粮食生产的转变,并不总是与从游牧生活到定居生活的转变同时发生。
并不是所有必要的技术都是在短时间内发展起来的,并不是所有在某一地区最后驯化的野生动植物都是同时驯化的。
5个起作用的主要因素
获得野生食物的可能性减少了。
正如野生鸟兽资源的枯竭,往往使狩猎采集活动好处不大一样,由于获得可驯化野生植物的可能性增加了,对植物进行驯化的做法可以得到较大好处。
粮食生产可能最后依赖的一些技术——对野生粮食的收集加工,贮藏的技术的长期发展。
人口密度增加和粮食生产出现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7章 怎样识别杏仁
是什么使得某些植物比其他植物更容易驯化,或更吸引人去对其驯化?
如果说大小和味道是狩猎采集族群选择野生植物的最明显的标准,那么其他标准则包括果实肉多或无籽,种子含油多以及纤维长。
许多植物都有其传播种子的专门机制,只有突变产生的缺乏这种结构的种子才会被人收获,而成为作物的祖先。
农民就是从一些特有的植物中进行选择,他们选择所根据的标准,不但有大小和味道,这些看得见的品质,而且还有诸如种子传播机制,发芽抑制和繁殖生物学这些看不见的特点,结果不同的植物由于十分不同的,或甚至相反的特点而得到选择。
因此早期的农民要么必须去找他不需要异花传粉的果树,要么必须有意识地去种植不同的遗传品种或同一果园中附近的雄性和雌性个体,所有这些问题把苹果、梨、李和樱桃的驯化时间一直推迟到古典时期前后。
通过人为选择来培育作物的这些原则,仍然可以成为我们的关于物种起源通过自然选择的最可理解的模式。
第8章 问题在苹果还是在印第安人
因此只有缺乏适当的野生植物,可以解释为什么粮食生产没有在某些地区发展起来。
由于世界上的主要作物如此之少,他们又都是在几千年前驯化的,所以世界上的许多地区根本就不曾有过任何具有显著潜力的本地野生植物,这就不足为奇了。
而所有这些新情况之所以发生,都是由于有了稠密的人口,有了剩余的粮食贮存,以及可以养活不从事农业的专门人才,凡此种种之所以可能又都是由于出现了以作物栽培和牲口饲养为形式粮食生产。
一边是小麦和大麦的直接价值,一边是墨西哥类蜀黍所引起的种种困难,这两者之间的悬殊差别也许就是新大陆人类社会和欧亚大陆人类社会的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新月沃地的植物群向最早的农民提供的一些有利条件
冬季温和而湿润,夏季漫长、炎热而干燥的地中海气候条件。
许多作物的野生祖先本就繁茂而高产,他们大片大片的出现,对于狩猎采集族群来说,其价值必定是显而易见的。
雌雄同株自花传粉的植物比例很高。
欧亚大陆西部的这种特有的地中海气候具有的有利条件
属于地中海气候带的最大地区。
气候变化最大。
短距离内高度和地形富于变化。
不仅有大量的重要作物的野生祖先,而且还有大量的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的野生祖先。
同包括西地中海沿岸在内的一些地区相比,那里所面临的来自狩猎采集生活方式的竞争可能要少一些。
两个问题中的第1个问题,狩猎采集族群以及最早的农民真的十分了解当地现有的各种野生物种和他们的用途,或者他们可能忽略了一些主要作物的潜在祖先。
第2个问题是,如果他们真的了解当地的动植物,那么他们是否利用这种知识来驯化现有的最有用的物种,或者是否有某些文化因素是他们没有能那样去做。
因此约旦河谷最早的农民从他们能够得到的23种最好的野生禾本科植物中,选择了这两种最好的。
约旦河谷的这个例子,同特勒阿布胡瑞拉的例子一样,说明最早的农民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了他们对当地植物的丰富知识。
因此新几内亚土生土长的粮食生产所受到的限制,与新几内亚的族群没有任何关系,而是与新几内亚的生物区系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同在新几内亚一样,美国东部土生土长的粮食生产所受到的限制,不是由于印第安人本身,而是完全决定于美洲的生物区系和环境。
印第安人未能驯化苹果的原因却是在于印第安人所能得到的整个野生动植物组合,这个组合的不太多的驯化潜力,就是北美粮食生产很晚才开始的主要原因。
第9章 斑马、不幸的婚姻和安娜卡列尼娜原则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幸福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个原则推而广之,可以用来了解婚姻以外的生活的其他许多方面。
只有5种遍布全世界而且重要的大型陆生食草动物,牛,绵羊,山羊,猪和马。
驯化就是把野生动物改变成对人类更有用的东西,真正驯化的动物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他们的野生祖先。
欧亚大陆何以一直是大型哺乳动物驯化的主要场所,因为它是一个一开始就拥有最多的可供驯化的野生哺乳动物的大陆,在过去的4万年中,那里这样的动物因绝种而消失的也最少。
因此在澳大利亚、美洲和非洲的数以千计的文化各异的土著中,没有任何普遍的文化禁忌在妨碍动物驯化。
许多野生动物在导致驯化的动物与人的关系的连续序列中,都达到了第一阶段,但只有几种出现在序列的另一端而成为家畜。
要能得到驯化,每一种候补的野生动物都必须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缺少了哪一个必不可少的特点,都会使驯化的努力失败,就像是建立幸福婚姻的努力一样失败,我们在担任斑马和人类这一对的婚姻问题咨询指导时,至少可以找出驯化失败的6种原因。
日常食物
生长速度
圈养中的繁殖问题
凶险的性情
容易受惊的倾向。
群居结构
第10章 辽阔的天空与偏斜的轴线
轴线走向影响了作物和牲口的传播速度,可能还影响文字车轮和其他发明的传播速度。
所有这些其他地区之所以出现粮食生产是由于作物、牲口以及栽种作物和饲养牲口的知识的传播,在某些情况下这是由于农民和牧人本身迁移的结果。
正如某些地区证明,比其他地区更适合于出现粮食生产一样,粮食生产传播的难易程度在全世界也是大不相同的。
在全套作物和牲口是否得到完整的传播这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而又一次意味着传播所碰到的障碍有强弱之分。
这表明这个作物是在至少两个不同的地区独立驯化的,这个作物的某些变种经遗传而获得了一个地区特有的突变,而同一作物的另一些变种只通过遗传而获得了另一地区的突变。
同一种植物的野生祖先在不同地区独立的得到驯化,我们就可以推断出这种作物传播的太慢,无法抢先阻止其他地方对这种植物的驯化。
许多不同的现象归结为同一个结论,粮食生产从西南亚向外传播的速度要比在美洲快,而且也可能比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快。
作物的迅速传播不但抢先阻止了驯化其野生祖先的企图,而且也阻止了任何可能想要进一步驯化及亲缘植物的企图。
位于同一纬度的东西两地,白天的长度和季节的变化完全相同。在较小程度上,它们也往往具有类似的疾病,温度和雨量情势以及动植物生境或生物群落区。
这就是新月沃地驯化的动植物如此迅速地向东西两个方向传播的部分原因,他们已经很好地适应了他们所传播的地区的气候。
大陆轴线走向的差异不仅影响粮食生产的传播,而且也影响其他技术和发明的传播。
第3部分 从粮食到枪炮、病菌与钢铁
第11章 牲畜的致命礼物
下面的4章将探讨一下粮食生产这个终极原因是如何导致病菌、文化修养、技术和集中统一的政府这些直接原因的。
过去战争的胜利者并不总是那些拥有最优秀的将军和最精良的武器的军队,而常常不过是那些携带有可以传染给敌人的最可怕的病菌。
人类疾病源自动物这一问题是构成人类历史最广泛模式的潜在原因,也是构成今天人类健康的某些最重要问题的潜在原因。
但是为什么病菌会演化出杀死宿主这种明显自拆台脚的策略呢?从病菌的角度看,那只是宿主症状促进病菌高效传播的一个无心的附带结果。
现代亚马逊河地区的印第安人和太平洋岛民的悲惨经历表明,一个小部落可能被一个外来人带来的一种流行病,几乎全部消灭,因为这个小部落中没有一个人有任何抵抗这种病菌的抗体。
为什么农业的出现会成为我们群众传染病形成的开端,其中一个原因前面已经提到,那就是农业比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维持了高得多的人口密度,平均要高10倍到100倍。
因此当人口的数量和集中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也就达到了这样的一个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至少能够形成并保持只有我们人类才会有的群众疾病。
原为动物疾病向人类转化疾病演化的4个阶段
从我们的宠物和家畜那里直接得来
病原体的演化到可以直接在人群中传播而引起流行病的地步。
病原体在人体内安家落户,但并没有消失
只有人类才会感染的那些由来已久的疾病
总之,疾病代表了一步步的演化,而病菌则通过自然选择适应新的宿主和传病媒介。
人类历史上致命病菌的重要性可以从欧洲人征服新大陆,并使哪些人口减少这件事得到很好的例证。印第安人在病床上死于欧亚大陆病菌的,要比在战场上死于欧洲人的枪炮和刀剑下的多得多。
源于动物的疾病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的冲突。欧亚大陆的病菌在大量消灭世界上其他许多地方的土著民族方面起了关键的作用,这些民族包括太平洋诸岛居民,澳大利亚土著居民,非洲南部的科伊桑民族。
让我们把所有这些事实牢记心中,在回答耶利的问题时,努力重新全面认识病菌所起的作用。如果没有欧洲送给其他大陆的不祥礼物——从欧亚大陆人与家畜的长期密切关系中演化出来的病菌,这一切也许是不会发生的。
第12章 蓝图和借用字母
文字同武器、病菌和集中统一的行政组织并驾齐驱,成为一种现代征服手段。
有三个基本策略构成了书写系统的基础。
由一个书写符号代表言语单位。
用一个书写符号来代表一个完整的词。
用一个符号代表一个音节。
中美洲文字同欧亚大陆西部古代文字的所有这些相似之处,证明了人类创造力的根本普遍性。
苏美尔人在公元前3000年前首创的解决办法,又在公元前600年隔着半个地球,被早期的中美洲印第安人重新创造出来。
此类发明的传播形式多种多样。一头是蓝图复制,就是对现有的一幅详尽的蓝图进行复制或修改,另一头是思想传播,就是仅仅把基本思想接受过来,然后必须去重新创造细节。
切罗基文字始终是关于思想传播产生文字的得到最充分证明的例子之一。
古代文字的主要功能是方便对别人的奴役。
早期的文字是为这些政治机构的需要服务的,而使用文字的人是由生产粮食的农民所种植的多余粮食养活的专职官员。
文字史引人注目的表明了类似的情况,地理和生态条件影响了人类发明的传播。
第13章 需要之母
在本章中我们最终将要涉及本书的一个中心问题,为什么在不同的大陆上技术以不同的速度演进的问题?
我们讨论的起点是,需要乃发明之母,这个格言所表达的普通观点。
所有公认的著名发明家都有一些有本领的前人和后人,而且他们是在社会有可能使用他们的成果的时候,对原来的发明作出改进的。
我的两个主要结论是技术的发展是长期积累的,而不是靠孤立的英雄行为,技术在发明出来后大部分都得到了使用,而不是发明出来去满足某种预见到的需要。
至少有4个因素影响者对发明的接受。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的相对经济利益。
社会价值和声望。
是否符合既得利益
新技术的优点能够很容易地看到。
影响技术创新的独立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这一点实际上是了解历史的广泛模式,变得不是更困难,而是更容易了。
因此,即使在同一个大陆上,各社会之间在发展和接受新事物方面也是大不相同的,即使是在同一个社会内,在时间上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认为有些大陆的社会总是富于创新精神,有些大陆的社会总是趋于保守,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大陆上都有富于创新精神的社会,也有保守的社会。此外,在同一个地区内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迟早会产生波动。
当地发明与借用技术的相对重要性,主要决定于两个因素发明某个技术的容易程度,以及某个社会与其他社会的接近程度。
日本拒绝枪支和中国抛弃远洋船只(以及抛弃机械钟和水力驱动纺纱机),是历史上孤立或半孤立社会技术倒退的著名例子。
技术往往会催化自身的一个原因,是技术的进步决定于在这之前对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的掌握。
自我催化的另一个原因是,新技术和新材料通过重新结合可以产生更新的技术。
让我们来总结一下,粮食生产开始的时间,技术传播的障碍和人口的多寡这三大因素的变化,是怎样直接导致我们所看到的各大陆之间在技术发展方面的差异的。
各大陆之间在面积,人口,技术传播的难易程度和粮食生产的开始时间等方面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又对技术的出现产生了种种影响,但所有这些影响都被夸大了,因为激素可以催化自身。
第14章 从平等主义到盗贼统治
其他许多以前从未与外界接触过的新几内亚人和亚马逊河地区印第安人的群体,同样由于传教士的作用而被吸收进现代社会,跟在传教士后面到来的是牧师和医生,政府官员和士兵。
政府和宗教就是这样结合起来发挥了作用,他们是产生历史上最广泛模式的4组主要的直接动力之一,另外三组动力是病菌、文字和技术。
我们将要使用一种以族群部落,酋长管辖地和国家这4种分类为基础的简单分类法来了解人类社会。
在不认识的人们之间解决冲突本来就是一个难题,而随着群体的扩大,这个难题也变得日益尖锐起来。
让我们来考虑一下酋长管辖地完全不同于现代欧美国家同时也完全不同于族群和简单的部落社会的显著特点。
有一点应该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酋长管辖地带来了对集中管理的、非平等主义社会来说带有根本性质的两难处境。从最好的方面来说,他们可以提供个人无法承办的昂贵服务,从最坏的方面说,他们公然的在起着盗贼统治的作用,把实际财富从平民手中转移到上层阶级手中。
一个上层人物在仍然保持比平民舒服的生活方式时,要怎样做才能获得群众的支持呢?从古至今的盗贼统治者者混合使用了4种办法。
解除平民的武装,同时武装上层掌权人物。
用通行的方法把得到的财产的很大一部分再分配给群众来拨起他们的欢心。
利用对武力的绝对控制来维持公共秩序和制止暴力以促进社会幸福。
盗贼统治者为了得到公众支持而使用的最后一个方法,是制造一种为盗贼统治辩护的意识形态或宗教。
酋长管辖地都有一种独特的意识形态,它是由组织的宗教的前身维持着酋长的权威。
有组织的宗教还为中央集权的社会带来了另外两个重大的好处。一个是共同的意识形态或宗教有助于解决,没有亲属关系的人们应如何供出而不至互相残杀这个问题。第2个好处是它使人们产生了一种为别人而牺牲自己生命的动机,而不是产生利己之心。
在过去的13,000年中,人类社会的主要趋势都是较大的,较复杂的单位取代较小的较不复杂的单位。
在现代国家中,乐于为国牺牲的思想,由我们的学校、教会和政府大力灌输给我们公民,使我们忘记了它标志着同以往人类历史的彻底决裂。
在我看来能够表明关于国家形成的一个基本正确的观点,的,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即地区人口的多少是预测社会复杂程度的最有利力唯一依据,这个事实远比灌溉与某些国家形成之间的相互关系更能令人信服。
为什么大型社会不能以族群组织来运作,而只能靠盗贼同志来发生作用?
没有亲属关系的陌生人之间的冲突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加,共同决策越来越难以做到。
经济方面的考虑。任何社会都需要在其成员之间转移财货的手段。
与人口密度有关。
复杂程度处在同一水平的社会之间的竞争,往往导致了复杂程度更高的社会。部落之间进行征服或兼并,已达到了酋长管辖地的规模,酋长管辖地之间进行征服或兼并,已达到了国家的规模,国家之间进行征服或兼并已形成帝国。
除了在外力威胁下实现合并外,复杂社会形成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征服而实现的。
粮食生产及社会之间的竞争与混合,产生了征服的直接原动力,病菌、文字、技术和中央集权的政治组织。这些都是终极原因,是通过因果关系链而表现出来的,虽然这些因果关系在细节上有所不同,但全都已成立稠密的庞大人口和定居的生活方式有关。
第4部分 在5章中环游世界
第15章 耶利的族人
澳大利亚是用来我们开始环游世界之行的合乎逻辑的大陆,我们要把本书的第2部分和第3部分中所述及的经验,用来了解各大陆的不同历史。
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人类社会,是在与建立他们的亚洲社会基本隔绝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现在人们普遍承认,新几内亚高原地区的农业是通过对新几内亚野生植物的驯化而在当地出现的。
新几内亚有几个不利于它的生物因素和地理因素。
产出的蛋白质很少。
能够利用的土地面积有限。
海拔高度落差大,集约型粮食生产的地带较少。
除少而分散的人口外,新几内亚的发展所受到的另一种限制是地理上的与世隔绝状态,这一状态妨碍了技术和思想,从别处流入新几内亚。
农业是澳大利亚的另一个毫无成功希望的行当,因为澳大利亚不但是最干旱的大陆,而且是土壤最贫瘠的大陆。此外澳大利亚还有一个方面也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在这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对气候产生压倒一切的影响的,是一种无规律的,不是一年一度的循环——enso现象。
澳大利亚发展粮食生产的另一个主要障碍是缺乏可以驯化的野生植物。
因此塔斯马尼亚和这三个较小的岛屿,以极端的形式,证明了一个对世界史具有广泛的潜在意义的结论,只有几百人的群体在完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是不可能无限期的生存下去的。
澳大利亚本地人的有限业绩,可能一部分来自于与世隔绝状态和由于人口太少,而对技术的发展与保持所产生的影响——就像对塔斯马尼亚所产生的那些影响一样,只是影响的程度没有那么大罢了。不言而喻,这种影响可能就是最大的大陆与依次较小的大陆之间在技术上产生差异的原因。
澳大利亚始终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变,不过是反映了地理条件在人类文化和技术传播中的无处不在的作用。
所有这些疾病,崎岖的地形和生存问题是使欧洲人离开新几内亚东部的部分原因,这个地区为新几内亚人所占有和管理,不过他们却把英语作为他们的官方语言,用英语字母书写,生活在以英国为模本的民主政治制制度之下,并使用在海外生产的枪炮。
为什么土著的境况比心情那样人差的这么多,根本的原因是澳大利亚适于欧洲人发展粮食生产和定居,再加上欧洲人的枪炮病菌和钢铁在消灭土著中所起的作用。
英国白人殖民者并没有在澳大利亚创造出一个有文字的从事粮食生产的工业民主,他们不过是把所有知识成分从澳大利亚以外的地方引进罢了。
第16章 中国是怎样成为中国人的中国的
因此,不但中国不是一个民族大熔炉,而且连提出中国是怎样成为中国人的中国这个问题都似乎荒谬可笑。中国一直就是中国人的,几乎从他的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早期阶段就是中国人的。
方便的起始点就是一幅详细的中国语言地图。
中国广大的幅员和生态的多样性造就了许多不同的地区性文化,从考古上来看,根据他们的淘气和人工制品的不同风格,这一点是可以区别出来的。
中国由西向东的大河方便了沿海地区与内陆之间作物和技术的传播,而中国东西部之间的广阔地带和相对平缓的地形,最终使这两条大河的水系得以用运河连接起来,从而促进了南北之间的交流。
在东亚,中国在粮食生产、技术、文字和国家组成方面的领先优势,所产生的结果是中国的创新改革对邻近地区的发展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第17章 驶向波利尼西亚的快艇
所有这些情况有力地表明了,或是热带东南亚人或是说南岛屿的中国华南人,他们在不久前扩散到整个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更替了这些岛屿上除菲律宾矮小黑人以外的所有原来的居民,同时也更替了所有原来岛上的语言。
考古学证据和语言学证据之间两个引人注目的一致证实了这样的推断,几千年前把一种新石器文化带到台湾,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民族说的是南岛语,并且是今天仍然居住在这些岛屿上的说南岛语的人的祖先。
与华南人在这以前更替了热带东南亚人的原因相同,即农民的稠密得多的人口,优良的工具和武器,更发达的水运工具和航海技术,以及只有农民而不是狩猎采集族群才对之有某种抵抗力的流行疾病。
所有这一切表明,说南岛屿的入侵者的后代和原来新几内亚人的后代,几千年来一直在新几内亚北部沿海地区及其岛屿上进行贸易,通婚并获得了彼此的基因与语言。
因此,南岛人在新几内亚地区扩张的结果与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扩张的结果全然不同,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当地的人口消失了,大概是被这些入侵者赶走杀死,用传染病害死或者甚至同化了,而在新几内亚,当地的人口多半把这些入侵者挡在外面。
总之,南岛人扩张的不同结果,引人注目地证明了粮食生产在人口流动中的作用。
公元1400年左右,也就是在欧洲探险者进入太平洋之前仅仅一个世纪,亚洲人占领了新几内亚海岸的查塔姆群岛,从而最后完成了对太平洋的探险任务。
第18章 两个半球的碰撞
粮食生产是当地人口多寡和社会复杂程度的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因此也是实征服的终极因素。
美洲的粮食生产与欧亚大陆的粮食生产的最引人注目的差异,涉及驯养的大型哺乳动物的种类。
粮食生产上面的这些差异,构成了欧亚大陆社会与印第安社会之间差异的一个重要的终极原因,在由此而产生的实现征服的近似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包括病菌、技术、政治组织和文字方面的差异。
在帮助欧洲政府每周的一些直接因素中,可与病菌相提并论的是技术的各方面的差距,有5个技术领域可以挑出来讨论。
金属开始是铜,后来是青铜,最后是铁。
欧亚大陆的军事技术比美国的军事技术要有效能的多。
欧亚大陆社会在利用动力源运转机械方面拥有巨大的优势。
轮子
海上运输。
政治组织方面存在的差异
美洲范围内的这些障碍的某些特有的后果值得一提。
与生态障碍对作物和牲畜传播的这种种影响同样引人注目的是,其对人类社会其他特点的影响。
与欧亚大陆相比,美洲在地理上更为支离破碎,这种状况也在语言的分布上反映了出来。
因此我们已经找到了三组,有利于欧洲人入侵美洲的终极因素。
欧亚大陆人类定居时间长的领先优势。
由于欧亚大陆可驯化的野生植物,尤其是动物的资源比较丰富,而引起的比较有效的粮食生产。
以及欧亚大陆范围内对传播交流的地理和生态障碍,并非那样难以克服。
虽然这些关于直接原因的问题仍然无法回答,但古挪威人在格林兰和美洲殖民地失败的终极原因是非常清楚的。
至于北美洲的那些最先进的土著社会及美国东南部和密西西比河水系地区的社会,他们的毁灭主要是由病菌独立完成的,病菌由早期的欧洲探险者带来,但却走在他们的前面。
最终结果是,在适合欧洲的粮食生产和欧洲人生理机能的气候最温和的地区,人口众多的印第安社会被消灭了。
现在美洲的人口是来自除澳大利亚外所有大陆的人们的混合体。
第19章 非洲是怎样成为黑人的非洲的
结果证明,非洲的情况同我们在前一章中所讨论的美洲史前史有着某种惊人的类似之处,不过很少要重视罢了。
到公元1000年,这5个主要的人类群体已经把非洲当作自己的家园,黑人、白人、非洲俾格米人,科伊桑人和亚洲人。
这就表明,阿非罗-亚细亚诸语言起源于非洲,其中只有一支传播到近东。
有这一切表明,科伊桑语言和科伊桑民族的分布,以前并不只限于现今的非洲南部,而是到达了遥远的北方,后来他们也和俾格米人一样,被淹没在黑人的汪洋大海之中,只是在语言学上留下了他们过去存在的遗产。
一个语言学家可能立刻正确地推断出英语起源于欧洲西北部沿海地区,并从那里传播到全世界。
我们已经根据科伊桑语言的分布和俾格米人没有自己的特有语言这一点推断出,俾格米人和科伊桑人以前分布较广,后来被黑人的汪洋大海所淹没了。
是什么有利条件使班图人得以取代俾格米人和科伊桑人的地位?班图人是在什么时候到达俾格米人和科伊桑人以前的家园的?
由于地理位置的偶然因素而继承或发展了粮食生产的民族,因此就能够“淹没”地理条件较差的民族。
还有个令人感到意外的地方是:所有非洲本地作物——萨赫勒、埃塞俄比亚和西非的作物——都起源于赤道以北地区。
科伊桑人和俾格米人之所以未能发展出农业,不是由于他们没有农民的资格,而仅仅是由于碰巧非洲南部的野生植物大都不适于驯化。
近来的证据表明,牛可能是在北非、西南亚和印度各自独立驯化出来的,而这3个地方的品种与现代非洲牛的品种都有关系。
说尼罗-撒哈拉语、尼日尔-刚果语和阿非罗-亚细亚语的人的祖先,碰巧在最合适的时间生活在最合适的地点,使他们获得了作物和家畜,从而使他们人口繁衍,并且取代了其他族群或将自己的语言强加给其他族群。
非洲的铁匠们发现如何在他们村庄的熔炉里产生高温从而炼出钢来,这比19世纪欧洲和美国的贝塞麦转炉早了2000多年。
一旦南非的白人迅速杀死或用疾病感染或赶走好望角的科伊桑人群体,白人就能正当地宣称他们在班图人之前占有了好望角,因而对它拥有优先权。
但粮食生产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被延误了(与欧亚大陆相比),其原因是非洲缺少可以驯化的本地动植物物种,它的适于本地粮食生产的小得多的面积,以及它的妨碍粮食生产和发明的传播的南北轴向。
首先,关于家畜,我们已经看到,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家畜来自欧亚大陆,可能有少数几个例外是来自北非。
第二个因素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和欧亚大陆之间在可驯化的植物方面的一种虽然不是那样极端但也相当大的差异。
第三个因素是非洲的面积仅及欧亚大陆的面积的一半左右。
造成非洲在更新世后发展速度比欧亚大陆慢的另一个因素,是这两个大陆主轴线的不同走向。
这是由于地理学和生物地理学的偶然因素所致——特别是由于这两个大陆之间不同的面积、不同的轴线方向和不同的动植物品种所致。
后记 人类史作为一门科学的未来。
各大陆民族长期历史之间的显著差异,不是由于这些民族本身的天生差异,而是由于他们环境的差异。
第一组差异是各大陆在可以用作驯化的起始物种的野生动植物品种方面的差异。这是因为,粮食生产之所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于它能积累剩余粮食以养活不从事粮食生产的专门人材,同时也在于它能形成众多的人口,从而甚至在发展出任何技术和政治优势之前,仅仅凭借人多就可以拥有军事上的优势。
第二组因素就是那些影响传播和迁移速度的因素,而这种速度在大陆与大陆之间差异很大。
与影响大陆内部传播的这些因素有关的,是第三组影响大陆之间传播的因素,这些因素也可能有助于积累一批本地的驯化动植物和技术。
第四组也是最后一组因素是各大陆之间在面积和人口总数方面的差异。
因此,新月沃地和东地中海社会不幸在一个生态脆弱的环境中兴起。它们破坏了自己的资源基础,无异于生态自杀。
为什么中国把自己在技术上的领先优势让给原先十分落后的欧洲呢?
中国朝廷上的两派(太监和反对他们的人)之间发生了权力斗争。前一派支持派遣和指挥船队远航。
放弃开发一种精巧的水力驱动的纺纱机,在14世纪从一场产业革命的边缘退了回来,在制造机械钟方面领先世界后又把它拆毁或几乎完全破坏了,以及在15世纪晚期以后不再发展机械装置和一般技术。
了解了中国把政治和技术的卓越地位让给欧洲这方面的真正问题,就是了解了中国的长期统一和欧洲的长期分裂的问题。
地理上的四通八达和非常一般的内部障碍,使中国获得了一种初始的有利条件。
但中国在地理上的四通八达最后却成了一个不利条件,某个专制君主的一个决定就能使改革创新半途而废,而且不止一次地这样做了。相比之下,欧洲在地理上的分割形成了几十个或几百个独立的、相互竞争的小国和发明创造的中心。
因此,从长远来看,在地理便利程度不太高也不太低而是中等适度的地区,技术可能发展得最快。
这些文化特质与环境无关,而且在开始时也几乎没有什么重要的意义,但它们可能逐步形成有影响的历久不衰的文化特点。
同文化的特质一祥,个人的特质也是历史进程中的未知因素。
历史科学和非历史科学之间的另一个差异就是预测。
因此,物理学家和化学家能够在宏观的层次上系统地阐述带有普遍性的决定论的规律,但生物学家和历史学家只能系统地阐述统计学上的趋势。
历史系统尽管有其终极的确定性,但其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是不待言的
这些领域的每一个领域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困扰:不可能进行可复制的对照实验的介入,大量变数带来的复杂性,每一个系统因而变得独一无二,结果不可能系统地阐述普遍的规律,以及难以预测突现性质和未来变化。
同时,使我们认识到是什么塑造了现代世界以及是什么可能塑造未来世界,因而使今天我们自己的社会从中获益。
美国作家贾雷德戴蒙德,本书是理解人类发展史方面的一个重大进展,它进入了现代世界及其诸多不平等,所以形成的原因,也是一部真正关于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是对人类生活的完整一贯的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