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通史76-明太祖朱元璋
历代开国皇帝里最低微的一个了。开局一个碗,收获一个国。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他结束了饿殍遍地的乱世,统一全国,恢复生产,是不争的事实。
编辑于2022-08-04 16:05:53 北京市中国通史第76集 明太祖朱元璋
出生
1328年九月,朱元璋出生于凤阳。 原本是为官府服役的淘金户,后来成为给地主种地的佃农,生活贫困。
出家
17岁时,淮河流域百年一遇的旱灾,蝗灾,瘟疫。朱元璋的父亲、母亲和大哥先后去世。
走投无路,进皇觉寺做了和尚。五十多天后,因寺庙收不到租,僧人们被迫出去化缘。
经过三年的颠沛流离,饱尝艰辛,也开阔了眼界。
红巾军起义后,朱元璋回到皇觉寺。
参军
1352年闰三月,25岁投奔濠州红巾军郭子兴。 由于作战勇敢并足智多谋,一个月后,提拔为十夫长亲兵。 同年,郭子兴将养女嫁给朱元璋。
召兵
回家乡发展。徐达等几十人纷纷投靠。几天招到700多人。郭子兴封他为镇抚。一年后升为总兵官。
组织的农民军听指挥,守纪律,不抢劫和骚扰百姓,战斗力日渐强大。
建根 据地
1356年,朱元璋攻下集庆路,改名应天府(南京)。以应天府为根据地,建立江南行中书省等政权组织。并吸纳了宋濂、刘基等知识分子。
听取徽州老儒朱升指点,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原则。
反元统一计划,基本方针:先西后东,先南后北。
收复
1363年
与陈友谅决战鄱阳湖。 60万:20万。历时37天,以少胜多,陈友谅战死。
1367年
九月,张士诚被俘,自缢而死。
十月,徐达、常遇春挥师北伐。 口号: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十二月,北伐平定山东,南征军先后平定浙东、福建。
称帝
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国号大明,建元洪武。
八月,北伐军攻入元大都,元顺帝遁逃塞外,燕云地区光复。
恢复 发展
面临境况:人口锐减,经济崩溃,人民生活极端困苦,大量荒地。
大移民活动
体量: 移民历时40余年,仅洪武一朝,就先后有2000余个姓氏,至少160余万人,从山西、江西、江苏南部等地向河南、河北、山东、辽宁、安徽、湖北、湖南等18个省市,500多个州县迁徙。
作用: 移民不仅是把人口从稠密的地方迁徙到人口稀少的地方,还把很多富裕的地主迁徙到贫穷的地方。长江流域和华北平原的广大地区,大量相闲置土地和荒地得以开垦。大量无地耕种的农民和流民得以安居。
核查全国户口
1381年,朱元璋命令核查全国户口,编制户籍册,每里一册,详列各户房屋、人口,称为黄册。
核查全国土地
田土册: 按里为单位,记录每块田地的名称,类别,面积,田主姓名等。 田土册图形相接,状如鱼鳞,故称鱼鳞图册。
作用: 对官方来说为了征税; 对农民来说,确立了农民和土地的从属关系,稳定了国家根基。
效果
洪武年间,农业生产得到极大恢复和发展。
洪武二十六年,明朝开垦土地总量已达850余万顷,税粮收入达到3000多万石。经济趋势彻底扭转并迅速回升。
反腐
社会理想
希望建立一个有秩序的,有道德的,和谐的富足的社会。
废宰相制
开国之初,政治架构仍保留着元朝的遗习。 中央设中书省、御史台、大都督府。分掌行政、监察和军事。
1380年,丞相胡惟庸因谋反与贪污被抄家灭族。
朱元璋宣布废除中书省,宰相制度被废除。
监察考核制
1382年,空印案,处死全国各级政府的主印官员,副手打一百杖充军。涉及的人数至少1300余人。
老百姓若发现官吏贪污,可以绑起来送京治罪,路上检查站必须放行。阻挡处死,株连九族。
明城墙砖铭文,出处官和吏都要刻在砖上。
洪武年间发生的官吏案件总数几万,其中大多数与贪污有关。惩贪时,用法严酷。
法律敕令
除了《大明律》还有朱元璋亲手编定的《御制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臣戒录》等。有关贪赃枉法的案例占总案例的70%以上,还有残酷的刑罚措施。
效果
明朝初年成为一个吏治清明的时代。为官者人人自危。
许多元勋旧将和文人学士无法幸免于难。开国功臣如李善长、汪广洋等均被诛杀。
1393年,大将军蓝玉因谋反罪被处死,株连15000余人。 通过胡蓝之狱,总共诛杀约40000人,其中大功臣被诛杀将近40人。
大规模的杀戮导致才能之士不敢再接近朱元璋。
去世
1398年,朱元璋去世,享年71岁。
评价
对亲人
柔情丈夫
马皇后出身低微,从未嫌弃,听从劝说。去世后,不再立后。
好父亲好长辈
派太子朱标等到民间感受疾苦。
后世评价
清修《明史》对朱元璋给予高度评价,帝天授智勇,统一方夏,纬武经文,为汉唐宋诸君所未及。
专制、独裁、残暴也是后世的评价
西方学者更看重他个人奋斗的传奇经历和敢于打破常规的勇气与魄力。
内容概要:这集主要讲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贫苦农民出身,经历出家、参军等活动成为建立明朝的故事,建国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生产,并采取严酷手段整顿吏治。
使用软件:Mindma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