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诊断学 常见症状
诊断学常见症状 绪论1、症状概念: 患者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或不适,如头痛,发热,眩晕等. 主诉: 迫使病人就医的最明显,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也就是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 .
叩诊是用手指叩击身体表面某一部位,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根据震动和声响的特点来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状态有无异常的一种方法。
胆汁淤积性黄疸一般皮肤黏膜呈暗黄色,胆道完全阻塞者颜色呈深黄色,甚至呈黄绿色,并有皮肤瘙痒及心动过缓,尿色深,粪便颜色变浅或呈白陶土色。
呈混合性呼吸衰竭,活动时呼吸困难出现或加重,休息时减轻或消失,卧位明显,坐位或立位时减轻。病重往往被迫采取半坐位或端坐呼吸。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常见症状
症状与体征
症状:病人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
体征:医生客观检查到的病人身体方面的异常改变
发热
概念: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正常体温
腋下:36-37℃
口腔:36.3-37.2℃
直肠36.5-37.7℃
发生机制
致热源性发热
外源性致热源
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细菌毒素
炎症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
抗原抗体复合物
某些类固醇物质,特别是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的代谢产物原胆烷醇酮
多醣体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
多为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
内源性致热源
白介素 IL-1
肿瘤坏死因子TNF
干扰素
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上升。产热增多,散热减少,引起发热。
非致热源性发热
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抑制:颅脑外伤、出血、炎症
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癫痫持续状态、甲亢
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变、心力衰竭
病因与分类
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急性、亚急性、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均可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
血液病:白血病、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
结缔组织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和结节性多动脉炎
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热、药物热、血清病、溶血反应
内分泌代谢疾病:甲亢、甲状腺炎、痛风和重度脱水
血栓及栓塞疾病:心肌梗死、肺梗死、脾梗死和肢体坏死,统称吸收热
颅内疾病:脑出血、脑震荡、脑挫伤,为中枢发热。癫痫持续状态可引起发热,为产热过多所致。
皮肤病变:广泛性皮炎、鱼鳞藓。(皮肤散热减少)慢性心力衰竭使皮肤散热减少可引起发热
恶性肿瘤
物理及化学损伤:中暑、大手术后、内出血、骨折、大面积烧伤及重度安眠药中毒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原发性低热: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体温调节障碍或体质异常。可持续,比、较规则、范围波动小多在0.5℃以内
感染治愈后低热:未恢复正常所致(注意与抵抗力降低导致潜在活动感染发热区别)
夏季低热:多见于幼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营养不良或脑发育不全者
生理性低热:精神紧张、剧烈运动后,月经前及妊娠初期
临床表现
发热的分度
低热:37.3-38℃
中等度热:38.1-39摄氏度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
过程及特点
体温上升期,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或寒战
骤升期:几个小时内达到39-40℃以上,常伴有寒战。小儿易惊厥,见于疟疾、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流行性感冒、急性肾盂肾炎、输液或某些药物反应。
缓升期: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多不伴寒战。伤寒、布氏杆菌病
高热期:体温已达到或略高于上移的体温调定点水平,寒战消失,血管舒张,皮肤发红有灼热感,呼吸加快加深,开始出汗并逐渐增多。散热和产热程度在较高水平保持相对平衡
体温下降期:散热大于产热,出汗多,皮肤湿潮
骤降: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及输液反应。(骤升期一致)
渐降:伤寒、风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