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位置
位于椎管内,上端枕骨大孔处续与延髓,下端至L1体下缘
外形(呈前后略扁粗细不等的圆柱体)
脊髓圆锥
脊髓末端变细
终丝
连于脊髓下端的细线
两个彭大
颈膨大
上肢的神经支配
腰骶膨大
下肢神经支配
六条沟
前正中裂:内有脊髓前动脉
后正中沟
前外侧沟:有脊神经前根穿出
后外侧沟:脊神经后根进入
节段
脊髓节段的分部
颈段:8(C1~C8)
胸段:12(T1-12)
腰段:5(L1-5)
骶段:5(S1-5)
尾段:1(Co1)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颈1-4节(C1-4)
平对同叙数椎骨
颈5-8
胸1-4
胸5-8
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2节(-2)
胸9-12
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3节(-3)
腰1-5
对第10,11,12胸椎
骶1-5
尾节Co1
马尾
脊髓节段高于同序数椎骨,而脊髓神经根仍然从相应的椎间孔出椎管,以致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在椎管内几乎垂直下行,围绕终丝形成马尾
内部结构
灰质(神经核)
前角
内部:躯干肌肉运动
外部:四肢肌肉运动
α-运动神经元
大型,支配梭外肌纤维,直接引起运动
γ-运动神经元
小型,支配梭内肌纤维,调节肌张力
中间带
内部:内脏感受
中间内侧核
贯穿整个脊髓
接受内脏感觉神经纤维
外部:内脏运动
交感运动
中间外侧核(外侧角)T1~L3
含有内脏运动交感节前神经元
副交感运动
骶副交感核S2~S4(脊髓节段)
含有副交感节前神经元
后角
后角边缘核(缘层)
胶状质
痛觉,温度觉
后角固有核
与感觉有关
胸核
C8~L8本体感受有关
白质(纤维束)
前索
皮质脊髓前束(躯干和四肢运动)
顶盖脊髓束(视觉有关)
前庭脊髓束(身体平衡,作用于深肌)
网状脊髓束
内侧纵束
下行纤维束
外侧索
脊髓小脑后束
脊髓小脑前束
脊髓丘脑束(浅感觉)
痛觉,温度感觉,压觉,粗略触觉
皮质脊髓侧束
红核脊髓束
后索
薄束
楔束
深感觉(本体感觉,两点位置感觉 精细触觉)上行纤维束
脑干
十二对脑神经:1嗅,2视,3动眼,4滑,5叉 6外展,7面,8庭,9舌咽,10迷走,11副,舌下全
中脑
子主题
脑桥
基底部
基底沟
延髓脑桥沟
内向外有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
小脑中脚
三叉神经
脑桥小脑三角
位于脑桥,小脑,延髓之间
易引起脑膜瘤,压迫面神经,前庭蜗神经
延髓
椎体
锥体束(皮质脊髓纤维束)
椎体交叉
橄榄
下橄榄核
前外侧沟
有舌下神经
橄榄后沟
有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副神经
位置
延髓向下于枕骨打孔处与颈椎相连,中脑向上与间脑相续,延髓和脑桥前靠颅后窝的斜坡背面与小脑相连,
形态
周围神经系统
按相连接部位区分
脑神经
周围神经
安分布区分
躯体神经
内脏神经
按功能区分
感觉神经(传入神经)
运动神经(传出神经)
九个常用术语
中枢部
神经元胞体聚集
灰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胞体和树突的聚集部位
皮质
大脑和小脑表层灰质
神经核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态功能相近的神经元细胞体聚集而成的灰质团块
神经纤维聚集
白质
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纤维聚集而成
髓质
大脑和小脑的白质被皮质包绕位于深方,称为髓质
纤维束
白质中起止,行程,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合成束
周围部
神经元胞体聚集
神经节
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
神经纤维聚集
神经
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纤维聚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