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个人知识体系2-马克思主义毛的思想邓的理论三个代表
个人认知的顶层思维逻辑: 马克思主义回答了哲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实践 毛的思想,邓的理论,三个代表集中解决中国社会核心问题,是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思维与方法论;
编辑于2024-09-08 12:36:36个人知识体系2-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哲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科学的世界观即唯物主义辩证法及唯物主义历史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辩证法(两大总特征+三大规律+五对范畴)
认知论(认识+真理+价值);
【人生观】是关于人生问题(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人生目的:【人为什么活着?】指人生活实践的总目标。决定着人生道路、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选择;
人生态度:【人应该如何活着?】认真/务实/乐观/进取
人生的价值:【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创造出彩人生意义--辩证对待人生矛盾--得失/苦乐/逆顺/生死/荣辱
根本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劳动实践是源头
客观条件:在个人和社会统一中实现价值;主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走访成功;
【价值观】是价值判断的根本观点和看法;-行为准则
价值判断与选择:事实判断/价值判断/
价值选择:-真理-客观规律-历史必由之路-人民立场;
青年如何做?---勤学修德明辨笃行!
马克思主义
总览:马克思主义三大部分:哲学,政治经济,科学社会主义
哲学部分:唯物论+辩证+认识论+唯物史观
政治经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
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物质(存在)和意识(思维)---哲学基本问题
运行和静止: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
时间何空间: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实践:主体能动的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规律和意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关系辩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马哲精髓
唯物辩证法(方法论):
事物两大总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性(矛盾规律):---唯物辩证的核心实质
事物都存在矛盾、既斗争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变化;
矛盾内外因: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矛盾的不平衡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同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两点论和重点论;
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质量互变规律:量变引起质变;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前进性和曲折性;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五对范畴:
原因和结果
必然性和偶然性
现实性和可能性:已经存在的和尚未发生的
内容和形式:
本质和现象
②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认知-真理-价值
认识:实践对认知具有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知的来源、实践是认知的发展动力、实践是检验认知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认识的本质: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认知指导实践,实践发过来检验和发展认识;
认识的辩证运动:认识的两次飞跃: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不断实践,由浅入深,逐步到本质;
真理:主体正确的反映客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
价值:某事(物)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
正确的价值观在真理的指导下形成;
两大规律: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认识的发展规律
③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唯物史观+价值观)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人类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
生产力关系:物质生产中结成的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劳动的地位和作用、商品的分配)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及与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策法律制度及设施总和;
社会发展的动力:
基本动力:社会矛盾
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根源:物质利益对立)、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
形式:革命+改革
社会形态划分与更替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的作用:
人的本质:劳动(区别于动物)+社会属性+需求(具体本质)
历史观对立点:支持群众观,反对英雄史观,强调英雄和人民群众的辩证关系;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④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价值与价值观
价值判断与选择:
事实判断:人们对事物的客观状况及其本质属性、发展规律作出判断;
价值判断: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
价值选择: 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
如何衡量、怎么选?
1-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
2-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价值判断最高标准;
怎么样创造与实现人生价值:
根本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劳动实践是源头
客观条件:在个人和社会统一中实现价值;主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走访成功;
青年如何做?---勤学修德明辨笃行!
毛泽东思想:
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
三大法宝 :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思想、组织、作风);
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革命根据地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发展是硬道理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一国两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三个有利于:提出判断一切工作和政策的标准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专政、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三个代表: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领导干部要讲学习(前提)、讲政治(核心)、讲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