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绪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背诵逻辑思维导图,包括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导图逻辑清晰,内容全面。
编辑于2022-10-28 03:36:42 广东0绪论
0.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含义及构成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2)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3)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
(4)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
(5)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6)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内容
(7)马克思主义还包含着其他许多知识领域,如历史学、政治学、法学、文化学、新闻学、军事学等,并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自身的内容
2.基本立场
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美好目标,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
3.基本内容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主要包括
(1)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2)关于事物矛盾运动规律的观点 (3)关于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观点
(4)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 (5)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点 (6)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 (7)关于世界历史的观点 (8)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 (9)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10)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观点
(11)关于商品经济和社会大生产一般规律的观点 (12)关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观点 (13)关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本质的观点
(14)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 (15)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观点
(16)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 (17)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观点 (18)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特征和建设规律的观点
(19)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观点
4.基本方法
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主要包括
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
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分析法、历史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
0.2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1)社会基础
社会根源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
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一方面带来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迅猛发展
另一方面造成了深重的社会灾难
社会两极分化,工人极端困苦
周期性经济危机频繁爆发
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走向自觉,并迫切渴望科学的理论指导
法、英、德工人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运动
1836年英国爆发了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举行起义
(2)思想渊源
科学前提
自然科学前提
三大科学发现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社会科学前提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英法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直接理论来源
三大思潮
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3)创立过程
创始人
马克思和恩格斯
创立过程重要著作
马恩
《德法年鉴》上的论文
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专门,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前提
《神圣家族》
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作的著作
批判黑格尔哲学及其主观主义的变种
《德意志意识形态》
首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世界上第一个)
马克思、恩格斯接受国际性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的邀请,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起草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共产党宣言》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马克思
《资本论》
系统阐述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生产关系的秘密
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
《法兰西内战》
高度赞扬了巴黎工人的伟大创举,科学总结了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
《哥达纲领批评》
进一步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恩格斯
《反杜林论》
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关于古代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起源的著作,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代表作之一
(4)成果及评价
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2.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列宁以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深刻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条件的变化,认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不曾有的新变化、新特点,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
他科学地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多国首先发生并取得胜利的论断
1917年,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不失时机地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夺取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开始变为现实,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胜利后,对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社会主义,列宁和俄共(布)又作了有益的探索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并在不断探索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的哲学贡献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邓三科的哲学贡献
①坚持和发展了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邓三科的精髓和灵魂
②坚持和发展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强调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③坚持和发展了人民是历史主体的原理,强调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坚持和发展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原理,强调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⑤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系统各方面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思想,强调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新时代中特思想的哲学贡献
①思想路线与群众路线相统一的哲学观
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
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的文化观
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
⑤统筹协调和重点突破的全局观
⑥重创新讲实效的知行观
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这一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时代性、原创性贡献
0.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这些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
1.科学性
(1)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2)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即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突出特征和理论优势,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重要体现
(3)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它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并以实践为检验标准
(4)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科学探索性,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掌握客观规律的过程
2.人民性
(1)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2)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的,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
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是完全一致的
只有无产阶级这样的先进阶级,才能领导全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反对私有制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这既是无产阶级解放的事业,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全人类解放的事业
3实践性
(1)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
(2)从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和作用来说,是直接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科学理论
(3)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来看,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和基本的观点,这一基本观点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全部思想内容之中
(4)马克思主义具有突出的实践精神,它始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始终坚持与社会主义实际运动紧密结合
4.发展(开放)性
(1)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开放的,它不断吸取人类最新的文明成果来充实和发展自己
(3)马克思主义在指导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与时代特征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得到丰富和发展,并形成新的理论成果
(4)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品质
(5)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5.革命性
(1)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是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上的,是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
(3)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其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性集中地体现为革命性
(4)在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任何时期,都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发扬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
0.4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尽管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日益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1.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1)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观察当代世界的宏大视野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指南,它能够站在科学和时代的制高点上观察事物和现象,从而具有极为广大的视野
(2)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透视时代风云的锐利目光
马克思主义掌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具有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局部的变幻中把握住总体和大局
(3)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展望未来世界的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
观察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局势和社会发展,我们必须冷静观察、保持定力,不为现象所迷,同时又要积极参与,始终以处理好中国问题为立足点,坚定走我们自己的道路
2.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1)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旗帜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转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呈现出光明灿烂的前景
(2)马克思主义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
人民有信仰,民族就有希望,国家就有力量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
(3)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持续走向繁荣富强,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今天,马克思主义已深深扎根于中国,并将继续指引我们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3.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1)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当今时代的真理
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揭示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如今,依然存在并发生作用
(2)人类的未来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启迪和指引
马克思主义致力探寻人类社会的奥秘,揭示人类历史规律,指明人类前进的方向,它的基本结论和方法中所蕴含的历史洞见和历史智慧,所展现的真理魅力和真理光芒,对于人类走向未来具有不可缺少的启示和引领价值
0.5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学习这些理论成果,不仅有助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而且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马克思在主义理论决不只是书本上的学问,更是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的行动指南
4.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广大青年要牢固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要不断加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