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
发现幼儿不正确的坐姿立即纠正 2多鼓励幼儿 3、与家长沟通,家园共同监督 幼儿园日常行为观察记录 观察目标: 1.了解孩子对拼图的掌握情况。 2.了解孩子对各种图...
第三章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总结,包括幼儿园班级人员及其相关要素管理、幼儿园班级相关要素管理、幼儿园班级的安全与卫生等等。
这是一篇关于幼儿园班级管理内容(第三章)的思维导图,想要了解幼儿园班级管理内容 的小伙伴可以收藏起来观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
幼儿行为观察
概念
观察者通过感官或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幼儿行为及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得事实资料的过程。
行为概念(广泛)
可直接观察到的人的行为、可见的外在活动以及外在行为线索,间接推断内在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幼儿行为观察的价值
1.了解幼儿发展水平。 2.使幼儿园更好的开展活动。 3.保教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
取样观察法
时间取样法
概念:以一定时间间隔为取样标准,来观察记录预先确定的行为是否出现及次数的一种观察方法。
观察行为:外显的、高绿行为。
用途是什么?:了解行为是否出现及出现的数次。
优点:1.经济效注高。2.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提高观案者内在信度.
缺点::观察范围有限,适用于外线高频行为,无法保备详细资料,行为发生时间与观察设定时间有差异,记录行为无法代表所有行为。
特点:一定时间间隔为取样标准,预先确定行为是否出现,适用于某种特定的具有代表性的行为,记录行为限定于某种特定的时间间隔内外显的高频行为,了解行为是否出现及出现频数。
事件取样法
概念:以选定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为取样标准从而进行观察记录的方式。 观察什么:一段时间内的一系列行为或事件。 用途是什么?:通过一系列行为或事件了解行为模式。 优点:结果比较全面,可分析行为因果关系,兼具立即性和完整性,资料相对完整 缺点:行为完整性无法保证,缺乏测量稳定性(信度),不适用于发生频率低的行为
描述观察法
日记法
概念:对观察对象的长期跟踪观察,以日记的方式记载观察对象的成长与发展中的行为表现。 观察什么:新行为(最早使用)。 用途是什么?:通过新行为证明儿童的发展。 优点:详实性,广度性,永久性,个别型。 缺点:本身限制观察人选,缺乏代表性,结论有偏向性,样本少缺乏曾遍性,耗费太多时间人力物力。
轶事记录法
概念:在不安排的自然情景中,将观察者以及认为有价值有兴题的幼儿行为反应,以文字描述随时记录。 观察什么:幼儿有通独特的行为(常用),通过特定事实了解儿童(发展性,趣味性,问题性事件)。 用途是什么?:通过特定的事实了解儿童。 优点:简单方便灵活(幼儿园最常用),资料清晰完整,帮助理解幼儿行为,长期保存资料,多次利用。 缺点:主观性太强,措辞不当或过分简练的语言容易有歧义,有效利用资料难度大。 注意:每次只记录一件事,内容客观,记录前因后果及情境措述,事后及时整理,可放照片,整理资料。
实况详录法
概念:观察者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不断的尽可能的记录被观察者所有行为表现。 观察什么:一段时间内所有的行为。 用途是什么?:通过大量的事实了解儿童。 优点:使用方便,结果反复利用。 缺点:费时费力,对观察者要求高,行为没有代表性。 特点:描述性,开放型,无选择性,事后推断性。 (描述的方法:对行为和事件的复制,对所观察到的事实用描述性语言记录以便日后使用】
样本描述法
概念:是一种详尽的,连续的,或顺序性的行为及当时情景的描述。 观察什么行为? :看见的所有事情及行为发生当时的状况。 用途是什么?:通过事件当时发生的顺序了解儿童。
评定观察法
行为检核法
概念:将一系列行为项目进行排列,并标明关于这些项目是否出现的两种选择,供观察者判断后选择其中之一并做出记号的方法。 观察什么行为? :特定情境中的一系列特定行为。 用途是什么?:通过检核、判断行为是否出现 优点:方便容易,使用范围广。 缺点:缺乏详细的情节和背景资料,编制表格容易不完善。 特点:封闭性,选择性,推断性。
等级评定法
概念:对被观察者进行观察后,对其表现的水平进行评定,并可判断行为质量高低的一种方法(行为是否发生,发生程度,发生频率)。 观察什么行为?: 对一个或多个发展领域的一组或各组行为。 用途是什么?:了解行为是否发生及行为发生的程序,频率。
优点:操作简易,资料可量化处理,分析方便,适用范围广。 缺点:主观性太强,无背景资料记录,无法深入研究,被社会排斥的行为项目被低估。 特点:开放型,选择性,推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