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知识总结,非常详细的思维导图,需要的自取。
编辑于2022-11-20 18:37:12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知识总结,非常详细的思维导图,需要的自取。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 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这是一篇关于二战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日本策划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1931年9月18日夜,日机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短短4个多月,随着东北军撤至山海关内,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日本扶持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1937年7月7日晚,日本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在保卫北平的战斗中,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知识总结,非常详细的思维导图,需要的自取。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 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这是一篇关于二战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日本策划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1931年9月18日夜,日机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短短4个多月,随着东北军撤至山海关内,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日本扶持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1937年7月7日晚,日本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在保卫北平的战斗中,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等。
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北宋的的建立
960年,赵匡凰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赵匡凰就是宋太祖。(陈桥驿兵变和“黄袍加身”)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军事方面: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将领有拥兵之权而无调兵之权:定期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杯酒释兵权)
行政方面:在中央,削弱宰相权力,设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在地方,安排文臣担任知州等,并且三年一换,设通判分权
财政方面: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税收归中央
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目的: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表现:A、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遇有战事,也有文官挂帅出征。B、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影响:A、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拥兵自重的情况,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稳定。B、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C、(消极作用)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契丹族与党项族
辽的建立(契丹建国):10世纪初(916年),契丹族首领阿保机,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西夏的建立:11世纪前期(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都城在兴庆府
辽与北宋的关系:和战(重点)
战: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和: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战:宋太宗时期,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战:宋真宗时期,澶州之战,寇准主战,打退辽军
和:宋真宗时,宋辽议和,内容:辽撤兵,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女澶渊之盟的影响 (积极作用):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有利于双方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和战
战:元昊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双方损失惨重
子主题和:订立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第8课 金和南宋的对峙
女真族的崛起
统一女真:11世纪末,完颜部的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
起兵抗辽:12世纪初,阿骨打起兵抗辽
金的建立:1115年,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金灭辽:1125年,辽被金灭亡
金灭北宋
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宋微宗、宋钦宗无力抵抗,妥协求和
子主题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南宋
南宋的建立:1127年,赵构(宋高宗)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岳飞抗金:抗金将领岳飞率领岳家军在郾城大捷,大败金军。后来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不是民族英雄,是抗金英雄)
金宋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 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①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开发。②从唐朝中期开始,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③到南宋最后完成南移。(“国家根本,仰给江南”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
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中心南移的原因
①北人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生产工具(最主要的原因)。。②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③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⑤南方统治者大多重视发展经济
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经济中心南移的启示
①要重视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革新,重视科技的发展。②要采取积极发展经济的政策③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④要重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宋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农业的发展
农业作物:①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向北推进
手工业的兴盛
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棉纺织业: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较多
制瓷业: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河北的定窑、河南的汝窑比较出名。 (注意和唐朝的比较
造船业: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③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了先进的指南针
商业留易的繁荣
第一组:市镇发展
地位: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
表现:两宋时期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临安,人口多达百万。城市可以沿街开铺;出现了早市和夜市。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第二组:海外贸易
地位: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处贸易的重要国家
表现: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朝廷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作用: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三组:纸币出现
原因:商贸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子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
时期、地点、名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交子
地位: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宋朝时纸币的拓片
南宋货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蒙古的统一: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建立了蒙古政权(蒙古国),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元朝的建立:1271年,忽必烈改号为元,定都大都(北京)
元朝的统一
第一阶段(蒙古):l227年蒙古灭西夏。l234年,蒙古灭金。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
第二阶段(元朝):l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l279年,消灭南宋残部,实现统一
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从分裂割据到大统一的朝代:秦朝、隋朝、元朝)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行省制度的建立
比较:战国时期建立县制,秦朝时建立郡县制,元朝时设立行省制
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 负责监察事务
地方:设立行中书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路、府、州、县。“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元朝对边疆的管辖措施
比较: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辖西域事务。影响:标志着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影响: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设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影响: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繁华的都市生活
北宋东京(大相国寺)、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戏剧表演的主要表演形式是杂剧。兴起于宋代兴盛于元代。 传统节日如:春节(古代叫元旦)、元宵节、中秋、端午节在宋代都有了
文学的发展
宋代的文学形式主要是宋词,杰出的代表是苏轼(北宋)、李清照和辛弃疾(南宋)。 元代的文学形式主要是元曲,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等,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另外还有王实直(西厢记)。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窦娥冤》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广泛使用,是这一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
造纸术
①西汉早期出现麻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②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蔡侯纸”)。 ③意义: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印刷术
①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刷术。 ②活字印刷术: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泥活字),后来又出现了木活字,到元代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③意义:印刷术的发明,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指南针
①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石制成“司南”,这是最早的定向工具。 ②北宋时,人们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工具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③意义: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火药
①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②宋代,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领域。元朝发明了火镜。 ③意义:火药的发明和西传,改变了作战方式,推动了欧洲的社会变革
历史意义(四大发明整体的意义):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代表了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对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