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唐代乐舞机构
太乐署和鼓吹署在乐舞管理方面,不但有着明确的分工与等级制度,并且都是为统治阶级提供服务。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唐代乐舞机构
以礼为中心的太常寺(继承)
隶属于政府
职能:掌管国家之礼式祭祀及宫廷宴享时有关音乐乐制
分类
太乐署
掌管“邦国祭祀宴享”之乐舞,兼管雅乐和俗乐
《十部乐》
胡乐胡舞,散乐百戏(唐玄宗后被分离出去)
鼓吹署
掌管“邦国出行仪仗”之乐舞
掌管葬礼仪式上的鼓吹奏乐,行使着国家制礼作乐的职能
负责管理礼仪乐舞
太乐署和鼓吹署在乐舞管理方面,不但有着明确的分工与等级制度,并且都是为统治阶级提供服务,是国家礼乐系统中重要的执行部门
太医署
太卜署
禀牺署
汾祠署
两京郊社署
两京齐太公庙署
以乐为宗旨的教坊(增设)
隶属于宫廷
职能:演出与教习娱乐性乐舞,管理专业歌舞艺人
内教坊
唐高祖时期:以演习雅乐为任
唐玄宗时期:将宫中散乐百戏纳入
左右教坊(右多善歌,左多工舞),又称外教坊
意义:教坊是唐代乐舞发展巅峰期背后的承载机构,也是宫廷娱乐性乐舞艺术的中心
以雅为标志的梨园(增设)
唐玄宗创立
职能:演出与教习法曲
本院
技艺最高
别教院
教习法曲
宜春北院及宜春院
内园小儿坊
可能是为培养具有优良技艺的梨园乐工而设立
意义:既有民间俗乐舞的多姿多彩、自由轻松,又具有宫廷乐舞的讲究和典雅。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