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六章 文学本质与特征
文学形象的特征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人心营构之象,亦出天 地自然之象也。 章学诚:《章氏遗书•文史通义》 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 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三只眼,长颈子,就 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 二三尺而已。
第十章 文学批评 (二)文艺观念与批评观念 反思对象不同——文学观念是文学实践形态的自觉 意识,批评观念是文学理论形态的自觉意识。 功能不同——文学观念促成文学的创作流派...
第一节文学欣赏的性质 文学欣赏是以文学作品为欣赏对象并由欣赏对象——文学作品所引起的一种特有的精神活动。由于欣赏对象与其他欣赏活动不同,以及欣赏对象所引起的欣赏主体...
第八章 文学创作 第八章文学写作 一、生活积累与心灵表现 再现—生活模仿—理性 表现—心灵表现—非理性 •Poet希腊语意思是创造者。•诗人的否定:柏拉图、中世纪的教会。•辩护者:诗人创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第六章 文学本质与特征
文学本质
生活本源 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
哲学依据:按照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的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文学的源泉只能是客观存在的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
从创作实际看,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是被文学创作实践所反复证明了的事实。
生活本源不等于文学创作
创作需要给生活以价值判断和意义赋予,即文学具有倾向性。
文学是对生活的能动创造,具有艺术的超越性。
文学的社会属性
文学是一种审美的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
为什么说文学是主体审美意识语符化显现?
从艺术哲学的层面上说,主体审美意识的语符化显现,基于人类掌握世界的艺术方式
在文艺美学的层面上,主体审美意识的语符化显现,体现了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
在语言艺术的层面上,审美意识的语符化显现,表明了语言之于文学的特殊地位
文学特征
审美性
从作家方面说,文学创作是生活感受的审美化
从作品方面说,文学作品具有审美价值
读者方面说,文学能满足读者的审美需要,获得审美愉悦
情感性 特征
文学情感是经过主体体验和理性沉淀后的情感
文学情感是感物吟志、情景交融的情感
文学情感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艺术的分类
按感知方式分:听觉艺术,视觉艺术,想象艺术
按存在方式分:空间艺术,时间艺术,时空艺术
按展示方式分:静态艺术、动态艺术
按创造主体与生活的关系分:表现艺术,再现艺术
按社会功能分:使用艺术、美的艺术
按艺术门类塑造形象的手段和使用材料分: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的特殊性
艺术形象的间接性
反映生活的广阔性和丰富性
表达思想的明确性和深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