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病毒学2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病毒学相关思维导图,介绍病毒的分类和命名,供有需要的学习者学习了解,对病毒性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赞加收藏
编辑于2023-01-01 20:57:20 湖北省这是一篇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思维导图,包含考试可能存在的复习要点,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易于理解。
这是一篇关于微生物学第五章重点:细菌纯培养生长曲线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主要方法及原理有哪些?,典型的细菌群体生长曲线分哪几个时期?简述各时期的特征及在工业发酵中的应用,生长时期的描述,生长曲线的定义,章节导入。
这是一篇根据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兽医全科类)2025制作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综合应用科目,临床科目,预防科目,基础科目。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思维导图,包含考试可能存在的复习要点,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易于理解。
这是一篇关于微生物学第五章重点:细菌纯培养生长曲线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主要方法及原理有哪些?,典型的细菌群体生长曲线分哪几个时期?简述各时期的特征及在工业发酵中的应用,生长时期的描述,生长曲线的定义,章节导入。
这是一篇根据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兽医全科类)2025制作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综合应用科目,临床科目,预防科目,基础科目。
病毒学2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1. 病毒分类的发展历程
1937 Levadifi&Leptin根据组织胚胎学和病毒对不同于组织的亲和性进行分类
1944 提出根据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进行分类
1950 国际微生物学会提出病毒分类的八项原则
1953 提出根据病毒的理化特性
1963 国际微生物命名委员会病毒学分会提出新的八项原则
1966 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ICNV成立,从微生物命名委员会中分离并独立
internationa committee on nomenclature of virus
1971 发表第一次报告
1973 更名为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
2018 第十次报告 当前 病毒的最高分类单位是目,目—科—种
9个目,134个科,4853种
2. 病毒分类的原则
稳定性
实用性
认可性
灵活性
3. 病毒分类的八项依据
1||| 病毒的形态学结构
病毒粒子的形状和大小
有无表面纤突和相应特征
有无囊膜
衣壳的对称型和结构
2||| 病毒的理化特性
分子量 浮密度 沉降系数
对乙醚、氯仿等脂溶性溶剂的敏感性
对其他理化因子的敏感性
热
紫外线
辐射
酸碱
去污剂
阳离子
3||| 病毒核酸的类型、结构和相对分子量
核酸类型为DNA或RNA
核酸的结构
单股或双股
线状或环状
单分子还是分节段
核酸的大小
碱基或碱基对数目
G+C含量
4||| 蛋白质
结构蛋白的数目、大小和功能活性
非结构蛋白的数目、大小和功能活性
蛋白质的特殊功能活性(转录酶、反转录酶、血凝素、神经氨酸酶等)
5||| 脂质、糖类的含量和特性
6||| 病毒在细胞培养物上的特性
对细胞核宿主的特异性
在细胞内的核酸复制和蛋白质合成过程
病毒粒子的装配部位
病毒粒子成熟和释放的部位和性质
7||| 血清学性质和抗原的关系
与其他相关病毒的血清学交叉反应关系
8||| 流行病学特性
地理分布
自然宿主范围、传播方式和媒介
致病性及与疾病的关系
组织嗜性(亲和性)
组织病理学
4. 病毒的分类系统
核酸类型
DNA病毒
双链
单链
DNA和RNA逆转录病毒
RNA病毒
负链
正链
亚病毒传染因子
类病毒
卫星病毒
朊病毒
概念
类病毒(Viroid)∶小的单链、环状、裸露的RNA,能独立侵染、自主复制。
卫星病毒((Satellite virus)∶又称拟病毒((Virusoids),缺少独立复制能力,需要辅助病毒才能复制其核酸,或由辅助病毒提供外壳蛋白保护其核酸。
朊病毒(Prion)∶一种不含核酸、无免疫性、具有感染性的小分子蛋白质,又称蛋白侵染子。可抵抗破坏核酸的物质,由细胞自身蛋白PrPC被修饰后而转变成PrPsc。
5. 病毒分类的规则
目Order—科Family—亚科Subfamily—属Genus—种Species
病毒种
构成一个复制谱系
占据一个特定生态位
具有多个共同分类特征的病毒
“种”是最小的分类单元
(病毒分类规则适用于类病毒分类)
分类
6. 传统命名方法
种
所引起疾病+“病毒”两字
脊髓灰质炎病毒
最初发现地+(所引起疾病)+“病毒”两字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
地名+“病毒”
新城疫病毒
人名(发现者名、患者名等)+“病毒”
Rous肉瘤病毒
科、属的命名
病毒粒子的形态和理化特性
RMA病毒科、反转录病毒科、轮状病毒属
病毒所引起的病变的性质
疱疹病毒科、痘病毒科
病毒酶作用的基质
正粘病毒科、副粘病毒科
病毒的最初分离部位
腺病毒科
感染宿主的部位
鼻病毒属、肠道病毒属
以几个属的缩拼词作为科名
呼肠孤病毒科 Reoviridae (Respiratory enteric orphan virus)
7. 流感病毒命名法
型别/宿主/分离地点/毒株序号/分离年代(血凝素亚型和神经氨酸酶亚型)
Influenza virus type/host/place/serial No./year(HnNn)
举例:
命名
8. 思考题
动物病毒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核酸类型、有无囊膜、遗传物质的形态等
病毒分类的八项依据
1||| 病毒的形态学结构
病毒粒子的形状和大小
有无表面纤突和相应特征
有无囊膜
衣壳的对称型和结构
2||| 病毒的理化特性
分子量 浮密度 沉降系数
对乙醚、氯仿等脂溶性溶剂的敏感性
对其他理化因子的敏感性
热
紫外线
辐射
酸碱
去污剂
阳离子
3||| 病毒核酸的类型、结构和相对分子量
核酸类型为DNA或RNA
核酸的结构
单股或双股
线状或环状
单分子还是分节段
核酸的大小
碱基或碱基对数目
G+C含量
4||| 蛋白质
结构蛋白的数目、大小和功能活性
非结构蛋白的数目、大小和功能活性
蛋白质的特殊功能活性(转录酶、反转录酶、血凝素、神经氨酸酶等)
5||| 脂质、糖类的含量和特性
6||| 病毒在细胞培养物上的特性
对细胞核宿主的特异性
在细胞内的核酸复制和蛋白质合成过程
病毒粒子的装配部位
病毒粒子成熟和释放的部位和性质
7||| 血清学性质和抗原的关系
与其他相关病毒的血清学交叉反应关系
8||| 流行病学特性
地理分布
自然宿主范围、传播方式和媒介
致病性及与疾病的关系
组织嗜性(亲和性)
组织病理学
分类系统各级的的词尾分别是什么?
目Order:-virale
科Family:-viridae
亚科Subfamily:-virinae
属Genus:-virus
种Species
请举例说明国际流感病毒的命名方法?
型别/宿主/分离地点/毒株序号/分离年代(血凝素亚型和神经氨酸酶亚型)
Influenza virus type/host/place/serial No./year(HnNn)
举例:
H:hemagglutinin (HA) 血凝素
N:neuraminidase (NA) 神经氨酸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