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大一汉语言文学词汇思维导图
文学生们,是否还在为琐碎的现代汉语知识无从下手而发愁? 那么它来啦! 超级详细的黄廖版现代汉语词汇部分思维导图它来啦!
编辑于2023-02-04 23:54:39 新疆词汇
词汇概说
词汇 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内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词汇单位
语素 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
注意一个语素≠一个音节 勿通过音节个数判断语素个数
方法
替代法
原则
两种替代缺一不可
替代中保持语素意义的基本一致
分类
是否有词汇意义
实语素 既有词汇意义,又有语法意义的语素
虚语素 只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的语素
一般来说,意义分两种,一是表示语法作用的意义叫做语法意义,二是表示事物、现象的意义叫词汇意义。
按音节多少
单音节语素
多音节语素
以语素的构词能力
成词语素 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
不成词语素 不能够单独成词的语素
不定位不成词语素
定位不成词语素
前缀
后缀
词缀
区别方法:看是否能够单独使用。
词
词
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独立运用是指能够“单说”(单独成句)或“单用”(单独作句法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但不能单独成句。)
词和语素的区别方法
剩余法
短语
由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语义关系和语法规则构成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
是由词如逐层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
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单位
词和短语的区别方法
扩展法或插入法
插入虚词,例如“的”“得”“和”“了”
固定短语
固定短语 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的成分
专名 绝大多数是社会组织机构或企事业单位的名称
熟语
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
临时短语 词跟词的临时组合
缩略语 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语
简称 较复杂的名称的简化形式与全称相对而言
前后词均取前一个语素
家用电器— 家电 北京大学—北大
前词取前一个语素后此曲后一个语素
外交部长—外长 扫除文盲—扫盲
省略并列词中相同的语素
中学、小学—中小学 陆军、海军、空军—陆海空军
截取原来名称的前段或后段
南开大学—南开 复旦大学—复旦
包含外来词的名称可以只取外来词的头一个音节(字)
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 加利福尼亚州—加州
其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协
数字略语
为了使话语简短,使用数字对并列词语的语素或语义成分概括出来的略语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
翟塘峡、巫峡、西陵峡—三峡
弊端
数词略语也容易使原来的具体内容落空,数字越大,内容架空的可能越大。(十八层地狱,五花八门)
时代不同,缩略语的意义也不同。
词的结构类型
单纯词(单语素词)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联绵词 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表示一个意义的词
双声词 两个音节,声母相同的联绵词
参差、仿佛
叠韵词 两个音节的“韵”相同的连绵词
彷徨、烂漫
其他(非双声叠韵) 两个音节声韵都不相同的连绵词
芙蓉、牡丹
叠音词 由不成语素的音节重叠构成重叠后仍只是一个双音,语素是单语素词不是词的形态变化。
猩猩、姥姥
与“星星”不同,此为两个语素 “姥姥”为一个语素
音译的外来词
葡萄,咖啡,沙发
合成词(多语素词)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复合式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词根结合在一起构成
联合型(并列式) 有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
A:途径、美好、收获(两个词根的意义相同相近可以互相说明)
B:骨肉、开关、利害(两个词根结合起来,产生新的意义)
C:国家、人物、忘记(两个词根组合成词后,只有一个词根的意义在起作用,另一个词根的意义完全消失)
偏正型 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
A:主流、气功、小说(定中)
B:彻查、火红、腾飞(状中)
补充型 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
A:提高、说服、改进(前一词根表示动作,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动作的结果)
B:车辆、人口、房间(前一词根表示事物,后一词根表示事物的单位)
动宾型 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
司机、管家、达标
主谓型(陈述式) 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
地震、月亮、耳鸣
重叠式 由相同的词根语素重叠构成
哥哥、仅仅、刚刚
附加式 由词根和词缀构成
词缀在词根前的叫前缀,在词根后的叫后缀。
词根+词缀 1.根表示主要意义。 2.缀: ⑴有加强词根意义和情感色彩的作用(例如绿绒绒,绒绒:又短又软又密) ⑵部分词缀多少有意义(例如第一,第:次第) ⑶有的词缀没意义或意义模糊(例如老虎,老)
词根
意义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不固定的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词缀
意义不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固定的不成词语素。
前加型(词缀+词根)
老— 老虎、老乡 第— 第一、第二 小— 小王、小李 阿— 阿姨、阿毛
后加型(词根+后缀)
—子 刀子、瓶子、胖子 —头 石头、木头、甜头 —化 绿化、现代化、自动化 —于 勇于、在于、善于 红彤彤,绿油油等
—儿 鸟儿、花儿、歌儿
词义及其性质和构成
词义
词的意义即词的内容,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词义的性质
词义的概括性
一般的词指的都是整类事物或现象。
任何一个词的意义都具有概括性,即使专有名词也不例外。
词义的模糊性
定义:词义的界限有不确定性,它来源于词所指的事物边界不清
词义的模糊性是客观事物连续性的反映
词义的民族性
词义不仅在理性意义上有民族性,在附加色彩上也可以显示出民族性。
词义的构成
概念义(理性义或主要意义) 词义中的主要部分
定义: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
作用:给词所联系的事物画一个范围
色彩义(附属于概念义,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也作附属义)
感情色彩
褒义词 大方、漂亮、公正
贬义词 小人、小气、勾结
中性词 个体、集体 注:有一些中性词在一定语境里会产生褒义或贬义的感情色彩
语体色彩(文体色彩)
书面色彩 祝愿、心态
口语色彩 明儿、脑袋
形象色彩 表示具体事物的词,往往给人一种形象感,这种形象感来自对该事物的形象的概括。
形态:云海、美人鱼、喇叭花
动态:垂柳、牵牛花、碰碰船
颜色:绿洲、碧空、黄莺
声音:布谷鸟、知了、乒乓球
义项和义素
义项
定义
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分类
基本义 最常用的意义
基本义≠原始义
转义 由基本一直接或间接的发展转化而来的
引申义 在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经过推演发展而产生的意义
比喻义 借用一个词的基本意义来比喻另一种事物所产生并被固定下来的新的意义
词的比喻义VS修辞学比喻
单义词和多义词
单义词 只有一个义项的词
单纯词 煤、鸟、垃圾、葡萄
合成词 明晰,期求,切忌,华侨
多义词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的词
同音字 是一词多义,几个意义之间没有联系
与因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使多词同音现象。
义素
语素VS义素
定义
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又叫词的语义成分或语义特征
作用
通过类属关系同别的非本类事物相区别
根据某些特征,同本类内部其他事物相区别
表示方法
二分法
[]内的特征就是区别特征
“+”表示有此特征,“-”则相反
共同义素 同组中的共同特征
区别义素 区别特征
义素分析
首先,要明确分析的对象
其次,根据所选定的词 进行词意间的比较,找出其共同特征与区别特征。
再次艺术确定之后,还需要采取种种方法进行表达
义素分析的运用
义素分析可以突出的显示词义之间的异同及联系。
语义场
语义场
定义
语义的类聚,既有共同艺术又有区别义素的一组词的相关语义聚合为一个语义场。
层次
上一层词中某个词的义素必然为下一层次的各词所具有,而下一层次又必然有自己一些特殊的义素
下位词、母场、子场
语义场的各项也可以没有共同的上位词
有些词可以金属不同层次的语义场
语义场分析
分类(各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
类属义场
顺序义场
单项顺序 小学—中学—大学 初赛—复赛—决赛
循环义场 春—夏—秋—冬 干支纪年
关系义场 一般由两个成员组成,二者处于某种关系的两端,互相对立,互相依靠。
同义义场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的相关语义组成的与一场叫做同义义场
同义词 西红柿—番茄 星期日—星期天
近义词 坚决—坚定 愉快—高兴
反义义场 意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词的相关语义构成反义义场,这两个词互为反义词
同义义场和同义词
同义词的差别
理性意义方面的差别
意义的轻重[±程度重]
范围的大小[±范围大]
集体与个体不同[±集合]
搭配对象不同
色彩方面的差别
感情色彩不同[±褒义]
语体色彩不同[±书面语]
词性方面的差异
一般地说,词性或句法功能不同的一组词,不能形成同义词。
辨析同义词的方法
按照思维逻辑框架图逐一分析
同义词之间的差别。
意义方面
意义轻重不同
轻 失望
重 绝望
范围大小不同
大 局面
小 场面
集体个体不同
集体 树木
个体 树
搭配对象不同
具体、范围小的 交换→礼物、意见
抽象、范围大的 交流→思想、经验
色彩方面
感情色彩不同
褒义 成果
中性 结果
贬义 后果
语体色彩不同
口语、普通用语 脑袋
书面语、特殊用语 头部
用法方面
词性不同
突然(形容词):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
猛然(副词):作状语
同义词的作用
可以使语言的表达精准、严密
可以使语体风格鲜明
可以使文具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可以使表达的语气委婉
同义词连用,可以加强语势,使语意完足
反义义场和反义词
反义义场的类型
互补反义义场
极性反义义场
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
两词之间的语义范围,使用频率并不相等
反义词的作用
运用反义词可以揭示事物的矛盾,形成意思的鲜明对照和映衬,从而把事物的特点深刻的表示出来。
多组反义词连用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强调核心意识的作用。
反义词可以构成对偶、映衬的句子,使语言更加深刻有力。
由于反义词具有鲜明的对比作用,人们有时为了使语言新颖而又简练,按原有的词临时创造一个反义词。
语义和语境的关系
语境对解释词义的作用
语境
定义 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
分类
语言语境 口语中的前言后语和书面语中的上下文。
情景语境(社会现实语境) 指说话时牵涉的人或物、时间处所、社会环境以及说听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姿态、手势的非语言因素。)
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语境使词义单一化
语境使词义具体化
语境增加临时性意义
语境表现出词义的选择性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基本词汇(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
基本词汇是基本词的总和 基本词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 基本词≠一成不变
条件(构成新词的基础)
为全民所共同理解
使用频率高
生命力强
特点
稳固性
能产性
以全民常用性为前提
全民常用性
一般词汇
特点
有很大的灵活性
词汇数量多
不一定为全民族的成员所普遍掌握
分类
古语词
古语词≠古代汉语的词
文言词 所表示的事物和现象还存在于本民族现实生活中,在语言使用中常有浓重的书面语色彩
历史词 表示历史上的事物或现象的古语词
在表达上的作用
使语言简洁匀称
可以表达庄重严肃的感情色彩
可以表达幽默、讽刺等意义
方言词 普通话从各方言中吸取来的词 把戏、垃圾、二流子
外来词(借词) 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
外族指:1.外国 2.非汉族的国内民族
用纯粹音译法构成的新词,一般不算外来的。
分类( 根据吸收方式和构造)
音译
纯音译 沙发、咖啡、奥林匹克
选用与外语词声音和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汉字来翻译的 模特儿、逻辑、维他命
半音译半意译或音意兼译 浪漫主义、马克思主义
音译加汉语语素
去掉英语词中的一个音节,在其前面加注汉语语素。 的士(taxi)去掉“士”加“面”“货” 巴士(bus)去掉“士”加“大、中”
将外来词音译之后,加一个表示一类的汉语语素。 啤酒(Beer为“啤”) 卡车(Car为“卡”)
借形
字母式借形词(字母词) CD机、B超、3D
借用日语中的汉字词(汉字式借形) 共产、元素、资本
行业语 各种行业应用的专有词语 正数、胚胎、电压、化合、血型
隐语 个别社会集体或秘密组织内部人懂得并使用的特殊用语
熟语(一般词汇) 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单位。
成语 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
成语的特征
意义整体性
结构凝固性
风格典雅性
成语的来源
神话寓言
历史故事
诗文语句
口头俗语
成语的构造
联合结构
偏正结构
动宾结构
补充结构
主谓结构
成语的运用
第一,弄清成语的实际意义
第二,成语是凝固结构,运用时一般不能随意变化和增减其中的成分
第3成语有其确定的字形和读音,需分辨清楚,不能写错读错
谚语 群众口中通俗经典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
种类
哲理类 水滴石穿 水可行船,水可覆船
修身类 正人先正己 待人要宽,对己要严
讽诫类 酒后无德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农业类 夏至不栽,东倒西歪 好种出好苗,良种产量高
气象类 冬至长,夏至短 乌云遮冬,不雨也风
风土类 南人吃米,北人吃面 接风的饺子,送行的面
知识类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十里认人,百里认衣
惯用语 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用的短语
动宾式 耍花招 走过场 吹牛皮
偏正式 传声筒 风凉话 夹生饭
主谓式 天晓得 天照应
主要特征
含义简明、形象生动、通俗有趣
歇后语 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前后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固定短语
喻意歇后语 大海里捞针——无处寻 快刀切豆腐——两面光
谐音歇后语 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
词汇的发展变化
新词的产生
产生方式、原因
社会不断的发展新事物,不断的涌现
社会的发展变化
词的双音节发展趋势的要求。
旧词的隐退和复出
原因
词所指称的旧事物消失了 丫鬟、王爷、童养媳
有的是反映对职业的歧视的旧词被新词代替 戏子(演员) 厨子(厨师) 跑堂(服务员)
词义的演变
词义扩大 指扩大词所概括的对象范围
词义缩小 指缩小词所概括的对象范围
词义转移
词汇的规范化
异形词、异序词的规范
异形词是现代汉语的书面语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并存并用的同音异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 成分—成份 角色—脚色 人才—人材
异序词是语素相同次序相反,意义相同的一组词 健康—康健 山河—河山 离别—别离
维护现有词语使用的规范
对吸收的方言词、外来词、古语词的规范
方言词的规范
外来词的规范
不要滥用外来词
统一外来词的汉字书写形式
吸收外族概念应尽量采用意译方式
古语词的规范
对生造词的规范
词汇
词汇概说
词汇 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内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词汇单位
语素 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
注意一个语素≠一个音节 勿通过音节个数判断语素个数
方法
替代法
原则
两种替代缺一不可
替代中保持语素意义的基本一致
分类
是否有词汇意义
实语素 既有词汇意义,又有语法意义的语素
虚语素 只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的语素
一般来说,意义分两种,一是表示语法作用的意义叫做语法意义,二是表示事物、现象的意义叫词汇意义。
按音节多少
单音节语素
多音节语素
以语素的构词能力
成词语素 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
不成词语素 不能够单独成词的语素
不定位不成词语素
定位不成词语素
前缀
后缀
词缀
区别方法:看是否能够单独使用。
词
词
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独立运用是指能够“单说”(单独成句)或“单用”(单独作句法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但不能单独成句。)
词和语素的区别方法
剩余法
短语
由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语义关系和语法规则构成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
是由词如逐层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
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单位
词和短语的区别方法
扩展法或插入法
插入虚词,例如“的”“得”“和”“了”
固定短语
固定短语 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的成分
专名 绝大多数是社会组织机构或企事业单位的名称
熟语
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
临时短语 词跟词的临时组合
缩略语 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语
简称 较复杂的名称的简化形式与全称相对而言
前后词均取前一个语素
家用电器— 家电 北京大学—北大
前词取前一个语素后此曲后一个语素
外交部长—外长 扫除文盲—扫盲
省略并列词中相同的语素
中学、小学—中小学 陆军、海军、空军—陆海空军
截取原来名称的前段或后段
南开大学—南开 复旦大学—复旦
包含外来词的名称可以只取外来词的头一个音节(字)
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 加利福尼亚州—加州
其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协
数字略语
为了使话语简短,使用数字对并列词语的语素或语义成分概括出来的略语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
翟塘峡、巫峡、西陵峡—三峡
弊端
数词略语也容易使原来的具体内容落空,数字越大,内容架空的可能越大。(十八层地狱,五花八门)
时代不同,缩略语的意义也不同。
词的结构类型
单纯词(单语素词)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联绵词 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表示一个意义的词
双声词 两个音节,声母相同的联绵词
参差、仿佛
叠韵词 两个音节的“韵”相同的连绵词
彷徨、烂漫
其他(非双声叠韵) 两个音节声韵都不相同的连绵词
芙蓉、牡丹
叠音词 由不成语素的音节重叠构成重叠后仍只是一个双音,语素是单语素词不是词的形态变化。
猩猩、姥姥
与“星星”不同,此为两个语素 “姥姥”为一个语素
音译的外来词
葡萄,咖啡,沙发
合成词(多语素词)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复合式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词根结合在一起构成
联合型(并列式) 有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
A:途径、美好、收获(两个词根的意义相同相近可以互相说明)
B:骨肉、开关、利害(两个词根结合起来,产生新的意义)
C:国家、人物、忘记(两个词根组合成词后,只有一个词根的意义在起作用,另一个词根的意义完全消失)
偏正型 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
A:主流、气功、小说(定中)
B:彻查、火红、腾飞(状中)
补充型 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
A:提高、说服、改进(前一词根表示动作,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动作的结果)
B:车辆、人口、房间(前一词根表示事物,后一词根表示事物的单位)
动宾型 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
司机、管家、达标
主谓型(陈述式) 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
地震、月亮、耳鸣
重叠式 由相同的词根语素重叠构成
哥哥、仅仅、刚刚
附加式 由词根和词缀构成
词缀在词根前的叫前缀,在词根后的叫后缀。
词根+词缀 1.根表示主要意义。 2.缀: ⑴有加强词根意义和情感色彩的作用(例如绿绒绒,绒绒:又短又软又密) ⑵部分词缀多少有意义(例如第一,第:次第) ⑶有的词缀没意义或意义模糊(例如老虎,老)
词根
意义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不固定的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词缀
意义不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固定的不成词语素。
前加型(词缀+词根)
老— 老虎、老乡 第— 第一、第二 小— 小王、小李 阿— 阿姨、阿毛
后加型(词根+后缀)
—子 刀子、瓶子、胖子 —头 石头、木头、甜头 —化 绿化、现代化、自动化 —于 勇于、在于、善于 红彤彤,绿油油等
—儿 鸟儿、花儿、歌儿
词义及其性质和构成
词义
词的意义即词的内容,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词义的性质
词义的概括性
一般的词指的都是整类事物或现象。
任何一个词的意义都具有概括性,即使专有名词也不例外。
词义的模糊性
定义:词义的界限有不确定性,它来源于词所指的事物边界不清
词义的模糊性是客观事物连续性的反映
词义的民族性
词义不仅在理性意义上有民族性,在附加色彩上也可以显示出民族性。
词义的构成
概念义(理性义或主要意义) 词义中的主要部分
定义: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
作用:给词所联系的事物画一个范围
色彩义(附属于概念义,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也作附属义)
感情色彩
褒义词 大方、漂亮、公正
贬义词 小人、小气、勾结
中性词 个体、集体 注:有一些中性词在一定语境里会产生褒义或贬义的感情色彩
语体色彩(文体色彩)
书面色彩 祝愿、心态
口语色彩 明儿、脑袋
形象色彩 表示具体事物的词,往往给人一种形象感,这种形象感来自对该事物的形象的概括。
形态:云海、美人鱼、喇叭花
动态:垂柳、牵牛花、碰碰船
颜色:绿洲、碧空、黄莺
声音:布谷鸟、知了、乒乓球
义项和义素
义项
定义
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分类
基本义 最常用的意义
基本义≠原始义
转义 由基本一直接或间接的发展转化而来的
引申义 在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经过推演发展而产生的意义
比喻义 借用一个词的基本意义来比喻另一种事物所产生并被固定下来的新的意义
词的比喻义VS修辞学比喻
单义词和多义词
单义词 只有一个义项的词
单纯词 煤、鸟、垃圾、葡萄
合成词 明晰,期求,切忌,华侨
多义词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的词
同音字 是一词多义,几个意义之间没有联系
与因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使多词同音现象。
义素
语素VS义素
定义
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又叫词的语义成分或语义特征
作用
通过类属关系同别的非本类事物相区别
根据某些特征,同本类内部其他事物相区别
表示方法
二分法
[]内的特征就是区别特征
“+”表示有此特征,“-”则相反
共同义素 同组中的共同特征
区别义素 区别特征
义素分析
首先,要明确分析的对象
其次,根据所选定的词 进行词意间的比较,找出其共同特征与区别特征。
再次艺术确定之后,还需要采取种种方法进行表达
义素分析的运用
义素分析可以突出的显示词义之间的异同及联系。
语义场
语义场
定义
语义的类聚,既有共同艺术又有区别义素的一组词的相关语义聚合为一个语义场。
层次
上一层词中某个词的义素必然为下一层次的各词所具有,而下一层次又必然有自己一些特殊的义素
下位词、母场、子场
语义场的各项也可以没有共同的上位词
有些词可以金属不同层次的语义场
语义场分析
分类(各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
类属义场
顺序义场
单项顺序 小学—中学—大学 初赛—复赛—决赛
循环义场 春—夏—秋—冬 干支纪年
关系义场 一般由两个成员组成,二者处于某种关系的两端,互相对立,互相依靠。
同义义场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的相关语义组成的与一场叫做同义义场
同义词 西红柿—番茄 星期日—星期天
近义词 坚决—坚定 愉快—高兴
反义义场 意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词的相关语义构成反义义场,这两个词互为反义词
同义义场和同义词
同义词的差别
理性意义方面的差别
意义的轻重[±程度重]
范围的大小[±范围大]
集体与个体不同[±集合]
搭配对象不同
色彩方面的差别
感情色彩不同[±褒义]
语体色彩不同[±书面语]
词性方面的差异
一般地说,词性或句法功能不同的一组词,不能形成同义词。
辨析同义词的方法
按照思维逻辑框架图逐一分析
同义词之间的差别。
意义方面
意义轻重不同
轻 失望
重 绝望
范围大小不同
大 局面
小 场面
集体个体不同
集体 树木
个体 树
搭配对象不同
具体、范围小的 交换→礼物、意见
抽象、范围大的 交流→思想、经验
色彩方面
感情色彩不同
褒义 成果
中性 结果
贬义 后果
语体色彩不同
口语、普通用语 脑袋
书面语、特殊用语 头部
用法方面
词性不同
突然(形容词):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
猛然(副词):作状语
同义词的作用
可以使语言的表达精准、严密
可以使语体风格鲜明
可以使文具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可以使表达的语气委婉
同义词连用,可以加强语势,使语意完足
反义义场和反义词
反义义场的类型
互补反义义场
极性反义义场
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
两词之间的语义范围,使用频率并不相等
反义词的作用
运用反义词可以揭示事物的矛盾,形成意思的鲜明对照和映衬,从而把事物的特点深刻的表示出来。
多组反义词连用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强调核心意识的作用。
反义词可以构成对偶、映衬的句子,使语言更加深刻有力。
由于反义词具有鲜明的对比作用,人们有时为了使语言新颖而又简练,按原有的词临时创造一个反义词。
语义和语境的关系
语境对解释词义的作用
语境
定义 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
分类
语言语境 口语中的前言后语和书面语中的上下文。
情景语境(社会现实语境) 指说话时牵涉的人或物、时间处所、社会环境以及说听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姿态、手势的非语言因素。)
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语境使词义单一化
语境使词义具体化
语境增加临时性意义
语境表现出词义的选择性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基本词汇(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
基本词汇是基本词的总和 基本词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 基本词≠一成不变
条件(构成新词的基础)
为全民所共同理解
使用频率高
生命力强
特点
稳固性
能产性
以全民常用性为前提
全民常用性
一般词汇
特点
有很大的灵活性
词汇数量多
不一定为全民族的成员所普遍掌握
分类
古语词
古语词≠古代汉语的词
文言词 所表示的事物和现象还存在于本民族现实生活中,在语言使用中常有浓重的书面语色彩
历史词 表示历史上的事物或现象的古语词
在表达上的作用
使语言简洁匀称
可以表达庄重严肃的感情色彩
可以表达幽默、讽刺等意义
方言词 普通话从各方言中吸取来的词 把戏、垃圾、二流子
外来词(借词) 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
外族指:1.外国 2.非汉族的国内民族
用纯粹音译法构成的新词,一般不算外来的。
分类( 根据吸收方式和构造)
音译
纯音译 沙发、咖啡、奥林匹克
选用与外语词声音和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汉字来翻译的 模特儿、逻辑、维他命
半音译半意译或音意兼译 浪漫主义、马克思主义
音译加汉语语素
去掉英语词中的一个音节,在其前面加注汉语语素。 的士(taxi)去掉“士”加“面”“货” 巴士(bus)去掉“士”加“大、中”
将外来词音译之后,加一个表示一类的汉语语素。 啤酒(Beer为“啤”) 卡车(Car为“卡”)
借形
字母式借形词(字母词) CD机、B超、3D
借用日语中的汉字词(汉字式借形) 共产、元素、资本
行业语 各种行业应用的专有词语 正数、胚胎、电压、化合、血型
隐语 个别社会集体或秘密组织内部人懂得并使用的特殊用语
熟语(一般词汇) 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单位。
成语 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
成语的特征
意义整体性
结构凝固性
风格典雅性
成语的来源
神话寓言
历史故事
诗文语句
口头俗语
成语的构造
联合结构
偏正结构
动宾结构
补充结构
主谓结构
成语的运用
第一,弄清成语的实际意义
第二,成语是凝固结构,运用时一般不能随意变化和增减其中的成分
第3成语有其确定的字形和读音,需分辨清楚,不能写错读错
谚语 群众口中通俗经典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
种类
哲理类 水滴石穿 水可行船,水可覆船
修身类 正人先正己 待人要宽,对己要严
讽诫类 酒后无德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农业类 夏至不栽,东倒西歪 好种出好苗,良种产量高
气象类 冬至长,夏至短 乌云遮冬,不雨也风
风土类 南人吃米,北人吃面 接风的饺子,送行的面
知识类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十里认人,百里认衣
惯用语 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用的短语
动宾式 耍花招 走过场 吹牛皮
偏正式 传声筒 风凉话 夹生饭
主谓式 天晓得 天照应
主要特征
含义简明、形象生动、通俗有趣
歇后语 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前后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固定短语
喻意歇后语 大海里捞针——无处寻 快刀切豆腐——两面光
谐音歇后语 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
词汇的发展变化
新词的产生
产生方式、原因
社会不断的发展新事物,不断的涌现
社会的发展变化
词的双音节发展趋势的要求。
旧词的隐退和复出
原因
词所指称的旧事物消失了 丫鬟、王爷、童养媳
有的是反映对职业的歧视的旧词被新词代替 戏子(演员) 厨子(厨师) 跑堂(服务员)
词义的演变
词义扩大 指扩大词所概括的对象范围
词义缩小 指缩小词所概括的对象范围
词义转移
词汇的规范化
异形词、异序词的规范
异形词是现代汉语的书面语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并存并用的同音异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 成分—成份 角色—脚色 人才—人材
异序词是语素相同次序相反,意义相同的一组词 健康—康健 山河—河山 离别—别离
维护现有词语使用的规范
对吸收的方言词、外来词、古语词的规范
方言词的规范
外来词的规范
不要滥用外来词
统一外来词的汉字书写形式
吸收外族概念应尽量采用意译方式
古语词的规范
对生造词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