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历史选修一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高中历史选修一思维导图,包括:第一单元梭伦改革、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
编辑于2023-02-12 12:33:19 四川省高中历史选修一思维导图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一)时间:公元前六世纪初
(二)地域:欧洲希腊地区雅典城邦
(三)历史背景(或原因):
1、贵族政治的实施使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尖锐,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缓和。
2、雅典的地理环境和奴隶制经济的繁荣为梭伦改革提供了必要条件。
3、工商业奴隶主崛起,贵族政治腐败使得工商业奴隶主联合平民共同反抗贵族统治,梭伦改革成为必然。
4、梭伦通过自身的努力,在雅典树立了较高的威望,成为首席执政官。
(四)主要内容 :
①颁布“解负令”,释放债务奴隶,并归还其抵押的土地。
②颁布遗嘱法,规定无子女者可将财产交给指定的继承人。
③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按照财产多少划分政治权利,并规定其相应义务。
④恢复公民大会最高权力,并设立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常设机构。
⑤司法方面,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⑥颁布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法令,鼓励发展工商业,扩大下层平民就业机会,壮大了雅典城邦的实力。
(五)历史作用(或含有局限性):
①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
②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为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③但是,没有完全解决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六)改革的性质(实质):
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一次自上而下的完善奴隶制社会政治统治的改革,为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七)成败原因分析:(成功)
①改革顺应了历史潮流,平民与贵族之间矛盾的调节有效促进了生产力的的发展。
②改革措施切实可行,有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的支持。梭伦不再担任首席执政官后,其改革措施还是保留了下来。
(八)特点:
崇尚中庸,手段温和。
(九)其他:
特别注意梭伦改革调节的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不是阶级矛盾。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①人民主权;
②轮番而治;
③崇尚法律,法律面前公民平等。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一)时间:公元前四世纪中期。(前356年——前338年)。或秦孝公在位期间。
(二)地域:战国时期的秦国。
(三)历史背景(或原因):
①春秋战国之际,铁制农具和牛耕逐渐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提高。
②社会阶级关系变化,出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和自耕农阶层,他们要求进一步打破束缚,解放生产力。
③社会发展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以中央集权制度代替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
④春秋战国之际,战争频繁,各国为了自保纷纷进行变法。
⑤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法家学说主张变革,受到各国统治者的重视。
(四)主要内容:
A政治上:通过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推行郡县制,制定秦律等措施,打击旧势力,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加强中央集权。
B经济上:通过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等改变旧的生产关系,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军事上:通过奖励军功等措施,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D社会习俗: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的政策等。
(五)历史作用:
①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
②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建立。
③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国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取得主动权。
④总之,变法为秦国的富强和秦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于中国以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六)改革的性质(实质):
商鞅变法是一次至上而下的促进秦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度转变的改革。
(七)成败原因分析:(成功)
①、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是时代潮流,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个趋势;
②、秦国国君有比较集中的权利,旧的奴隶主贵族势力较弱,秦孝公全力支持商鞅变法;
③、商鞅制订了全面有效的改革措施并坚决贯彻执行。
(八)特点:
不畏权贵,严刑峻法。
(九)其他:局限性:
①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②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
③没有与旧制度、旧文化彻底划清界限。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时间:公元五世纪末 南北朝(420年——589年)
(二)地域:北朝(中国华北地区或黄河中下游地区)
(三)历史背景(或原因):
①北魏的建立结束了西晋以来中国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社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加强。
②北魏政权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开始了封建化进程。
③但是各种制度有许多缺陷,基层实行的宗主督护制,导致广大农民负担繁重阶级矛盾尖锐。
④北魏实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使民族矛盾尖锐,各地不断发生人民起义。
⑤冯太后积极推动北魏政权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进行改革。
⑥孝文帝具有良好的汉文化素养,深刻认识到了汉族的先进和鲜卑族的落后。
(四)主要内容:
①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②推行均田制,使无地农民获得了耕地。
③设立三长制,使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行政体制得到完善。
④推行新的租调制,大大增加国家收入。
⑤495年,迁都洛阳以后,改革的重点在于移风易俗,措施有:易服饰、该汉姓、讲汉话、通婚姻、该籍贯等。
(五)历史作用:
①改革促进了中国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繁荣,推动了鲜卑族的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变,增加了国家收入。
②鲜卑族积极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促进了汉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③改革促进了中国北方的民族大融合,为隋唐时期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六)改革的性质(实质):
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维护北魏鲜卑族封建统治的改革。
(七)成败原因分析:(成功)
首先包括历史背景的①⑤⑥点另外加
④改革措施顺应了封建化的历史潮流。
⑤始终有最高统治者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八)特点:
是一次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的改革。
(九)其他:
注意迁都洛阳和中原地区经济文化恢复和发展的关系。前因后果。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一)时间:公元十一世纪中后期。(约1069——1075年)
(二)地域:北宋(黄河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三)历史背景(或原因):
①北宋中期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
②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对外战争败多胜少。
③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失败。宋神宗即位后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四)主要内容:
A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推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和市易法、均输法。
B加强军事实力方面:实行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并设置军器监提高武器质量。
C改进选用官制度方面:改革科举制,重视时务;整顿太学,培养专门人才;唯才用人,重用有实际能力的改革派。
(五)历史作用:
①变法开垦了大量耕地,并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市易法、均输法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增加了政府收入,改变了北宋“积贫”的局面。
②保甲法、保马法的实行减少了冗兵,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设立军器监改进了兵器质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弱”的局面。
③变法缓和了阶级矛盾,巩固了北宋的统治。
(六)改革的性质(实质):
北宋政权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改变积贫积弱局面而进行的一次至上而下的改革。 或者(地主阶级领导的至上而下的维护北宋封建统治的改革)
(七)成败原因分析:(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
①变法触犯了地主、官僚的利益,导致他们阻挠和破坏变法,这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②宋神宗在变法后期动摇罢免王安石。 变祖宗之法,遭到保守派的阻挠。司马光任宰后相基本上废除新法。
③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一些地方官员不按规定推行变法,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八)特点:
①改革措施全面,经济改革尤其有效。
②以抑制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为改革的基本手段。
(九)其他: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①设立不同的机构管辖军队,使之相互牵制。
②集中行政权,设立几位宰相和参知政事,以相互牵制。
③设三司管理财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削弱宰相权利。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一)时间:16世纪前期
(二)地域:遍布欧洲。
以德意志马丁·路德改革为开端,瑞士加尔文改革为高潮。
英国亨利八世的改革最有特色。
(三)历史背景(或原因):
①16世纪的天主教对于欧洲进行着严密的控制,对民众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与封建王权矛盾深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不满教会的盘剥,要求建立强有力的国家以维护其利益。
③14、15世纪的“宗教异端”运动对天主教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挑战。
④一些封建君主也希望摆脱教会控制,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富国强兵。
⑤文艺复兴运动对于人文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对天主教统治形成巨大冲击。
(四)主要内容:
A以马丁·路德改革的内容为基本内容
①“因信称义”,信徒通过内心虔诚的信仰就能够与上帝沟通,并得到拯救。
②减少教堂、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并提出神职人员可以结婚生子。
③《圣经》是人们信仰的唯一神圣权威,每个人都能够直接阅读和理解《圣经》。
④国家权力为神所授,世俗权力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
⑤德意志应停止向教皇纳贡,并建立本民族教会。
B瑞士加尔文改革思想的核心是“先定论”,鼓励人们发财致富,并强调选民应当具备忍耐、诚实、简朴、讲信用、谦逊等高尚的美德。
C1529年英国国王亨利八是领导的宗教改革主要是同罗马教廷争夺权力。
(五)历史作用:2007年广东卷对于宗教改革意义的参考答案。
①打击了欧洲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②为确立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奠定了基础;
③新教登上历史舞台;
④增强了欧洲民族意识,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⑤使语言、文学、艺术、音乐、教育等诸多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⑥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
⑦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六)改革的性质(实质):
总体上是一次以宗教为形式的资产阶级的思想政治运动。
(七)成败原因分析:(成功)
①顺应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潮流。
②有近代民族国家的推动,并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
③符合近代化的趋势。
(八)特点:
是一次披着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的思想政治运动。
(九)其他:马丁·路德改革的影响:(提要)
①引发农民战争;
②合法地位;
③开辟道路。
第六单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没讲捏qwq,,那就不做吧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时间:十九世纪中后期。
(二)地域:俄国
(三)历史背景(或原因):
①十九世纪中叶农奴制的存在激化了俄国的阶级矛盾,农奴反抗、农民暴动不断威胁着沙皇的统治。
②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俄国经济远落后于西欧。
③社会上出现主张解放农奴,发展资本主义的新思潮;
④革命民主主义者准备推翻沙皇封建统治。
⑤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统治者认识到必须进行改革。
(四)主要内容:
①“二一九法令”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并且享有公民权。
②规定土地仍归地主所有,但是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农民要缴纳赎金,还需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
③农民获得份地时,首先必须以现金形式支付赎金的20%至25%。剩余部分必须在之后的49年内还本付息,才能拥有土地的合法权利。
④为了加强对农民的控制,法令规定由村社负责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农民付清赎金后,经村社同意才能离开。
另外在1861年之后,亚历山大二世在政治、司法、教育、军事方面也做了一些改革。
(五)历史作用:
①经济上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改革之后工厂、工人数量增加一倍多。
②政治上沙皇专制政权逐渐转变为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③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向资本主义的过渡。
④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俄国农业的发展,并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
(六)改革的性质(实质):
由俄国沙皇领导至上而下的具有明显资产阶级性质的的改革。
(七)成败原因分析:(成功)
①改革有掌握实权的沙皇的领导。
②改革的措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顺应了历史潮流。
③改革取得了俄国最广大的农奴的支持。
(八)特点:
由俄国沙皇领导的资产阶级性质的的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目的还是要维护其封建统治。
(九)其他:历史局限性:
①“二一九”法令只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只是沙皇被迫作出的让步,没有改变其专制的本质。
②从实际上看改革具有欺骗性和掠夺性。改革后许多农民遭受了更重的剥削。
③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一)时间:十九世纪后半期(1871年开始的一系列改革)
(二)地域:日本
(三)历史背景(或原因):
①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出现新兴资产阶级。
②幕府统治腐朽,遭到资产阶级、下层武士和民众的反对。
③列强对日本的侵略冲击了其封建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其资本主义经济经济的发展。
④西南强藩领导了倒幕运动,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掌握了实权。
(四)主要内容:
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形成了真正的中央集权政府。废除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
②经济方面:进行土地改革,允许土地买卖;在政府主导之下发展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③文化方面:派遣留学生,让民众了解西方;建立近代教育体制,提高国民素质。
④军事方面: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了一支常备军,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设立军事学校,培养军事人才。
(五)历史作用:
①政治上,颁布了《日本1889年宪法》,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近代天皇制建立起来。
②经济上,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崛起为东方经济强国。
③文化上,日本全面向西方学习,促进了日本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④对外关系上,20世纪初完全废除了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⑤(局限性)改革的不彻底性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和扩张的道路,给东亚其他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六)改革的性质(实质):
促进日本近代化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七)成败原因分析:(成功)
①日本明治政府掌握实权,在政府的有力保证下进行改革。
②改革措施全面具体,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③19世纪后半期列强的侵略重点是中国,无暇他顾,为日本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④明治维新期间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日本引进了最先进的技术,并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⑤保守势力逐渐被削弱,民众乐于接受改革。⑥日本民族善于学习他国,不固步自封。
(八)特点:
同时起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作用。政府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主导作用。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由中下级武士和部分资产阶级领导。
(九)其他:
A、列强侵略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B、西南强藩成为倒幕运动根据地的原因。
C、P117 本课测评第二题“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英国工业革命的不同”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一)时间:约1895——1898年(高潮“百日维新” 和结局“戊戌政变” 都在1898年)
(二)地域:中国(清朝晚期)
(三)历史背景(或原因):
①甲午战争之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亡国的危险。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③早期维新思想出现,及康有为、梁启超对维新变法的宣传。维新派得到光绪皇帝的支持,维新运动进入政治实践阶段。
(四)主要内容:
①政治上,力行新政,鼓励官民上书言事,裁减冗员,举荐新政人才。
②经济上,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个人开办工厂,鼓励发展铁路、矿物,开办国家银行、兴办邮政等。
③文化上,改革科举,在各地设立学堂,设立京师大学堂,选派学生留学海外等。
④军事上,建立新军队,装备新武器,按新法练兵,添造兵舰等。
(五)历史作用:
①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思想政治运动。其目的在于救亡图存,有很强的爱国性。
②从内容上看,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的近代化,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③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④维新运动留下了许多遗产,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
(六)改革的性质(实质):
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思想政治运动。
(七)成败原因分析:(失败)
①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而封建守旧势力力量强大。
②变法过程中只是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没有发动群众,缺乏群众基础。
③变法措施过于激进,或许措施不完备,缺乏可操作性。
④新政遭到多数地方官员的抵制,无法落实。
⑤列强假意支持维新变法,而实际上中国是其侵略的重点。
(八)特点:
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的条件下进行改革,改革措施不够彻底全面。
(九)其他:
A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特点:托古改制,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约1985——1912)的原因和表现。
C甲午战后列强侵华方式的转变:
①资本输出为主代替了以前发动战争,开辟港口、以商品输出为主的侵略方式。
②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替代了直接割地。
D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最大的危害: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