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指1900年5月28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以英、俄、日、法、意、美、德、奥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战争。
编辑于2023-03-19 17:16:23 浙江省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义和团运动
1.义和团由来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2.爆发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这些组织逐渐由反清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体,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3.发展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他们沿途张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通过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等方式,表达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
4.口号“扶清灭洋”。
(1)“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义和团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2)“扶清”: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义和团的落后因素:盲目排外;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带有迷信色彩,相信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这些落后因素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
5.性质.是一场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的的反帝爱国运动。
6.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
7.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背景
列强对义和团运动的发展极为不安,决定联合镇压。
爆发
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的联军2000多人从天津租界出发向北京进攻,但沿路遭到义和团顽强阻击,被迫退回。清政府对各国宣战,试图利用义和团对付列强,同时达到削弱义和团的目的。
经过
八国联军不断增兵,攻占了天津、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和亲信大臣,仓皇逃往西安。途中,她下令军“剿灭”义和团,并请求八国联军助剿。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以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还在北京划城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中国人家必须悬挂占领国国旗。
结果
中国战败。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辛丑条约》。
影响
八国联军入侵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其深重的灾难。《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彻底堕落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义和团旗帜紫禁城午门外的美国士兵签订《辛丑条约》的情景
主题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义和团运动
1.义和团由来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2.爆发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这些组织逐渐由反清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体,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3.发展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他们沿途张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通过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等方式,表达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
4.口号“扶清灭洋”。
(1)“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义和团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2)“扶清”: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义和团的落后因素:盲目排外;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带有迷信色彩,相信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这些落后因素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
5.性质.是一场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的的反帝爱国运动。
6.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
7.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背景
列强对义和团运动的发展极为不安,决定联合镇压。
爆发
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的联军2000多人从天津租界出发向北京进攻,但沿路遭到义和团顽强阻击,被迫退回。清政府对各国宣战,试图利用义和团对付列强,同时达到削弱义和团的目的。
经过
八国联军不断增兵,攻占了天津、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和亲信大臣,仓皇逃往西安。途中,她下令军“剿灭”义和团,并请求八国联军助剿。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以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还在北京划城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中国人家必须悬挂占领国国旗。
结果
中国战败。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辛丑条约》。
影响
八国联军入侵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其深重的灾难。《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彻底堕落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义和团旗帜紫禁城午门外的美国士兵签订《辛丑条约》的情景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