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言语理解与表达背诵知识点思维导图
本图包含行测中的言语理解与表达板块的所有知识点,层次清晰、内容完整,备考公务员、事业编的绝佳资料!!!
编辑于2023-04-17 22:26:25 河南言语理解与表达
选词填空
分析题干
逻辑关系
解释说明关系
语段中某些词语对空缺处词语含义进行解释说明
提示存在解释说明关系的五种信息
含有指代义的词语:这、那、这些
表同义互换的词语:也就是说、或者说
表概括、归纳、总结说明的词语:可见、因此
表举例论证的词语:也是如此、譬如
表解释说明的符号:冒号、破折号
相反相对关系
语段中某些词句对空缺词语的含义进行反面提示
提示存在相反相对关系的四类词语
转折词:虽然……但是……、反而、然而
否定词:不、并非、不能、不会
变化词:从……到……、过去……现在……
对照词:一些……另一些……、不是……而是……
并举关系
上下文之间平行并列,具有语义、语气、构词一致的特点
递进关系
语段中某些词句与空缺处所填词语存在范围或程度上的阶梯差异
常见的表递进关系的词语
甚至、更、不仅…而且…
顺承关系
描述一个连续的动作或事情,遵循时间、空间和逻辑关系
语法与语用
词性
认识常考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和连词
并列成分的词语的词性通常一致
语义重复
当一个词语已经包含另一个词语意思,不能连用
事理常识
言外语境
言内语境
辨析词语
词语的搭配
语法规则搭配的支配
语义规则搭配的支配
专业领域固定搭配的支配
词义的侧重点
有些词语表示概念、含义大致相同大,但在表现对象上却有不同的侧重
词义的轻重程度
有些近义词表示的概念、含义大致相同,但在表现程度上有着轻重、强弱的不同
词语的感情色彩
根据感情色彩,划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
词语的语体色彩
根据语体色彩,词语分为口头语和书面语两大类
关联词
八大复句关系的类型
八大复句关系的常用关联词
并列关系
平列式并列(分句无主次之分)如既…又…
对照式并列(分句有主次之分)如不是…而是…
承接关系
常见关联词:就、便、才、又、于是
递进关系
常见关联词:不但……而且……;尚且…何况…
选择关系
取舍已定的选择:不是…就是…;要么…要么…
取舍未定的选择:与其…不如…
转折关系
常见关联词:虽然…但是…;只是
假设关系
一致假设:如果…就…
让步假设:即使…也…
条件关系
充分条件:只要…就…
必要条件:只有…才…
无条件:无论…都…
因果关系
说明因果:因为…所以…
推论因果:既然…那就…
区分易混复句关系
区分并列关系与递进关系
判断前后分句间是否存在意义上的递进
区分并列关系与选择关系
判断“不是”后面的内容是完全被否定,还是可以被选择的
区分假设关系与转折关系
判断前后分句所说的事情是否成为现实
区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条件是否具有唯一性
词句表达
语句排序
关注首尾句
首句一般是一个文段的引论,当句子内容是介绍背景、引出话题时,可考虑此句为首句;首句一般不含有指代词、转折性词语、递进性词语、总结性词语
尾句通常是结论性的句子,以结论性表述为主
抓住关联词语
根据固定搭配的关联词语确定句子的前后顺序
需要通过句子意思判断与逻辑关系相符的前后句顺序
重视指代词
指代词是表示指示概念的代词,常用来代替前面已经提到过的对象
注重逻辑顺序
按照时间顺序的排序方法
按照事物发展顺序的排序方法
分析承启关系
顶真手法,又叫连珠法,前一句尾字作为后一句首字
内容相关指的是某一句开头语另一句末尾内容相同或相关
句式一致指把句式相同的两个句子相连
语句填充
关注设空的位置
首尾句(首句引出话题、提出观点、总领全文)
过渡句(承上启下,前后话题衔接)
判断选项的标准
话题统一(保持主语一致和保持话题一致)
前后照应(词语照应、观点照应和问答照应)
句式一致(语言结构形式、形式和内容方面)
病句辨析
病句六大类型
成分残缺(主语、谓语、宾语和其他残缺)
成分赘余(出现重复表达的内容)
句式杂糅(两种不同的句法结构混杂在一起)
搭配不当(主谓、动宾、主宾、修饰词与中心语之间)
歧义(词的多义、停顿不同、指代不明和修饰语两可导致的歧义)
不合逻辑(一面对两面/两面对一面、自相矛盾、主客倒置、否定失当、并列不当)
解题指津
结构分析法
主干(主句+谓语或宾语)
修饰词(主要指定语、状语、补语)
词语标识法
并列词(是否因并列成分不明导致歧义)
两面词(考虑前后是否对应)
否定词(注意判断句子是否存在否定失当语病)
代词(考虑句子是否存在指代不明问题)
介词(容易造成主语缺失和主客倒置的错误)
数量词(是否存在矛盾、歧义、倍数用错、表约数的词语重复等语病)
关联词(注意是否搭配正确、位置是否正确)
词语使用
一词多义
结合语境,才能正确判断词语具体的含义
近义词
替换词语和题干的内容对应正确
替换词语和体感的感情色彩保持一致
词语替换后不会产生语法错误
正确使用词语
从成语的适用对象、轻重程度和感情色彩等方面解决问题
阅读理解
主旨观点题
把握文段关键词
高频词(多次出现的词或短语)
总结词(通常出现在文段末尾)
强调词(一些语气比较重的词语)
分析文段结构
总分式结构(首句或尾句通常是文段重点所在)
转折式结构(转折之后的内容是文段论述重点)
并列式结构(从不同方面来介绍同一事物的文段,需加和要点;对列举不同事物的文段,需提炼共性)
细节判断题
设错四字口诀之“绝”
绝对表述
设错四字口诀之“无”
无中生有
设错四字口诀之“误”
混淆逻辑或推断错误
设错四字口诀之“换”
概念变化或偷换时态
词句理解题
遵循就近原则
从上句开始寻找指代词的指代内容
划分句子层次
抓住句子主干(主谓宾)即可
推断下文题
关注尾句
提出一个概念:尾句提出一个特定的概念
指出一种现象:下文继续论述或解释产生原因
得出一个结论:下文进行原因分析或怎么做分析
锁定材料结构
对比(迅速确定解释原因的选项为正确答案)
转折(列出特殊情况,下文继续论述特殊情况)
排除三种信息
前文信息(逻辑上属于前文的内容)
本文信息(已经在文段中体现的信息)
无关信息(与文段主旨相去甚远或没有联系的信息)
标题添加题
标题添加题的分类
主旨类
主题类
寓意类
好标题的特征
题文一致
简洁凝练
吸人眼球
含义隽永
寓意理解题
正确选项不是对材料内容的简单概括
正确选项应与常识相符合
正确选项应与材料内容相关
正确选项要有一定深度
文章阅读
微观题型
选词填空
看词义的轻重程度
看词义的侧重点
看词语的感情色彩
看词语的语体色彩
看词语的搭配
词句理解
语句表达
语句填充
语句排序
细节判断
正确选项非绝对化倾向
正确选项高度概括化倾向
“陷阱”通常有概念变化、无中生有、颠倒黑白、以偏概全、因果混乱、逻辑错误
宏观题型
主旨观点(归纳文章主旨观点)
选项提示法
备选项中给出对策的选项通常为正确答案
副词提示法
语气、程度等副词在理解主旨方面具有关键性提示作用
关联词提示法
并列、转折、条件、因果、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可以迅速判断文章主旨所在
标题添加(选择最合适的文章标题)
注意极端程度词
“最”“首”“全部”“严重“新””等极端程度词
概括全面
正确答案一般是概括最全面、表述最简练、包含信息点最多的一项
研究成果为重点
“研究显示”等研究成果句子一般是论述重点,应在标题中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