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党史——新民主主义革命
高中历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事件有 五四运动、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国民革命、武装起义、工农武装割据、长征、国共第二次合作(全民抗战)、《论持久战》、中共七大、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关于党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思维导图,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五四运动
1919.5.4
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中共一大
1921.7.23
①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②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书记
中共二大
1922.7.16
《中国共产党宣言》 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最高纲领: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 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推翻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国民革命
1924
标志:1924.1国民党一大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
1925国民政府成立
失败:1927.4.12蒋介石反革命政变(上海) 7.15汪精卫分共(武汉)
原因:①国民党右派制造分裂,叛变革命 ②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核心原因:未完成“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历史任务 (蒋介石成为新军阀)
武装起义
八七会议
1927.8.7
总结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南昌起义
1927.8.1
背景: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
1927.9
决定放弃攻取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
工农武装割据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建立
1927.10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发展
1929.12古田会议(九大)
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1931.11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江西瑞金)
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打土豪,分田地
长征
开始
1934.10
原因: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犯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转折
1935.1遵义会议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在积极危机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胜利
1935.10
陕甘宁根据地建立
1936.10
红军三大主力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国共第二次合作(全民抗战)
1935.8.1
中共发表“八一宣言” 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12
陕北瓦窑堡
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7.8
陕北洛川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中共全面抗战路线形成
《论持久战》
1938.5 延安
总结抗战开始以来的战争形势,针对国内存在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战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
中共七大
1945.4-6
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做准备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选举产生新的中央委员会,毛泽东任中央委员会主席
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基础
1945.8.9
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重庆谈判
1945.10《双十协定》
战略决战
辽沈战役1948.9-11 东北解放
淮海战役1948.11-1949.1 长江中下游以北解放
平津战役 1948.11-1949.1 北平解放,华北全境解放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1947.5.1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
1948.12.1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947《中国土地法大纲》
没收地主土地,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激发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949春 河北西柏坡
毛泽东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
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