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央官制
中央官制,具体有文官→宰相(非职位,而是官员一把手的称谓)、武官→尉,将军、监察→御史,谏(拾遗,补阙),欢迎交流。
编辑于2023-05-13 21:25:57 山东省中央官制
概述
文官→宰相(非职位,而是官员一把手的称谓)
武官→尉,将军
监察→御史,谏(拾遗,补阙)
其他
秦汉(汉承秦制)
三公
丞相(大司徒)(府)→呈旨佐证→宰相
太尉(大司马)(府)→军事→武官之首
御史大夫(大司空)(寺)→秘书、监察→中纪委书记
九卿
奉常(top)→宗庙礼仪
属官→博士(祭酒)→礼仪顾问
郎中令(光禄勋)→最高宫廷侍卫
议郎→回答问题,参谋顾问
中郎→文武兼有权
侍郎→服侍(后来皇帝为了制衡宰相成大官)
羽林郎(汉)→武艺高超
期门郎(汉)→侍卫队
中常侍(汉)→顾问(算太监,东汉末年乱政)
汉朝
给事中
有权随意进出皇宫
侍中
卫尉(中大夫令)→宫门近卫
太仆→皇帝车马
宗正→皇族事务
少府→宫廷总务,山泽税务,油水多→属官尚书
廷尉(大理)→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典客(大鸿舻)→少数民族做客
治粟内史(大司农)→租金税收赋税劳役
中尉(执金吾)→京师治安
将作少府(大匠)→营造皇宫
大长秋→宣达皇后旨意
六尚(一般女,除尚书)→尚衣冠食沐席书
东汉
尚书→尚书寺,太阁
秘书监→图书管理
隋唐
三省(宰相,也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最终尚书最大)
中书省→草拟颁发
中书令
侍郎
中书舍人
门下省→审议
侍中
侍郎
给事中
尚书省→执行(官六部)
尚书令→唐太宗任过后不设
左右仆射(ye)→房玄龄杜如晦
左右丞
六部(沿袭西周)
吏部→官员任免考核升降
户部→土地户口赋税财政
礼部→典礼科举学校
兵部→军政
刑部→刑法、狱讼
工部→工程屯田水利
九寺五监一台
九寺
太常寺,宗教礼仪
光禄寺,宫廷宿卫侍从,北齐以后管吃饭
卫尉寺,门卫屯兵,军器仪仗
宗正寺,天子宗族
太仆寺,马畜牧
大理寺,刑狱案件
太府寺,金钱农作物货币
少府寺,山川海洋,宫中衣物宝器
鸿胪寺,赞导相礼
五监
国子监→文教
少府监→皇家工业生产
将作监→国家工程
军器监→兵器制造
都水监→水利建设
一台→御史台→监察和审讯→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副)
翰林院(唐开始)
文学侍从
翰林侍诏
识读、侍讲
宋(削弱相权)
政事堂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同六部
宰相
同平章事(宰执)
参知任事(副相)(王安石、范仲淹)
枢密院→枢密使(武官之首)
三司使
户部司
度支司
盐铁司
御史台→乌台(苏轼乌台诗案)
谏院
台谏
元(放权大胆)
中书省
中书令(宰相)→皇太子
六部
行中书省(行省)→...
枢密使(军事)
侍卫亲军都指挥使
蒙古军都万户府
万户府(管汉)
御史台
宣政院→佛教、吐蕃、军事
明
废除宰相(胡惟庸final)
内阁→大学士(宰相)→首辅(张居正、严嵩)
六部(初由朱元璋主掌)
沿用五寺
督察院→前身是御史台
五军都督府→前后左右中(跟兵部有重合)
锦衣卫
东西厂
清
军机处→领班大臣(宰相)(和珅)
内阁(权力小多了)
都察院
翰林院
中央官制
概述
文官→宰相(非职位,而是官员一把手的称谓)
武官→尉,将军
监察→御史,谏(拾遗,补阙)
其他
秦汉(汉承秦制)
三公
丞相(大司徒)(府)→呈旨佐证→宰相
太尉(大司马)(府)→军事→武官之首
御史大夫(大司空)(寺)→秘书、监察→中纪委书记
九卿
奉常(top)→宗庙礼仪
属官→博士(祭酒)→礼仪顾问
郎中令(光禄勋)→最高宫廷侍卫
议郎→回答问题,参谋顾问
中郎→文武兼有权
侍郎→服侍(后来皇帝为了制衡宰相成大官)
羽林郎(汉)→武艺高超
期门郎(汉)→侍卫队
中常侍(汉)→顾问(算太监,东汉末年乱政)
汉朝
给事中
有权随意进出皇宫
侍中
卫尉(中大夫令)→宫门近卫
太仆→皇帝车马
宗正→皇族事务
少府→宫廷总务,山泽税务,油水多→属官尚书
廷尉(大理)→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典客(大鸿舻)→少数民族做客
治粟内史(大司农)→租金税收赋税劳役
中尉(执金吾)→京师治安
将作少府(大匠)→营造皇宫
大长秋→宣达皇后旨意
六尚(一般女,除尚书)→尚衣冠食沐席书
东汉
尚书→尚书寺,太阁
秘书监→图书管理
隋唐
三省(宰相,也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最终尚书最大)
中书省→草拟颁发
中书令
侍郎
中书舍人
门下省→审议
侍中
侍郎
给事中
尚书省→执行(官六部)
尚书令→唐太宗任过后不设
左右仆射(ye)→房玄龄杜如晦
左右丞
六部(沿袭西周)
吏部→官员任免考核升降
户部→土地户口赋税财政
礼部→典礼科举学校
兵部→军政
刑部→刑法、狱讼
工部→工程屯田水利
九寺五监一台
九寺
太常寺,宗教礼仪
光禄寺,宫廷宿卫侍从,北齐以后管吃饭
卫尉寺,门卫屯兵,军器仪仗
宗正寺,天子宗族
太仆寺,马畜牧
大理寺,刑狱案件
太府寺,金钱农作物货币
少府寺,山川海洋,宫中衣物宝器
鸿胪寺,赞导相礼
五监
国子监→文教
少府监→皇家工业生产
将作监→国家工程
军器监→兵器制造
都水监→水利建设
一台→御史台→监察和审讯→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副)
翰林院(唐开始)
文学侍从
翰林侍诏
识读、侍讲
宋(削弱相权)
政事堂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同六部
宰相
同平章事(宰执)
参知任事(副相)(王安石、范仲淹)
枢密院→枢密使(武官之首)
三司使
户部司
度支司
盐铁司
御史台→乌台(苏轼乌台诗案)
谏院
台谏
元(放权大胆)
中书省
中书令(宰相)→皇太子
六部
行中书省(行省)→...
枢密使(军事)
侍卫亲军都指挥使
蒙古军都万户府
万户府(管汉)
御史台
宣政院→佛教、吐蕃、军事
明
废除宰相(胡惟庸final)
内阁→大学士(宰相)→首辅(张居正、严嵩)
六部(初由朱元璋主掌)
沿用五寺
督察院→前身是御史台
五军都督府→前后左右中(跟兵部有重合)
锦衣卫
东西厂
清
军机处→领班大臣(宰相)(和珅)
内阁(权力小多了)
都察院
翰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