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皮肤黏膜出血
病因有三,特征为止血功能障碍,临床表现有五,伴随症状要牢记
编辑于2020-03-03 08:03:53皮肤黏膜出血
概念
机体止血或凝血功能障碍,通常以全身性或局限性皮肤出血或损伤后以止血困难为特征
病因
血管壁异常
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过敏性紫癜,单纯性紫癜
严重的感染,慢性肝肾疾病,化学和药物中毒等
临床表现:多为出血点,紫癜,瘀斑
分类
遗传性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缺乏弹力纤维和平滑肌)
获得性
主要由免疫因素造成
见于1型超敏反应,3型超敏反应(抗原抗体复合物)
维生素C缺乏(血管胶原合成障碍)
老年人血管周围血管组织脆性增加,老年性紫癜
血管的异常见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血管壁结构损伤
血小板异常
数量异常
减少
生成障碍
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感染,药物性抑制
破坏或消耗增多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栓性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DIC
分布异常
脾功能亢进:肝硬化,Banti综合征,见于输入大量库存血
增多
原发性增多
骨髓增生性疾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早期骨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继发性
见于急性感染,溶血
功能异常
遗传性血小板功能异常,如Bernard-Soulier综合征(巨大血小板综合征),Glanzmann血小板无力症
获得性,尿毒症,肝硬化,
临床特点;出血点,紫癜和瘀斑同时存在,可有血泡和血肿组成,常有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量多,血尿和黑便等,甚至脑出血。
凝血功能障碍
遗传性,血友病
获得性,严重的肝肾疾患
问诊要点
伴随症状
临床表现
出血点
2mm以内
见于全身各部位,尤以躯干下部,四肢多见
常见于血小板减少,功能异常
紫癜
3-5mm皮下出血
血小板减少,功能异常,血管壁缺陷
瘀斑
>5mm的皮下片状出血
见于肢体一碰擦的部位和针刺处
提示,血管壁缺陷,凝血功能障碍
血肿
大片皮下出血伴皮肤隆起
见于严重凝血障碍性贫血
临床特点,内脏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