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管理会计基础
2020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第7章管理会计基础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0-03-19 10:12:15管理会计基础
管理会计概述
管理会计概念和目标
概念
主要服务于单位(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需要,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
目标
通过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参与单位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并为之提供有用信息,推动单位实现战略计划
管理会计体系
基本指引
起统领作用,是制定应用指引和建设案例库的基础
应用指引
居于主体地位,是对单位管理会计工作的具体指导
案例库
是对国内外管理会计经验的总结提炼
管理会计要素
应用环境
管理会计活动
工具方法
信息与报告
按期间
定期报告
不定期报告
按内容
综合性报告
专项报告
一般应以公历期间作为报告期间,也可以根据特定需要设计报告期间
产品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产品成本核算的要求
1.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2.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3.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4.遵守一致性原则
5.编制产品成本报表
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逐步进行归集和分配,最后计算出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各项期间费用的过程
产品成本核算对象
产品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燃料及动力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车间房屋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租赁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信息系统维护费等
产品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基本原则
受益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
成本效益性原则
基础性原则
管理性原则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成本核算的科目
生产成本
分配率=待分配金额/分配标准之和
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XX产品 贷:原材料-XX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
辅助生产成本
直接分配法
交互分配法
计划成本分配法
废品损失
不包括
经质检部门鉴定不需要返修、可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
产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损坏变质的产品
实行“三包”企业在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
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约当产量比例法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单位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 完工产品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
在很多加工生产中,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的。这时在产品无论完工程度如何,都应和完工产品负担同样的材料成本,材料费用应按完工产品和在产品实际数量比例进行分配。
适用于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且生产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的产品。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
完工产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是很大的产品
定额比例法
如: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材料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材料成本 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
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联产品和副产品的成本分配
联产品
指使用同种原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同时生产出来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主要产品
副产品
指在同一生产过程中,使用同种原料,在生产主产品的同时附带生产出来的非主要产品
不计算副产品成本扣除法
副产品成本按固定价格或计划价格计算法
副产品只负担继续加工成本法
联合成本在主副产品之间分配法
副产品作价扣除法
需要从产品售价中扣除继续加工成本、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相应的利润
产品成本计算
品种法
成本计算对象:产品品种
适用: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如发电、供暖、采掘等企业
月末一般不存在在产品,如果有在产品要将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分批法
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批别
适用:单件小批的单步骤生产,如造船、重型机器制造、精密仪器制造等
产品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但与财务报告期不一致,一般不存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成本的问题
分步法
成本计算对象:生产步骤
适用: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如冶金、纺织、机械制造等
产品成本计算期是固定的,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不一致。月末为计算完工产品成本,还需要将归集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计算和结转
逐步结转分步法
优点
能提供各个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为各生产步骤的在产品实物管理及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能够全面地反映各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更好地满足各生产步骤成本管理的要求
缺点
成本结转工作量较大,各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还要进行成本还原,增加了核算的工作量
成本还原:将产成品成本中以综合项目反映的自制半成品成本(直接材料)按照其原始构成分解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以反映产品成本的原始构成情况。
平行结转分步法
优点
各步骤可以同时计算产品成本,平行汇总计入产成品成本,不必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
能够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不必进行成本还原
缺点
不能提供各个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不能为各个生产步骤在产品的实物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不能全面地反映各该步骤产品的生产耗费水平,不能更好地满足这些步骤成本管理的要求
分类法
定额法
工具方法
战略管理领域
战略地图
价值链管理
预算管理领域
滚动预算
零基预算
弹性预算
作业预算
成本管理领域
目标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
营运管理领域
本量利分析
基本公式:营业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固定成本
敏感性分析
边际分析
投融资管理领域
贴现现金流法
项目管理
净值法、成本效益法、价值工程法
情景分析
约束资源优化
绩效管理领域
关键绩效指标法
用于企业、下级单位(部门)和员工
经济增加值法
用于企业及其所属单位(部门)和高级管理人员
平衡计分卡
用于企业、所属单位(部门)和员工
绩效棱柱模型
用于企业和企业各级所属单位(部门)
风险管理领域
风险矩阵
风险清单
辅助生产成本
直接分配法
特点: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而是将各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
优点:分配一次,计算简单
缺点:分配结果不够准确
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交互分配法
特点:通过两次分配完成,首先对各辅助生产车间内部相互提供的劳务进行分配,然后再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按提供的劳务数量,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优点:提高了分配的正确性
缺点:增加了分配的工作量
会计分录:(1)交互分配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锅炉车间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锅炉车间 (2)对外分配 借: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计划成本分配法
特点:辅助生产为各受益单位提供的劳务或产品,都按劳务或产品的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额采用简化计算方法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优点:便于成本考核和分析,有利于分清各单位的经济责任
缺点:成本分配不够准确
会计分录:(1)按计划成本分配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锅炉车间 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锅炉车间 (2)将辅助生产成本差异计入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锅炉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