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物理因子治疗
康复医学、康复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
编辑于2020-03-30 18:16:09物理因子治疗
电疗法
直流电疗法与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直流电
生理作用
促进局部小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散,提高组织功能,促进再生
对神经系统
电流弱或中等:阳极神经兴奋性降低而阴极升高
电流大或时间长,阴极神经兴奋性降低
电流加大或时间更长,阴极兴奋性可能消失,阴极抑制
伤口:阴极促进伤口肉芽生长、软化瘢痕、松解粘连和促进炎症消散;阳极减少渗出
骨骼:10~20μA直流电阴极可促进骨折愈合
血栓:促进经脉血栓溶解退缩
治疗作用
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抗感染,松解软组织,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
调节相应节段区内器官组织的神经功能
促进静脉血栓机化,退缩,使血管重开放
促进骨生长、加速骨折愈合
应用
促进骨折愈合
离子导入
治疗作用
药物离子在皮下1cm以内的深度形成离子堆,于局部产生治疗作用,也可随血液、淋巴液进入远隔部位产生作用,或通过刺激神经末梢产生作用
优缺点
优点
把药物直接导入浅病灶并在局部保持高的浓度
药物作用的持续时间由于离子堆的作用而显著 延长
不损伤皮肤,不引起胃肠刺激副作用
兼有直流电和神经反射的治疗作用
缺电
作用表浅,只能适用靠近体表的疾病
导入药物量少且不能精确控制
对局部有直接作用外,对全身的作用小
应用
导入局部麻醉药做浅表麻醉
治疗慢性骨髓炎
治疗烧伤焦痂下感染
治疗顽固性胃溃疡
临床应用
适用证
神经炎、周围神经病损、神经痛、肌无力、高血压病、 骨性关节疾病、术后粘连、慢性溃疡、血栓性静脉炎、 瘢痕、慢性结肠炎、过敏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慢性盆腔炎
禁忌
恶性肿瘤、高热、昏迷、出血倾向、心力衰竭、孕妇、 急性化脓性炎症、急性湿疹、局部皮肤破损、 局部有金属异物、植入心脏起搏器及直流电过敏者
低频电疗法 (0-1000Hz)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 (1~150Hz)
治疗原理
主要是刺激感觉纤维,兴奋A类纤维,有助于激活粗纤维、关闭 疼痛闸门和释放内源性镇痛物质(吗啡样多肽)而产生镇痛效果
治疗作用
镇痛
急性疼痛
常用于软组织损伤、神经痛和术后的止痛、分娩宫缩痛
慢性疼痛
腰背痛、关节炎、神经源性疼痛、头痛
改善周围血液循环
促进骨折、伤口愈合
治疗心绞痛
临床应用
适应症
各种急慢性疼痛,骨折后骨连接不良,脊髓损伤,肩手综合征
禁忌
戴有心脏起搏器者,颈动脉窦区、孕妇的下腹和腰骶部禁用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MES)
治疗作用
1、改善血液循环和营养代谢,延缓病变肌肉的萎缩, 防止肌肉纤维化和挛缩,预防肩关节半脱位和足下垂
2、促进神经再生,恢复神经传导功能
临床应用
适应症
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的迟缓性瘫痪
肌无力、运动型肌疲劳、废用性肌萎缩、周围神经麻痹、肌肉痉挛
禁忌
上运动神经元病变的痉挛性瘫痪、肿瘤、植入心脏起搏器者, 出血倾向、急性化脓、局部有开放性伤口、急性湿疹者禁用
功能性电刺激(FES)
治疗原理
利用神经细胞的电兴奋性,通过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使肌肉收缩。 多用于上运动神经元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
治疗作用
代替或矫正肢体或器官已丧失的功能:eg:偏瘫患者足下垂,脊柱侧弯
功能重建
临床应用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脊髓损伤、脑性瘫痪、多发性硬化等。
上肢功能重建
主要对象是C4-C6损伤的高位截瘫患者
下肢功能重建
主要对象是T4-T12损伤的截瘫和偏瘫患者
呼吸功能障碍
用于脑血管意外、脑外伤、高位脊髓损伤所致的呼吸机麻痹
排尿功能障碍
尿潴留
骶髓排尿中枢遭到破坏或S2-S4神经根损伤后,膀胱逼尿肌麻痹所致
尿失禁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尿道括约肌和盆底肌瘫痪
特发性脊柱侧弯、肩关节半脱位、吞咽障碍、感觉-认知障碍
禁忌
植入心脏起搏器者,恶性肿瘤、下运动神经元受损、 神经应激性不正常、意识不清、关节挛缩畸形者禁用
中频电疗法 (1-1000kHz)
等幅中频电疗法 (音频电疗法) (1-5kHz)
治疗原理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营养
起镇痛、消炎、消肿、促进组织再生及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提高细胞膜通透性
促进药物分子由于浓度梯度而扩散透过细胞膜
神经兴奋与调节作用
刺激神经,引起肌肉收缩,调节神经功能
调节神经系统功能
治疗作用
镇痛、止痒
提高痛阈而镇痛,对烧伤和术后瘢痕有止痒作用
消炎、消肿
对外伤后血肿、瘢痕疙瘩引起的肢端水肿有良好效果
软化瘢痕、松解粘连
适应症
皮肤瘢痕、注射后硬结、术后粘连、神经痛、术后肠麻痹、 肩周炎、慢性盆腔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慢性咽炎、关 节炎、血肿机化、硬皮病、肌纤维织炎硬结、神经炎、神经痛
调制中频电疗法
治疗原理
兼具低频、中频特点及治疗作用,皮肤阻抗低,无电解 作用,对皮肤无刺激,人体易于接受,不易产生适应性
治疗作用
止痛效果明显
引起骨骼肌收缩,提高平滑肌张力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及炎症吸收
作用于神经节与神经节段,可产生反射作用,调节自主神经
适应症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退行性病变、软组织扭挫伤、 腰背肌筋膜炎、周围神经病损、神经痛、胃下垂、肌萎缩、便秘、尿潴留、 术后肠麻痹、术后粘连、瘢痕、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
干扰电疗法
治疗原理
干扰电流兼有低频与中频电流的特点,最大的电 场强度发生于体内电流交叉处,作用深、范围大
治疗作用
1、镇痛作用
可治疗神经丛、神经根和周围神经疾病引起的疼痛,颈椎、腰椎疾病引起的根性疼痛
2、促进血液循环
有促进渗出、水肿、血肿吸收的作用
3、锻炼骨骼肌、提高平滑肌张力
4、改善上下肢的神经血管功能
5、调节内脏功能
6、加速骨折愈合
适应症
坐骨神经痛、肩周炎、颈椎病、关节炎、肌组织扭挫伤、肌筋膜炎、 术后肠粘连、术后肠麻痹、废用性肌萎缩、骨折延迟愈合、胃下垂、 习惯性便秘、尿潴留、压迫性及张力性尿失禁
禁忌
恶性肿瘤、急性炎症、高热、活动性肺结核、植入心 脏起搏器者,以及具有出血倾向人群和孕妇下腹部禁用
高频电疗法 (1000kHz-300000MHz)
高频电流的作用特点
1、无电解作用
2、对神经、肌肉无兴奋作用
3、治疗时电极可不接触皮肤
短波与超短波疗法
生物物理学特性
1、治疗时电极可以离开皮肤
2、热分布比较均匀
3、易出现脂肪过热现象
治疗作用
热效应
1、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水肿的消散。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散
2、镇静、止痛
还可缓解平滑肌及横纹肌的痉挛
3、促进组织修复,调节神经功能及内分泌腺、内脏器官的功能
非热效应
治疗急性炎症
11.06m短波有明显的非热效应
治癌作用
大剂量短波(Ⅳ级剂量)电流可杀死肿瘤细胞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用于癌瘤的治疗,常与放疗结合
临床应用
适应症
急性、亚急性、慢性炎症
胃炎、溃疡病、结肠炎、胆囊炎、肝炎、肺炎、支气管哮喘、支气 管炎、膀胱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发育不全
高热疗法与放疗、化疗结合适用于皮肤癌、乳癌、淋巴 结转移癌、恶性淋巴瘤、膀胱癌、宫颈癌、直肠癌、肺癌
禁忌
高热、昏迷、活动性肺结核、妊娠、活动性出血、心肺功能衰竭、 戴有心脏起搏器者、以及小儿骨骺部及体内装有金属物者禁用
微波疗法
分类
常用
分米波
波长10cm-1m,穿透力可达 深层肌肉,脂肪过热现象不明显
厘米波
波长1-10cm,穿透力只达浅 层肌肉,脂肪产热较分米波多
治疗作用
温热作用
加强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镇痛、消散亚急性和慢性炎症,加速组织再生修复、缓解肌肉痉挛、调节神经功能。大剂量产生的高热可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
非热效应
影响神经的兴奋性、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临床应用
适应症
软组织扭伤、关节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伤口溃疡、炎性浸润 高热疗法用于体腔内恶性肿瘤,eg皮肤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宫颈癌、直肠癌
禁忌
同短波与超短波疗法禁忌证,并禁用于眼部。阴囊部及小儿骨骺部
毫米波
波长1-10mm
治疗作用
非热效应
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血供、利于增加组织营养、加速炎症产物和水 肿的消散、加速伤口及骨痂愈合、增强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镇痛
临床应用
适应症
慢性溃疡、高血压、冠心病、软组织感染、扭挫伤、骨折、放疗后白细胞减少
禁忌
同上
生物反馈疗法
肌电生物反馈
1、肌肉松驰性反馈训练可用于因精神紧张、焦虑导致的紧张性头痛、支气管哮喘
2、肌肉兴奋性反馈训练用于足下垂、肩关节半脱位、肌力下降,达到增强肌肉的目的
手指温度生物反馈
用于治疗雷诺病、焦虑和某些神经血管性功能障碍如偏头痛
血压生物反馈
用于因精神、情绪持续紧张,心理应激等因素造成的高血压疗效显著
心率生物反馈
治疗心房颤动、心动过缓、室性早搏、预激综合征
脑电生物反馈
增加α波的成分,用于治疗癫痫发作、抑郁症及集中注意力训练
增加θ波的成分,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失眠
皮肤电生物反馈
用于治疗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而引起的各种临床症状
磁疗法
治疗作用
镇痛、镇静、消炎、消肿、降压、软化瘢痕、松解粘连、促进骨痂生长
临床应用
适应症
软组织扭挫伤、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肋软骨炎、残肢痛、 三叉神经痛、神经炎、喘息性支气管炎、高血压、浅表性毛细血管瘤、 注射后硬结、乳腺小叶增生、颈肩腰腿痛、单纯性腹泻、神经衰弱
禁忌
出血或有出血倾向、极度衰弱或过敏体质、高热、皮肤溃疡、 恶性肿瘤、体内有心脏起搏器者,及孕妇腹部禁用
压力疗法
临床应用
适应症
1、肢体压力疗法适用于静脉性水肿、淋巴水肿、慢性溃疡、 四肢动脉粥样硬化、迟缓性瘫痪合并循环障碍(肩手综合征)
2、局部压力疗法用于肥厚型瘢痕、截肢后残端水肿、预防烧伤后瘢痕肥厚
禁忌
急性软组织或骨关节感染、急性静脉炎、急性淋巴管炎、血栓形成和血管栓塞早期、 严重动脉循环障碍、肺水肿、心力衰竭、恶性肿瘤、骨折未愈合、急性创伤者
水疗法
临床应用
适应症
1、水中运动适用于脑卒中、脊髓损伤、脑瘫、颅脑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等 所致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者,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2、浸浴适用于痉挛性瘫痪、多发性关节炎、肌炎、神经炎、神经官能症
3、漩涡浴适用于关节炎、神经痛、肢体瘫痪、雷诺病、周围血管循环障碍
禁忌
传染病、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精神意识紊乱,定向力差,呼吸道感染, 严重动脉硬化,恶性肿瘤,出血性疾病,发热,皮肤破溃感染,二便失禁, 过度劳累者,以及妇女月经期、妊娠期禁用
冷疗与冷冻疗法
治疗作用
1、使组织温度降低,毛细血管收缩
2、降低感觉神经末梢的兴奋性和神经传导速度,减轻疼痛、缓解肌肉痉挛
3、使组织代谢率降低,耗氧量亦降低,利于急性炎症、水肿的控制
临床应用
适应症
软组织急性闭合性损伤、热烧伤、高热、中暑、肌肉痉挛、关节炎急性期、 软组织感染早期、鼻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蚊虫咬伤早期(24h以内)
禁忌
血管闭塞性脉管炎、雷诺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高血压病、 血红蛋白尿、严重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严重糖尿病、皮肤 感觉障碍、恶病质、对冷过敏者,及老弱幼儿对冷冻不耐受者禁用
超声波疗法 (振动频率高于2kHz)
治疗作用
镇痛、解痉、促进水肿消散,骨痂生长愈合,松解粘连, 软化瘢痕,增强胃肠分泌功能和蠕动功能,改善心肌供血
临床应用
适应症
神经痛、增生性骨关节病、肩周炎、软组织扭挫伤、骨折后愈合不良、注射后硬结、 瘢痕增生、冠心病、神经性皮炎、慢性胃炎、鼻窦炎、脑出血、脑外伤及后遗症
禁忌
恶性肿瘤、急性炎症、活动性肺结核、高热、心力衰竭、具有出血倾向者, 及孕妇腹部、眼、睾丸、儿童骨骺部、经脉血栓区、皮肤破溃区禁用
传导热疗法
石蜡疗法
治疗作用
1、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炎症消散
2、促进上皮组织生长、创面愈合,软化松解瘢痕组织及肌腱挛缩
3、压迫作用对新鲜创面有止血作用,长时间的蜡敷可促进溃疡及骨痂愈合
临床应用
适应症
软组织损伤恢复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 腱鞘炎、骨折或关节术后挛缩、瘢痕增生
禁忌
恶性肿瘤、高热、急性炎症、感染性皮肤病、开放性伤口、冻伤、局部 产生严重水肿,以及具有出血倾向者,对蜡过敏者,一岁以下婴儿禁用
湿热敷疗法
治疗作用
1、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强,促进物质代谢,改善组织营养
2、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促进渗出液的吸收,消除局部组织水肿
3、降低末梢神经的兴奋性,减低肌张力,缓解疼痛
4、软化、松解瘢痕组织和肌腱挛缩
临床应用
适应症
软组织扭挫伤恢复期、肌纤维织炎、肩周炎、慢性关节炎、关节挛缩僵硬、坐骨神经痛
禁忌
同石蜡疗法禁忌症
蒸汽疗法
临床应用
适应症
风湿性关节炎、感冒、急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 皮肤瘙痒、慢性盆腔炎、扭挫伤、腰肌劳损、瘢痕
禁忌
严重心血管疾病、贫血、活动性肺结核、高热、孕妇、月经期者禁用
光疗法
红外线疗法 (760-400000nm)
分类
短波红外线,波长760-1500nm,只作用在皮肤的表皮组织
长波红外线,波长1500-15000nm,可达真皮皮下组织
治疗作用
主要是温热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再生, 减轻术后粘连,软化瘢痕,镇痛,缓解肌肉痉挛
临床应用
适应症
亚急性、慢性软组织损伤、关节炎、神经炎、神经痛、伤口愈 合不良、压疮、肌痉挛、关节纤维性挛缩、烧伤初期(渗出期)
禁忌
急性软组织损伤早期(24小时内)、恶性肿瘤、高热、急性化脓 性炎症、活动形结核、感觉缺失、神志不清者及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可见光疗法 (400-760nm)
红光用于中枢神经兴奋;蓝关、绿光用于镇静;蓝紫光对新生儿胆红素性脑病有疗效
治疗作用
红光疗法
温热效应为主,促进炎症吸收消散、镇痛、 缓解肌肉痉挛与促进组织愈合和周围神经再生
蓝紫光疗法
光化作用为主,用于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应用
适应症
红光疗法
皮肤病、伤口感染、溃疡、前列腺炎、腰肌劳损、 肩周炎、软组织挫伤、烧伤、神经痛,面神经炎的急性期
蓝紫光疗法
蓝紫光照射可以治疗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可用于急性湿疹、 急性皮炎、灼性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皮肤感觉过敏
禁忌
炎症的急性期、有出血倾向、高热、肿瘤所致的体质消耗、严重的 免疫系统疾病如红斑狼疮、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带状疱疹急性期
紫外线疗法 (180-400nm)
分类
短波紫外线(UVC)波长180-280nm
红斑反应的作用明显,对细菌和病毒有明显杀灭和抑制作用
中波紫外线(UVB)波长280-320nm (晒伤/红段)
红斑反应的作用很强,能使维生素D原转化为维生素D, 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和黑色素产生以及抑制变态反应。
长波紫外线(UVA)波长320-400nm (晒黑段)
有明显的色素沉着作用,可引起一些物质产生荧光反应
治疗作用
杀菌、消散炎症、镇痛、脱敏、加速伤口愈合、 促进维生素D行成、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光敏作用
临床应用
适应症
佝偻病、骨软化症、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症、 局部化脓性感染、伤口感染或愈合不良、银屑病、白癜风
禁忌
红斑狼疮、恶性肿瘤、心肝肾衰竭、活动性肺结核、急性湿疹、 日光性皮炎、光过敏性疾病、应用光敏药物者,以及出血倾向者禁用
激光疗法
治疗作用
低强度激光刺激作用为主,具有改善血液循环、镇痛、 提高免疫功能、促进组织修复、降低血脂的作用
高强度激光对组织作用时产生高热效应,可使组织止血、黏着、切割、分离
光敏治疗时可用于对肿瘤的诊断定位和损伤杀灭肿瘤细胞
临床应用
适应症
低强度激光
局部炎症、伤口愈合不良、口腔溃疡、神经炎、神经痛、变态反应 性鼻炎、带状疱疹、纤维及通综合征、关节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高强度激光
皮肤赘生物、宫颈糜烂、胃肠、支气管或胖国内肿物的手术切割、止血
禁忌
恶性肿瘤、结核、活动性出血、高热者禁用
嗯,
这个内容怎么弄成文本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