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化工技术经济
化工技术经济学将化工技术与经济有机的结合和统一,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编辑于2020-04-20 08:10:52化工技术经济
要素
经济效益
概念: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较(P10)
相对经济效益=V(使用价值)/C(劳动消耗)
绝对经济效益=V-C
分类
企业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有型经济效益和无形经济效益
评价原则
技术,经济和政策相结合
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相结合
短期经济效益和长期经济效益相结合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P12)
技术经济指标体系的构成(P13)
投资
概念:一种有目的的经济行为,主要讨论狭义的投资(P14)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流动资金
项目资产(P15)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其他资产
固定资产价值
固定资产投资的估算(P16)
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I1=I2/Q2×Q1
装置能力指数法:I1=I2×(Q1/Q2)ⁿ
费用系数法:K固=[K设备(1+R1+R2+R3+R4)]×1.15
K设备=K出厂价×1.2
编制概算法
流动资金的估算(P20)
类比估算法
按经营成本
建设投资
销售收入
生产成本
分项详细估算法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固定资产的折旧
概念(P22)
计算方法(P22)
直线折旧法(P23)
年限平均法
年固定资产折旧额D=(资产原值-预计资产残值)/折旧年限=(P-S)/n
年折旧率r=(P-S)/nP
(若残值S可忽略不计,则r=1/n)
工作量法
按行驶里程
按工作小时
年数总和法(P24)
年折旧率
年折旧额
余额递减法(P24)
双倍余额递减法
(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值扣除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
余额递减法
成本和费用
概念(P26)
制造成本(P26)
直接材料
原材料
燃料及动力
直接工资
其他直接支出费用
制造费用
副产品收入
制造成本(生产成本)=原材料费+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副产品收入
费用的概念及构成(P27)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总成本费用和经营成本(P27)
总成本费用=制造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
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贷款利息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P28)
成本、费用的估算(P29)
直接材料费
原材料费
燃料及动力费
直接工资
其他直接支出费用
制造费用
基本折旧费
维修费
其他费用
副产品收入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
销售收入(P31)
销售收入=商品单价×销售量
年产值=不变价格×产品产量
税金(P31)
增值税
增值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含税销售收入/(1+税率)×税率
进项税额=购入品的外购含税成本/(1+税率)×税率
城市维护建设税=增值税额×城建税额
教育费附加=增值税额×3%
资源税=资源数量×单位税额
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
利润(P33)
毛利润(盈利)=销售收入-总成本费用
销售利润(税前利润)=毛利润-销售税金=销售收入-总成本费用-销售税金
(销售税金包括增值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
利润总额(实现利润)=销售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资源税-其他税及附加
(其他税及附加包括调节税、教育费附加等)
税后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销售收入、成本、利润与税金之间的关系(P33)
原理
可比原则(P35)
满足需要的可比性(P35)
品种可比
产量可比
质量可比
消耗费用的可比性(P37)
价格的可比性(P38)
确定合理价格
采用国际贸易价格
采用折算费用
采用影子价格
采用不同时期的变动价格
时间的可比性(P39)
资金时间价值(P39)
资金价值的时间概念(P39)
资金时间价值的作用(P40)
资金时间价值的衡量(P40)
利息与利率(P40)
利息与利率的计算(P40
本利和F=资金P+利息I
利率i=I1/P×100%
单利和复利(P41)
单利E=P(1+ni)
复利F=P(1+i)ⁿ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P41)
实际利率
i=(1+r/m)m
名义利率
r=m[(1+i)1/m -1]
现金流量及现金流量图(P42)
现金流量概念(P42)
现金流量构成(P42)
现金流量图(P43)
资金的等效值及其计算(P44)
资金等效值的概念(P44)
影响因素
资金的数额
资金发生的时间
利率
一次支付类型等效值的计算(P44)
一次支付终值公式(P45)
一次支付现值公式(P45)
等额分付类型等效值的计算(P46)
等额分付终值公式(P46)
等额分付偿债基金公式(P47)
等额分付资金回收公式(P47)
等额分付现值公式(P48)
等差序列公式(P49)
经济评价方法
经济评价概述(P55)
静态评价方法(P56)
静态投资回收期法(P56)
静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P57)
∑(CI-CO)t=0
(CI为现金流入量,CO为现金流出量)
Pt=I/Y
(用年平均净收益计算,I为总投资,Y为年平均净收益)
静态回收投资期Pt=【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年份数】-1+【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
静态追加投资回收期(P58)
Q1=Q2
P(2/1)=(I2-I1)/(C1-C2)=(I2-I1)/(Y2-Y1)
Q1≠Q2
P(2/1)=(I2/Q2-I1/Q1)/(C1/Q1-C2/Q2)=(I2/Q2-I1/Q1)/(Y2/Q2-Y1/Q1)
静态投资效果系数法(P59)
静态投资效果系数(P59)
E=Y/I
(Y为项目年平均净收益,I为项目总投资额)
静态投资效果系数的应用(P60)
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润率=年利润总额或年平均利润总额/总投资×100%
年利润总额=年产品销售收入-年总成本费用-年销售税及附加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年增值税+年城市维护建设税+年教育费附加+年资源税
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借款利息+流动资金+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投资利税率
投资利税率=年利税总额或年平均利税总额/总投资×100%
年利税总额=年产品销售收入-年总成本费用=年利润总额+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资本金利润率
资本金利润率=年利润总额或年平均利润总额/资本金×100%
(资本金为项目的全部注册资金)
静态追加投资效果系数(P61)
Q1=Q2
E(2/1)=(C1-C2)/(I2-I1)=(Y2-Y1)/(I2-I1)
Q1≠Q2,但相差不太大
E(2/1)=(C1/Q1-C2/Q2)/(I2/Q2-I1/Q1)=(Y2/Q2-Y1/Q1)/(I2/Q2-I1/Q1)
静态投资效果系数法的特点(P62)
评价标准(P62)
动态评价方法(P64)
动态投资回收期法(P64)
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P64)
以累计净收益计算
∑(CI-CO)t(1+i)^(-t)=0
∑Yt(1+i)^(-t)=0
P't=【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值开始出现正值年份数】-1+【上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现值】
以平均净收益或等额净收益计算
P't=[lg(1-I×i/Y)]/[-lg(1+i)]
动态追加投资回收期(P66)
P'(2/1)=[lg∆C-lg(∆C-∆I×i)]/lg(1+i)
P'(2/1)=[lg∆Y-lg(∆Y-∆I×i)]/lg(1+i)
动态投资回收期法的特点(P66)
动态投资效果系数法(P67)
E'=1/P't=-lg(1+i)/lg(1-I×i/Y
净现值法和净现值比率法(P67)
净现值法(P67)
净现值的概念及计算(P67)
NPV=∑(CI-CO)t(1+i0)^(-t)=∑CFt(1+i0)^(-t)
NPV=CF[(1+i0)ⁿ-1]/i0(1+i0)ⁿ-I=CF(P/A,i0,n)-I
净现值的经济意义及用于经济评价(P68)
基准折现率对NPV的影响(P69)
净现值比率法(P69)
NPVR=NPV/Ip=NPV/∑It×1/(1+i0)^t
净现值法的特点(P70)
年值法(P70)
净年值法(P71)
NAV=NPV(A/P,i,n)
年费用法(P72)
AC=PC(A/P,i0,n)
内部收益率法(P73)
内部收益率的概念(P73)
∑CFt(1+IRR)^-t=0
CF(P/A,IRR,n)=I
内部收益率的计算及方案评价(P73)
手算试差法
计算机迭代法
内部收益率方程多解问题(P75)
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的概念及计算(P76)
∑(CFt2-CFt1)×[1+∆IRR(2/1)]^-t=0
∆CF[P/A,∆IRR(2/1),n]-∆I=0
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用于多方案评价(P76)
多方案评价与选择(P78)
方案的分类(P78)
独立型方案的评价与选择(P78)
资金不受限制时
资金有限时
净现值比率排序法
互斥方案组合法
互斥型方案的评价与选择(P81)
寿命相等的互斥方案
净现值、净年值等方法
内部收益率法
寿命不相同互斥方案
净年值法
净现值法
寿命最小公倍数法
分析截止期法
年值折现法
内部收益率法
混合型方案的评价与选择(P87)
其他类型方案的评价与选择(P89)
相互依存型方案
现金流相关型
互补型
不确定性分析及风险决策
不确定性问题及分析方法(P93)
不确定性概念(P93)
概念:被评价项目(方案)的预测效果与将来实施后的实际效果的差异
产生原因
物价膨胀和物价变动
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变革
生产能力的变化
建设资金和工期的变化
国家经济政策和法规、规定的变化
不确定性分析基本含义(P94)
不确定性分析的一般步骤(P95)
鉴别主要不确定性因素
估计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范围
敏感性分析
概率分析
判断,预先提出措施
盈亏平衡分析(P95)
盈亏平衡分析的概念(P95)
线性盈亏平衡分析(P95)
以实际产品产量或销售量表示的盈亏平衡(P95)
S=PQ
C=VcQ+Cf
以销售价格表示(P96)
S-C=P0Q-(VcQ+Cf)=0
p0=Vc+Cf/Q
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P97)
Φ=Q0/Qs×100%=Cf/[(P-Vc)Qs]×100%
多品种产品盈亏平衡分析(P97)
成本结构与经营风险(P99)
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P100)
基本概念(P100)
确定最佳设计或经营模式(P101)
优劣盈亏平衡分析(P102)
基本方法(P102)
动态盈亏平衡分析(P103)
盈亏平衡分析的应用范围及特点(P104)
适用范围
优点缺点
敏感性分析(P105)
敏感性分析的概念(P105)
敏感性分析的作用
一般步骤和内容
判别因素敏感性的基本方法(P106)
相对衡量法
绝对衡量法
敏感性分析结果在项目决策分析中的作用(108)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P109)
多因素敏感性分析(P111)
双因素敏感性分析
三因素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的局限性(P113)
概率分析(P113)
概率分析的目的(P113)
概率分析步骤和方法(P114)
期望值与标准差(P114)
投资方案风险分析(P115)
解析法
蒙德卡罗模型法
风险决策(P117)
风险决策的原则(P117)
优势原则
期望值原则
最小方差原则
最大可能原则
满意原则
不确定性决策(P118)
乐观决策法
中庸决策法
小中取大决策法
后悔值法
风险决策(120)
期望值分析法
方差分析法
技术经济预测方法
技术经济预测概述(P124)
预测的概念及作用(P124)
为发展规划拟定提供基础数据
为项目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调整经营策略,增强竞争力
预测的特点及分类(P125)
特点
科学性
近似性
随机性
局限性
分类
按预测对象或应用领域分类
社会发展预测
科学预测
技术预测
经济预测
政治军事预测
按预测范围
宏观预测
微观预测
按预测性质
定性预测
定量预测
按预测时间长短
短期预测
中期预测
长期预测
预测的基本步骤(P126)
确定预测目标
确定预测工作计划
收集、分析预测资料和信息
选择预测方法和建立预测模型
预测计算机结果的分析评价
提交预测研究报告
定性预测方法(P127)
专家调查法(P127)
个人判断法(权威预测法)
专家会议法
德尔菲法(征询专家预测法)
一种主观预测方法
特点
匿名性
反馈性
预测结果统计性
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局限性
具体过程(P128)
集合意见法(P128)
定量预测方法(P129)
时间序列法(P129)
移动平均法(P129)
一次移动平均法
二次移动平均法
指数平滑法(P131)
一次指数平滑
二次指数平滑
三次指数平滑
回归分析法(P134)
一元线性回归预测
多元线性回归
季节变动指数预测法
项目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概述(P141)
工程项目的特点及分类(P141)
特点(P141)
分类(P141)
基本建设项目
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
可行性研究的产生与发展(P142)
可行性研究的研究范围及手段(P143)
技术可行性
知识产权和法规
态势分析
经济分析
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性(P143)
可行性研究的步骤(P145)
投资机会研究
初步可行性研究
详细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P146)
市场研究和生产规模(P149)
市场研究的概念(P149)
意义
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可行性研究工作水平的需要
是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需要
市场研究的内容及步骤(P149)
内容:用户,用途,用量,竞争力,发展趋势,价格
步骤(P150)
市场研究的方法(P150)
生产规模的确定(P150)
生产规模的概念(P150)
确定生产规模应考虑的因素(P150)
市场需求
资源情况
资金和技术条件
产品的技术经济特点
设备制造条件
经济规模的确定(P151)
原料路线和工艺技术的选择(151)
原料路线的选择(P151)
考虑因素
原料来源的可靠性
原料的经济性
工艺技术的选择(P152)
注意方面
技术路线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原料与工艺技术的适应性
原料供应的稳定性
主产品和副产品的价值
劳动力与资金的配合
厂址选择(P152)
概述(P152)
厂址选择的原则(153)
地形地貌
人员素质,来源及费用
税收和政策
与原材料供应地的距离
用水的供应及质量
与相关企业的地理位置
环境保护与废物处理
土地供应情况及成本
厂址选择的步骤和内容(P153)
拟定建厂条件指标
现场调查
厂址方案的比较和论证
提出选址报告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P154)
投资估算(P154)
中数量级估算(比例法估算)
研究性估算(系数法估算)
初步估算(概算级估算)
确切估算(控制用估算)
详细估算(承包商估算)
资金筹措(P154)
也叫“资金规划”,包括资金筹集,资金使用和贷款偿还三方面
资金来源
来源的评价和选择
资金的使用
项目的财务评价(P156)
财务评价的作用及任务(P156)
作用(P156)
任务
考察和论证拟建设项目的获得能力
考察和论证拟建项目对贷款的偿还能力
财务评价的步骤(P156)
财务评价的内容(P157)
财务评价的主要内容(P157)
投资盈利能力分析(P157)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投资回收期(Pt)
财务净现值(NPV)
总投资利润率
资本金利润率
投资利税率
偿债能力分析(P158)
资产负债率(DAR)
利息备付率(ICR)
偿债备付率(DSCR)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P158)
项目外汇效果分析(P159)
财务评价的基本报表(P159)
现金流量表(P159)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P159)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P159)
资产负债表(P159)
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P159)
财务外汇平衡表(P160)
项目国民经济评价(P160)
概述(P160)
国民经济评价的意义(P160)
宏观上合理配置国家有限资源的需要
真实反映项目对国民经济净贡献的需要
投资决策科学化的需要
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的联系与区别(P160)
评价的范围和角度不同
计算的费用和效益所包括的项目不同
采用的价格不同
采用的汇率不同
采用的折现率不同
国民经济的费用和效益(P161)
费用和效益的识别(P161)
项目的费用和效益的识别与评价范围紧密相关
还与评价追踪的对象有关
费用和效益计算中的价格(P162)
影子价格的确定(P162)
影子汇率(P162)
社会折现率(P163)
影子工资(P163)
影子工资=工资及福利×影子工资换算系数
土地的影子价格(P164)
城镇土地影子价格
农村土地影子价格
外贸货物的影子价格(P164)
项目投入物影子价格的确定(P165)
对直接出口品
对出口占用品
对间接出口品
项目产出物影子价格的确定(P165)
对直接出口品
对进口替代品
对间接出口品
非外贸货物的影子价格(P165)
项目投入物中非外贸货物的影子价格(P165)
项目产出物中非外贸货物的影子价格(P166)
国民经济评价的步骤(P166)
在财务评价基础上进行国民经济评价的步骤(P166)
效益和费用范围的调整
效益和费用数值的调整
编制国民经济评价的各种基本报表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计算
进行不确定性分析
评价结论
直接进行国民经济评价的步骤(P167)
国民经济评价的方法(P167)
指标
经济净现值(ENPV)(P167)
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P168)
国内投资净效益率(P168)
净外汇效果——经济外汇净现值(ENPVF)(P168)
国民收入分配指标(P169)
就业效果指标(P169)
换汇成本(P168)
国民经济评价结果的判断(P169)
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P169)
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原则(P169)
宏观与微观效益相结合
应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要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能源的节约
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基本层次(P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