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执业医师
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病),介绍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辅助检查、治疗的知识,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执业医师-胃的解剖,胃的分层有:黏膜、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胃部有:胃底、胃体、胃窦;贲门、幽门(幽门窦和幽门管);胃小弯、胃、大弯。
执业医师--食管癌,食管癌的解剖与好发部位: 1.咽喉部→胸骨上切迹(胸廓人口):颈段。 2.胸骨上切迹→气管分叉:胸上段。 3.气管分叉→贲门部一分为二 上1/2胸中段(食管癌好发部位) 下1/2 胸下段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思维导图
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病)
发病机制
1.最主要:一过性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
2.食管的能力和功能下降
3.诱发因素:浓茶、咖啡、高脂饮食、钙离子拮抗剂、安定等
4.发病与幽门螺杆菌(HP)无关;与夜间胃酸分泌过多无关
临床表现
1.食管内症状:典型的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热、胸痛)☞反酸常在餐后1h出现;胸痛:身体前倾加重
2.食管外症状:咽喉部症状(咽痛,声嘶);严重可致吸入性肺炎,肺纤维化
并发症
1.上消化道出血
2.食管瘢痕、狭窄
3.最重要:食管下段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腺上皮)取代。☞Barrett食管,是一种癌前病变,必须定期内镜检查☞恶变即为腺癌。
胃食管反流☞Barrett食管、恶变☞腺癌
食管正常为鳞状上皮一恶变为鳞癌。
辅助检查:
1.首选或确诊:胃镜(消化道要用镜)→看食管黏膜是否有破损,根据破 损程度分A、B、C、D四型(洛杉矶分级法)[2021年最新考点】,如下:
无融合
A级:破损长径<5 mm
B级:破损长径>5 mm
有融合
C级:<3/4的食管周径
D级:>3/4的食管周径子主题
2.用来判断有无酸反流(反酸)的症状:24 h食管pH监测(诊断“病”用 镜,反酸“症状”用pH)。
3.质子泵抑制剂(PPI)试验治疗:用双剂量治疗2周,反酸减轻,也可 诊断。
4.特殊:是胃食管反流病,但胃镜无异常,称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治疗
1.抑酸治疗首选药:奥美拉唑(PPI)。
2.作用机制:抑制H-K'-ATP 酶。
3.胃食管反流病、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首选治疗药、止血药均 为PPI。
4.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吗丁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