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四上语文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教材分析及教法学法,本次语文园地的主要内容是根据语言描写调动听觉、视觉等各种感官想象画面;根据四字词语想象画面;能用一定的词语描写事物;书写楷体字;积累古诗《鹿柴》。重点是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运用词语写句,同时引导学生积累古诗。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稻草人》读书笔记
《童年》读书笔记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春晓》思维导图
自 然 之 美
字词句
认识28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0个字,会写28个词语
教法:1结合课文识记。2.做动作理解字义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学法:1自主学习。2.辨析中了解形声字规律并识记生字。
阅读理解
《观潮》通过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潮的特点,不仅可以想象文章中描写的样子,还可以想象描写的声音。
教法:1.通过初读—研读—熟读的程序引导学生体会钱塘江大潮的景观之奇。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学法:1.圈画相关景物,想象潮来前的画面。2.梳理潮来的过程,想象潮来时的画面。3.品读重点词句,想象潮去后的画面
《走月亮》根据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还可以想象文中描写的气味,让画面更丰富。
教法:1.结合图片,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想象画面。 2.让学生在轻声读、自由读的同时边读边想象。
学法:1.想象“月亮升起”图,感受月夜的明亮和柔和。2.想象“月下溪边”图,感受月夜的祥和。3.想象“月下田园”图,感受月夜下的丰收景象。4.想象“月亮牵星”图,感受浓浓的亲情。
《现代诗二首》启发学生借助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
教法: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赏析诗歌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学法:圈画出诗中的景物。描述自己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联系生活经验展开想象。
《繁星》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
教法:1.通过启发、点拨的方法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各种修辞手法。 2. 结合图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学法:1.自主阅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画出关键语句,想象画面,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联系生活,交流各自看过的繁星及感受。
口语交际
“我们与环境”这个话题进行讨论。重点是指导学生在情境中讨论交流时的条理性、应对性和合作性。懂得环境对人类的重要作用,确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法: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去观察发现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 2.小组合作法去讨论制订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
学法:1.课前搜集了解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对身体健康的危害。2.围绕一个话题提出一些简单易行的做法。3.归类汇总,选出保护环境的小建议。
习作
本次习作的内容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个好地方。重点是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写出自己推荐的地方和推荐理由。
教法:1.指导学生联系实际选择身边的美景2.结合课文提示对习作进行指导。3.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表达习作。4.互评法互相点评习作。
学法:列提纲开头:介绍自己要推荐的地点.环境情况以及大致特征。(总写) 中间:(分写) 第一种:可以按照游览或观赏的顺序来描写。 第二种:可以选几处(两三处)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描写。 第三种:可以按照方位变化来描写。 第四种:展开合理想象。 结尾:写自己的内心感受。(总写)
语文园地
本次语文园地的主要内容是根据语言描写调动听觉、视觉等各种感官想象画面;根据四字词语想象画面;能用一定的词语描写事物;书写楷体字;积累古诗《鹿柴》。重点是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运用词语写句,同时引导学生积累古诗。
教法:1.引导学生在回顾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感官,激发联想和想象。 2.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交流。 3.指导学生朗读背诵,结合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自主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