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宪法
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
编辑于2020-07-10 18:33:31宪法
宪法概述
宪法的基本内涵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全国各民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基本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基本人权原则
保障公民权利
法治原则
实行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民主集中制原则
修改和解释
全国人大是宪法修改的主体
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制定和修改人大指定的法律意外的法律
修改条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发展过程
①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②1954年第一部宪法,1975年第二部,1978年第三部,1982年第四部)
③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共计修改过5次(1988,1993,1999,2004,2018)
12月4日是我国宪法日,因为181982年宪法是在12月4日实施的。
国家的基本制度
国体和政体
国体: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选举制度
普遍原则
①年满18周岁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③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平等性原则
每个选民每次选举中只能在一个地方享有一个投票权
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原则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出;其余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
两过半: ①全体选民过半数参加投票 ②获票数超投票总数一半
秘密投票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自治地方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自治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
特别行政区制度
由全国人大决定其设立和制度
经济制度与分配形式
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得命脉,起主导作用
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 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 矿藏、水流属于国家所有。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国家鼓励、支持、引导、监督、管理
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为主体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 公有制主体地位决定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生产要素和劳动成果分配; 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国家结构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
行政区域划分:三级制与四级制并存
设置和划分权限口诀:乡找省,村找县,县级以上国务院,全国人大批省建
共34个省级行政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我国国家机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大:一批一改二审三法五选五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国家机关,包括主席和副主席
参选条件: ①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年满四十五周岁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主席、副主席***同全国人大每届***相同(5年)
主席权力:公布法律(人大和人大常委决定法律),行使任免权,授予国家勋章,外事活动
国务院
中央人民政府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总理负责制
每届***五年 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任不得超过两届
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汇报工作; 闭会期间,对人大常委负责并汇报工作
中央军事委员会
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主席负责制
每届***五年
军委主席对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负责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低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 省、直辖市、设区的市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大代表大会选举
省、市人大代表和其常委可指定地方性法规,报人大常委会备案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实行省长、市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
每届***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相同(五年)
职权: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管理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自治地方人大和人民政府
自治地方人大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区制定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自治州和自治县制定的,报省或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国家监察委员会
最高监察机关
监察委主任每届***同本级人大每届***相同(五年); 国家监察委主任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上级监察委领导下级监察委工作; 国家监察委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 地方各级监察委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一级监察委负责
监察委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与审判机关、检查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人民法院
审判机关
最高法院长每届***与全国人大每届***相同(五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最高法对全国人大及其委员会负责; 地方各级法院对产生它的权力机关负责; 上下级法院间是监督关系
人民检察院
法律监督机关
最高检检查长每届***与全国人大***相同(五年); 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最高检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 地方各级检察院对产生它的权力机关负责; 检察院上下级间是领导关系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基本权利
公民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路社会的基础标志
年满18周岁; 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中国公民
政治自由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监督权
批评权 建议权 检举权 申诉权 控告权
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获得救济的权利
受教育的权利
基本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依法纳税; 其他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