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插本 #毛概 《政治理论》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0-07-13 10:55:57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正式提出:1953年6月
一化三改
一化:社会主义工业化(主体)
三改:对个体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两翼)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原则,以互助和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互助社,初级社,高级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采取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意义
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
发挥中产阶级的专长和管理经验
团结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
原因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长期保持统一战线,对抗性矛盾可化为非对抗性矛盾
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三个步骤
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国家所得税
企业公积金
工人福利
资方红利
四马分肥
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带资进组
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直接当导演
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政治上适当安排
工作上发挥作用
生活上妥善照顾
通过改造阶级成分的方式达到从整体上消灭资产阶级的目的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方式
用和平赎买方法进行改造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反对”庸俗生产力论“
实践证明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也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