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内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0-07-16 14:52:5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表现
1、症状
①部位:胸骨体中、上段之后或心前区,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无名指和小指、颈、咽或下颌部
②性质:压迫样、闷憋感或紧缩样感、烧灼感
③诱因: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吸烟等
④持续时间:疼痛出现后持续加重,持续3~5分钟
2、体征
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增快血压升高
心尖部听诊有时出现第四或第三心音奔马律
暂时心尖部收缩期杂音
护理问题及措施
疼痛:胸痛 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
(1)休息与活动: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就地休息
(2)心理护理:安慰病人,缓解紧张不安情绪
(3)给氧:保证病人血氧饱和度95%以上
(4)疼痛观察:评估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
(5)用药护理
①心绞痛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如服药后3-5分钟不缓解可重复使用
②应用他汀类药物,应严密监测转氨酶及肌酸激酶等生化指标
(6)PCI护理
(7)减少或避免诱因:保持排便通畅,调节饮食、禁烟酒
活动无耐力:与心肌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1)评估活动受限程度
(2)制定活动计划
(3)观察与处理活动中不良反应
知识缺乏:缺乏纠正危险因素、控制诱发因素及预防心绞痛发作的知识
健康指导
1、疾病知识指导
①合理膳食: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饮食
②戒烟限酒
③适量运动
④心理平衡:调整心态,减轻精神压力
2、避免诱发因素:避免过劳、情绪激动、饱餐、用力排便、寒冷刺激等
3、病情监测指导:胸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4、用药指导:遵医嘱服药
不稳定型心绞痛
治疗要点
一般处理:卧床休息,24小时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有呼吸困难、发绀者应给氧
缓解疼痛:含化或喷雾吸入硝酸酯制剂,每隔5分钟1次,共用3次,再用硝酸甘油持续静脉滴注或微量泵输注
抗凝(栓):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肝素以防止血栓形成,防止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治疗
其他:出院后继续强调抗凝和调脂治疗,特别是应用他汀类药物促使斑块稳定
护理问题及措施
1、疼痛:胸痛 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 同稳定性心绞痛措施
2、潜在并发症:心肌梗死 严密心电监护,判断病情危险程度,备好抢器材或做好血管重建准备
健康指导 同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表现
1、先兆:乏力、心悸、气急、心绞痛
2、症状
①疼痛:最早出现、最突出,多发生于清晨
②全身症状:疼痛后24-48小时出现,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
③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上腹胀痛
④心律失常:24小时内最多见
⑤低血压和休克
⑥心力衰竭:主要为急性左心衰竭
3、体征:心浊音界轻至中度增大,起病243天出现心包摩擦音
4、并发症
①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②心脏破裂
③栓塞
④心室壁瘤
⑤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
①休息
②给氧
③监测
④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凝集,首次剂量150-300mg
2、解除疼痛
①哌替啶(杜冷丁)50-100mg
②硝酸甘油0.3mg或硝酸异山梨酯5-10mg舌下含服或静滴
3、再灌注心肌
①急诊PCI
②溶栓疗法
③紧急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4、消除心律失常
5、控制休克:采用升压药、血管扩张药、补充血容量和纠正酸中毒
6、治疗心力衰竭:应用吗啡(或哌替啶)和利尿药为主
7、其他治疗
①抗凝疗法
②β受体阻断药、钙通道阻滞药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③极化液疗法
护理问题及措施
1、疼痛:胸痛 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1)休息:发病12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
饮食:起病后4~12小时内给予流质饮食,以减轻胃扩张
(3)给氧:增加心肌氧的供应,减轻缺血和疼痛
(4)止痛治疗的护理: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时应随时监测血压变化,维持收缩压在100mmHg以上
(5)溶栓治疗的配合与护理
1)协助评估病人是否有溶栓禁忌症
2)溶栓前先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和血型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应用溶栓药物,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2、活动无耐力:与心肌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3、有便秘的风险:与进食少、活动少、不习惯床上排便有关
4、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休克、急性左心衰竭、猝死
5、恐惧:与起病急、病情危重、环境陌生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