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编),社会工作考研,社会工作理论
编辑于2020-07-19 17:32:52第一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1. 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时代根据
1. 产生背景
1. 社会学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产生,决定性的因素的时代的实践的要求
2. 在近代西方社会的变革历史中,最核心的事件是18、19世纪的两次大革命(产业革命与政治大革命)
3. 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引起了观念的变化)
4. 资本主义的确立并没有建立起“理想王国”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的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
2.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学的思想来源
1. 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
2. 各国哲学思想
1.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
2. 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英国古典经济学
3. 以傅立叶和圣西门为代表的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3. 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论等三大发
4. 17-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
2. 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现实社会依据
1. 类型
1. 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2. 社会的中性运行和模糊发展
3. 社会的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
2. 概念
1. 社会: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以及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在中国具体指“快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以及与之不断互动的“全球化进程中的世界社会”
2. 条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所需要的主要内外条件
1. 人口条件
2. 生态环境条件
3. 经济条件
4. 政治条件
5. 文化与心理条件
3. 机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带规律性的模式
1. 功能上划分
1. 动力机制
2. 整合机制
3. 激励机制
4. 控制机制
5. 保障机制
2. 从部门、区域、领域来划分
1. 城乡协调机制
2. 区域协调机制
3. 阶层划分机制
4. 经济社会协调机制
5. 社会自然协调机制
6. 国内发挥对外开放协调机制
3. 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中国特色
4. 国内外对社会研究对象的观点及分类
1. 国外的分类与观点
1. 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形成实证主义路线(孔德、斯宾塞、涂尔干)
2. 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形成反实证主义(马克斯 韦伯)
3. 马克思主义学者: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应当避免把“社会”当做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互相作用的产物,是个个人借以生产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2. 国内的分类与观点
1. 侧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
1. 认为社会学是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治和乱、兴和衰的原因,揭示社会由以达到治的方法和规律的学问
2. 认为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一样是研究社会发展普遍规律
3. 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及其规律性的
2. 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对象
3. 不同以上
1. “剩余说”即“剩余社会科学”
2. “学群说”即社会学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群科学,一个科学群
3. “调查说”即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调查研究的学科
4. “问题说”即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
5. “未定说”即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现在还没有确定
3. 正确把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问题
1. 应当肯定,社会学是有独特对象的,否定这一点是不对的
2. 社会学是对别的具体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东西的积极探索
3. 在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理解上不应强求一致
5. 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的区别和联系
1. 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所以成为该学科的本质规定,即规律性
2. 研究领域是指一门科学研究所涉及的范围
6.
1. 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1. 定义社会学的对象或侧重社会,或侧重个人,都离不开两者的关系问题
2. 区别社会学派,如唯实论和唯名论,实证论与反实证论
3. 确定社会学的属性,如宏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也是以这个问题为准绳
4. 社会学的主要内容
2. 从社会学的层次结构看社会学研究对象及其与社会学基本问题的联系
1. 社会学基本问题层次
2. 社会学研究对象问题层次
3. 社会学范畴问题层次
2. 社会学研究对象与社会学其他内容的关系
1. 社会学历史地形
1. 理论社会学
1. “论”:元理论或本理论,即社会学理论
2. “史”:社会思想史和社会学史
3. “法”:方法论层次,包括分析问题的视角、切入点、思考方式(中心地位)
2. 应用社会学
1. 政治社会学
2. 经济社会学
3. 教育社会学
4. 劳动社会学
2. 关于社会运行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的内容
1. 人的社会化
2. 社会互动
3. 社会角色
4. 基本群体
5. 家庭、婚姻、性
6. 社会组织
7. 社会流动
8. 社会制度
3. 关于社会运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的内容
1. 社会问题
2. 社会越轨
3. 社会控制
4. 社会工作
5. 社会保障
4. 关于社会运行研究方法的内容
1. 社会学调查:在社会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社会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进行资料的汇集和整理,从而得出较为科学的认识和具体工作建议的一套实践活动
2. 社会指标:是指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3.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社会某一方面的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5. 关于分科社会学的内容
3. 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1. 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历史演变
1. 综合说
2. 总和说
3. 普遍说
4. 平等说
5. 共通说
2. 社会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1. 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
2. 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科学的关系
1. 第一层次:哲学科学(历史唯物论)
2. 第二层次:综合性的社会科学(社会学、历史学等)
3. 第三层次:单科性的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
3. 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的关系
1. 历史学面向过去,社会学则面向将来
2. 历史学研究纵向,社会学研究横向
3. 社会学与管理学最为接近,但是研究主体有所偏差
4. 社会学与社会
1. 社会学的功能
1. 科学理性功能
1. 认识社会
1. 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是什么)
2. 提供社会学的视角与方法(为什么)
3. 定性社会问题与现象,并进行定量分析与研究
2. 改造社会
1. 在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上,帮助人们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
2. 社会学以自己的研究成果,科学的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
2. 人文价值功能(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
3. 服务建设功能
2. 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理论自觉”中的中国社会学